那些輕悄得唯有月亮才能聽得見的夢的歎息,許多次在那濃釅的深藍中闖入我夜晚溫存的懷抱:風拽枝影的秋夜,舟行江中,船頭立著一位衣袂飄飄的俊朗少年。輕輕的晚風拂過蘆葦,拂過少年的衣發。船兒在拍打著浪濤的江上隨風疾行,愁腸百結、淚水潸然的少年雙眸始終凝望遠方,一任孤獨的淚水伴隨孤獨的身影飄灑向漫無邊際的天之涯。
茫茫白霧深處,浪濤漫過礁石,漫過走遠了的白晝,那婉轉而出的淚水,是遙遠天際飄來的一縷清悠的歌。那麼,就讓我抖一下衣衫,迎著白霧走向蘆葦叢中的浪花深處,再讓流水的歌聲輕撫他的衣發而驕傲地喧響。
我常常在晚上躺著讀書,月光的步履也常常一陣清風般地穩落在我的床前。當讀完一篇小說或是散文,自己也融入作品的意境裏而很快睡意昏沉了。記得許多年前讀過散文家趙麗宏的美文《秋思》,讀這篇文章的時候,窗外已吹起了蕭瑟的寒風。當滿含著微笑進入夢鄉以後,自己也躺在一望無垠的蘆葦叢中了,躺在煙波浩渺的長江的懷抱裏了。我出神地凝望頭頂成群結隊飛過的大雁,傾聽它們淒厲的長鳴,忽然我也淚流滿麵,身子不斷地起伏起來,宛如起伏不已的波濤。許多時候的傷感是莫名的、無端的,在這個時候,我也完完全全沉在一片莫名的悲傷之中了。
更多的時候,靜靜的淚水下麵或許就是一塊永遠的傷痕。經曆了無數次的失意,夢裏也反反複複出現類似小說《馬語者》裏那匹作為“朝聖者”的馬的形象。依然是那位衣袂飄飄的少年,手持一管古老的洞簫,獨自闖入校園的深草叢中。他盤腿而坐,神情專注,低垂著夜雲的額前,蝶翅般低徊的樂音自他心底不斷飛出,隨風漫天飛舞。頃刻,他淚流滿麵,他默不作聲,任憑晚風不斷撩動他的衣發。一位同樣默不作聲的少女,突然間進入了他的視線,她坐在他的不遠處,她是他學生時代的好友……就這樣,他們互相凝望,淚水潸然。他們的身體已溶入如水的月華。此刻,大地沉寂無聲,無聲的黑暗裏流淌的是無聲的淚水。我知道這樣的淚需要靜靜地流。
淌遠了,一個又一個人潮。我們進入夜晚,進入夢境,才進入一個堅實、真誠、溫暖的島嶼。那靜靜流淌的淚,飛濺在島嶼的周圍,與我們的內心輕聲細語,在此刻便有了一種“療傷”的力量。這座島嶼所給予我們的,是一種靜靜的理解和安慰。
是的,這座島嶼就像一盞燈照亮了人類閃爍本性光華的心靈,並且照耀著她趨近大地,趨近人生的根。
感悟箴言
大地沉寂無聲,無聲的黑暗裏流淌的是無聲的淚水。我知道這樣的淚需要靜靜地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