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是改變的時候了(2)(2 / 3)

小時候,每次爸爸對我們兄弟姐妹發脾氣前,總會大聲從一數到十。這是他和許多父母用來鎮定自己的策略,同時也利用這段時間想想下一步該怎麼辦。

我改進了這個方法,將呼吸的運用與之結合。你隻要這麼做:當你感到生氣時,深深地吸一口氣,同時大聲對自己數一,然後在吐氣時放鬆全身。數二的時候重複這個過程,就這樣慢慢數到十(如果你真的很生氣,就繼續數到二十五)。你這麼做等於是在做一個簡短的冥想修持,以清淨心靈。數數和呼吸的組合讓人放鬆,等你數完時,氣也全消了。肺部增加的氧氣,以及生氣與呼吸練習之間的那段時間,可以讓你能明察事理,幫助你把“大事化小”。這個練習對壓力或挫折也同樣有效。隻要覺得心情不對勁時,就不妨一試。

事實上,不論你有沒有生氣,這個練習都是休息一兩分鍾的好方法。我把這個策略融入了日常生活中,通常,它都能讓我在怒氣一上來時就立刻消氣了。

64.

成為人群中唯一平靜的人

你可以練習呼吸,也可以練習傾聽。你可以讓他人做那個對的人,讓他享受光榮。

暴風眼是旋風、颶風或龍卷風的中心點,它出奇的平靜,與整個狂亂活動完全隔絕。暴風眼外麵的風勢雖然狂暴騷動,中心點卻常保安寧。如果我們也能夠在一團混亂中保持心平氣和,就像處在暴風眼之中,那該有多好。

奇妙的是,處在“人的暴風眼”比想象中容易,隻需要有心去實行就可以了。例如,你要去參加一場即將爆發混亂的家庭聚會。你可以告訴自己,你要利用這次機會保持冷靜。

你可以努力做整個房間內的平靜典範,你可以練習呼吸,也可以練習傾聽。你可以讓他人做那個對的人,讓他享受光榮。重點是隻要下定決心,你就可以做得到。

你可以從一些沒有傷害性的場麵開始,例如家庭聚會、雞尾酒會、孩子的慶生會等,去創造一些紀錄,享受一點成就感。你會注意到,處在暴風眼中,你更能夠活在當下,比以前更懂得享受。

一旦你能在這些無衝突的環境中如魚得水,你就可以練習更困難的層麵:處理衝突、困境或哀傷。如果你慢慢來,先成功幾次,再繼續練習,不用多久你就知道如何置身於暴風眼之中了。

65.

允許計劃有變通

什麼事比較重要?得到我想要的,遵守我的計劃,或者學會隨機應變?

我心中一旦想到了什麼,比如一個計劃,就很難取消或隨情況變通。我受到的教育是,從某種程度來說,要成功或是完成一項計劃,的確是需要毅力來堅持的。但從另一方麵來說,為了堅持下去而不知變通,也會增加不少內心的壓力,通常還會漠視別人,甚至惹火別人。

我喜歡在清晨時光寫作。就拿本書做例子,我的目標是在家人醒來之前寫一兩個秘訣。可是,如果我的四歲女兒提早起床,上樓來看我,那又該怎麼辦呢?我的計劃當然不得不改變,我會有什麼反應呢?或者假設我計劃先去晨跑後再去上班,結果卻接到辦公室打來的緊急電話,而不得不取消晨跑,我又該如何?

我們都碰到過這種情況,例子不勝枚舉,計劃臨時更改、本來預期會發生的事沒發生、別人爽約、你賺的錢沒有預期中多、別人擅自更改你的計劃、時間比原定計劃中少、臨時發生了突發狀況等等。在這種時候,需要問的問題是,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我們常用的借口是,變更計劃當然會令人失望。不過,這全看你心中覺得最重要的是什麼。堅守寫作進度比較重要,還是陪四歲女兒重要?少跑三十分鍾的晨跑,值得你生氣嗎?更常見的問題是:“什麼事比較重要?得到我想要的,遵守我的計劃,或者學會隨機應變?”

想做一個心平氣和的人,顯然大部分時候變通比堅持計劃更重要(當然也有例外的時候)。另外還有一個方法也可以提供幫助,就是預估計劃在一定比例內可能會更改。如果我心中容許一些突發狀況發生,當事情真的出現時,我就可以說:“這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你把隨機應變當作目標,你就會發現一些奇妙的事情:你會感到更放鬆,卻又不會讓進度停擺。你甚至可以變得更有效率,因為你不必把精力浪費在生氣或煩惱上。我學會信任自己可以趕上截稿日,達成大部分的目標,並且盡到我的責任,盡管計劃可能必須略作更改(甚至全盤改變)。最後,你周圍的人也會變得更自在。即使你的計劃不得不更改時,他們也不會覺得在你身旁必須如履薄冰。

66.

列一張清單,寫下你所擁有的

每次你發現自己又落入“真希望我的人生換個樣子”的陷阱時,退一步,重新來過。

做了十幾年的壓力處理顧問,我所見過的最普遍、最具毀滅性的傾向,就是把焦點放在自己想要什麼,而非自己擁有什麼上。不論我們多富有,似乎沒有差別。我們還是不斷擴充著欲望清單,讓我們持續保持不滿足的狀態。你的心理機製說:“當這項欲望得到滿足時,我就會快樂起來。”可是,一旦欲望得到滿足後,這項心理作用卻又不停地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