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是改變的時候了(3)(1 / 3)

這是成功的簡單捷徑,可是幾乎沒有人使用它。這一切隻需要一點小小的鼓勵和謙虛,以及放棄自大的能力。當你習慣忽略他人的建議,把它們當作批評,或是不聽家人的某些話時,尤為如此。想象當你真誠地向他們征詢忠告時,他們會感到多麼驚訝。

找一個你認為你的谘詢對象有能力回答的問題。例如,我經常請教家父有關生意上的建議。即使被他訓誡一番,也是值得的。他給我的勸告通常可以讓我避免吃許多苦頭。

69.

現在應該是最幸福的時刻

這個觀點幫助我認清這個事實:沒有方法可以通往快樂,快樂就是方法。

許多人總是不斷地將幸福延後,而且是無限期地延後,真是悲哀。倒不是故意如此,而是我們不斷說服自己:“有一天我會快樂起來的。”我們告訴自己,等賬單付清、等完成學業、找到第一份工作,或是升學以後,我們就會快樂起來。我們說服自己,等結了婚,生了一個又一個小孩,生活就會變好。然後,我們又感到挫折,覺得孩子還不夠大,等他們長大時,我們就滿足了。然後,我們又煩惱於應付青少年,等他們度過青春期,我們一定會很開心。我們告訴自己,等另一半變好時,等買了一輛好車時,等有能力去度假時,等退休後??人生就會完美了。

同時,生命卻在不斷向前跑。事實上,沒有任何時刻比此刻更快樂。現在不快樂,更待何時?

你的生命總是會充滿挑戰,你最好承認這個事實,並下決心快樂地過日子。我最喜歡阿佛烈?德蘇薩(Alfred D’souza)的一句話,他說:“長期以來,我總以為人生,真正的人生,就要開始了。可是總是有什麼障礙擋在中間,總是有其他事得先做,總是還有未完成的事務、該挪出的時間、該還的債。等到全部做完之後,人生就可以開始了。最後,我才猛然發覺,這些障礙就是我的人生。”這個觀點幫助我認清這個事實:沒有方法可以通往快樂,快樂就是方法。

70.

你最常練習什麼,就會變成什麼

你會感到挫敗,因為你一直在練習挫敗。不過,你也可以選擇鍛煉同情心、耐心、和藹、謙虛和平靜的特質,方法就是反複練習,因為熟能生巧。

反複練習是大部分靈修和冥想的基本原則之一。換句話說,你最常練習什麼,你就會變成什麼。

每當人生不如意時,如果你習慣變得焦躁不安,反複以自我辯護來回應批評,堅持己見,遇到逆境就容許自己的想法越滾越大,或者把人生當作緊急事故,那麼,很不幸地,你的人生就會反映出這類練習的結果。你會感到挫敗,因為你一直在練習挫敗。

不過,你也可以選擇鍛煉同情心、耐心、和藹、謙虛和平靜的特質,方法就是反複練習,因為熟能生巧。因此,小心你練習的是什麼。

這倒不是要你把整個人生變成一項不斷改善自己的大計劃,我隻是說察覺你的習慣十分有幫助,不論是內在的或外在的。你的注意力放在哪裏?你的時間都花到哪兒去了?你是否培養了有益達成目標的習慣?你的生命方向跟你立誌要達到的是不是一致?隻要問自己這些問題,然後誠實地作答,就可以幫助你決定哪些策略對你最有用。

你是不是總對自己說“我想多利用一些時間獨處”或“我一直都想學冥想”,然而卻始終找不出時間?可悲的是,許多人浪費時間去洗車,或者看他們根本不喜歡的電視重播節目,卻不把時間花在可以滋潤心靈的生命層麵上。如果你還記得,你練習什麼就會變成什麼,你或許可以開始選擇一些不同的修持方式。

71.

冥想5分鍾,靜下心來

冥想可以讓你達到完全放鬆,使你的心靜下來。它教導你心平氣和。

法國思想家帕斯卡說過:“人類所有的問題,都源自無法獨處。”我不確定是否這麼嚴重,不過,我確信一顆安靜的心是內在安寧的基礎。內在的安寧會影響外在的平靜。

雖然有許多技巧可以讓人靜下心來,例如內省、深呼吸、靜思以及觀想。而一般最常使用的技巧則是冥想打坐。每天隻要花五分鍾到十分鍾,你就可以訓練自己的心靜止不動。這份寧靜可以融入你的日常生活,讓你更少焦躁易怒,讓你有寬廣的視野,可以把一切看成小事,而非緊急事故。冥想可以讓你達到完全放鬆,使你的心靜下來。它教導你心平氣和。

冥想有許多種形式和變化。不過基本上,冥想需要放空你的心靈。通常,冥想是一個人單獨在安靜的環境中完成的。你閉上雙眼,把焦點集中在呼吸上:吸氣、吐氣,吸氣、吐氣。思緒進入你的心靈,你輕輕地讓它們離開,把焦點拉回到呼吸上,一再反複。過一段時間以後,你就會訓練自己把焦點放在呼吸上,同時輕輕打發任何偏離的意念。

你很快就會發現,冥想並不容易。你會注意到,當你嚐試讓心靜下來時,你的心反而充滿了思緒。初學者很少能夠集中注意力超過幾秒鍾。做一位有效率的冥想者的竅門就是,不要太苛求自己,並且持之以恒,不要氣餒。每天花幾分鍾,長期下來就會大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