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別再為小事抓狂(1)(2 / 3)

你可能真的非常忙碌,但是千萬要記住,腦中充滿自己快撐不下去的念頭,隻會使問題更加惡化,讓你感到壓力更大。下次你對自己排得滿滿當當的行程感到煩躁時,不妨試試這個簡單的小練習。你將會對它的奏效程度感到驚訝。

5.

發生在別人身上的問題,也可能會發生在你身上

當你有此體會,並且想辦法提供幫助之時,你不但打開了自己的心扉,還會更懂得感恩。

沒有什麼比培養同情心,更能拓展視野了。

同情心就是一種同理心,代表了願意設身處地為別人設想,不再隻是關注自身問題,而是去想象處在別人的困境是什麼滋味,同時對那個人產生關愛。有了同情心就表示,你感覺發生在別人身上的問題、痛苦和挫折,就跟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樣真實,甚至還更糟。當你有此體會,並且想辦法提供幫助之時,你不但打開了自己的心扉,還會更懂得感恩。

同情心可以靠練習來培養。它包含兩件事:意願和行動。意願表示你記得對別人敞開心扉,你推己及人,擴充了關心的範圍;行動表示“你對這件事情采取的行動”。你可以定期捐一點錢,或付出一些時間給一個你認同的慈善機構。你也可以給街上的人一個友善的微笑和真誠的問候。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麼,而是你確實付諸行動。恰如特蕾莎修女提醒我們的:“我們無法在人間做偉大的事情。我們隻能用大愛來做小事。”

同情心能讓你不再過分計較雞毛蒜皮的小事,進而培養你的感恩心。你若經常花時間來思索生命的奇跡(包括你居然讀到了這本書),以及老天所賜予的眼見的能力、愛的能力等,你就能一再提醒自己:許多你認為的“不得了的大事”,其實隻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是你自己把小事放大的。

6.

你永遠會有做不完的事

不論你是什麼大人物,或者正在做什麼大事,記住,沒有什麼事比你和你所摯愛的人的幸福與內心安寧更重要。

許多人過日子的方式,就好像有一個神秘目標,非要把一切事情都做完不可。我們熬夜,早起,不敢放縱逸樂,讓我們所愛的人一直等下去。可悲的是,我看過太多人就是因為讓他們所愛的人等太久,最後對方終於放棄了這段感情。以前,我就是這個樣子。我們通常會說服自己,忙得不可開交隻是暫時的,一旦做完了該做的事,我們就能平靜放鬆,並且心情愉快。事實上,這樣的境界永遠不會到來,因為舊的事情剛做完,新的事情立刻接踵而至。

“待辦清單”隻意味著你有些事情尚待處理,並不表示你得全部辦完。人永遠都有沒打完的電話、未結案的計劃、未完成的工作。事實上,我們甚至可以說,一張滿滿的待辦清單才是成功的要素,因為這表示你的時間很寶貴!

不過,不論你是什麼大人物,或者正在做什麼大事,記住,沒有什麼事比你和你所摯愛的人的幸福與內心安寧更重要。如果你一直執著於完成所有的事情,那永遠不會有幸福的感覺!其實,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等的,我們的工作中真正屬於“緊急”的事少之又少。隻要你專心一意地工作,事情都會及時完成的。

我發現,如果我(經常)提醒自己,人生的目的並非完成所有事情,而是去享受生命旅途上的每一步,過著充滿愛的生活,我就不會執著於非得完成所有事情不可的念頭。記住,在你離開人世的那一天,還是會留下未辦完的事需要別人代勞,而且也一定會有人來代勞的!別再浪費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為必然的事感到惋惜。

7.

別打斷別人的話

當你催促別人、打斷他們,或者替他們把話說完時,你不但必須掌握自己的思緒,還要掌握對方的想法。

直到幾年前,我才發現自己經常打斷別人的話,而且還會替他們說完他們的句子。不久之後,我也發現這個習慣的殺傷力有多大。這樣做不隻損害了我從別人那兒得到的尊敬與愛,試圖同時用兩個腦袋思考,也耗費了我莫大的精力。花點時間想一想吧。當你催促別人、打斷他們,或者替他們把話說完時,你不但必須掌握自己的思緒,還要掌握對方的想法。這個習慣(經常發生在大忙人身上)會促使雙方加快自己的談話和思考速度。結果,徒然使雙方感到緊張焦躁,讓彼此都精疲力盡。而這也是許多爭執發生的主因,因為幾乎所有人都對一件事深惡痛絕,就是別人沒有在聽他們說話。如果你替對方說話,又如何能夠真正傾聽他在說什麼呢?

你一旦開始意識到自己在打斷別人,你就會發現,這個討厭的惡習,其實隻不過是在不知不覺中出現的無害習慣而已。這是好消息,因為你隻要在自己遺忘的時候,提醒自己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