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小鎮,是江南城鎮結構的典型。小橋流水,小巷人家,小巷和流水產生了江南城鎮無窮的空間和無窮的回味。大街臨河,運河內,船隻往來穿梭,晝夜不息。大街是小鎮商業的繁華地帶,小販擺攤的吆喝聲,運輸車輛的鈴聲,人們披紅戴綠的嬉鬧聲,如絲如縷,不絕於耳。巷口臨街,站在巷口,可以清晰地看見流動的人群,宛如一串流動的音符。步入巷內,剛才還是繁花似錦,轉瞬便變得幽靜超脫了。兩旁粉白的牆麵襯以黑瓦,斑斑駁駁,照影參差。高高的牆裏探出一群傾斜的老樹,雖不甚粗壯,卻枝椏交錯,蒼勁多姿,覆蓋了整個小巷。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深巷賣櫻桃,雨餘紅更嬌”,故鄉的小巷裏雖然沒有賣杏花的,但叫賣人在巷口輕輕一喊,那脆亮的嗓音回蕩在雨巷裏,餘韻悠長。我在小巷裏出生,在小巷中長大,在小巷古風撲麵的氛圍裏,感受小巷給予我的快樂。
獨步巷內,不同的季節會有不同的感受。印象最深的當數夏日和秋日。夏日的傍晚,乘涼人絡繹不絕,擺張涼椅,一邊聽大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天,一邊感受“嗖嗖”涼風從身旁掠過,心情便也像被梳理得很順的長發那樣流光溢彩。小巷似一根琴弦,彈奏著輕柔的小夜曲。秋日漫步小巷,雙腳踩著“咯吱咯吱”作響的落葉,透過枝杈交錯的老樹,頭頂是一線明淨的藍天。這樣走著聊著,一顆心像碧澄澄的天空一樣又高又遠。小巷留給我童年的,不僅是會心的微笑,更是綿長的春色。前段時間回鄉,小巷內的舊屋大多已經不存,街坊也早已變了樣,唯有自家老屋那幾扇烏黑的門還洞開著。在這個小城幾近沒有小巷的今天,我隻能以回憶的方式來懷念先前的小巷。
感悟箴言
小巷留給我童年的,不僅是會心的微笑,更是綿長的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