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工作中的責任心(4)(1 / 3)

那個前輩的行為讓野田聖子從身體到靈魂都在震顫。她如夢初醒,並痛下決心:“就算一生洗廁所,也要做一名洗廁所最出色的人”。於是,在以後的工作當中,她不管薪水多少,都非常敬業地對待每件工作,盡心盡力地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

幾十年光陰一瞬而過,如今,當初那個洗廁所的野田聖子已是日本政府的郵政大臣。

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野田聖子堅定不移的人生信念,表現為她最強烈的敬業精神:“就算一生洗廁所,也要做一名洗廁所最出色的人。”這一點就是她成功的奧秘所在,也正是這一點使她擁有了成功的人生。

每個企業都喜歡具有敬業精神的員工,通用電氣公司的總裁傑克·威爾奇曾經說過:“任何一家想靠競爭取勝的公司都必須設法使每個員工敬業。”員工的敬業精神對企業來說尤為重要,因為企業的幾乎所有價值都由每個員工提供給顧客。如果員工不敬業,在工作中偷懶或以消極懈怠的態度對待工作,那麼,企業的效益就會受到影響。

敬業並不僅僅有益於公司,最大的受益者其實是我們自己。一個人的職業責任感和對事業高度的忠誠一旦養成,就會成為一個值得老板信賴的人,會被委以重任。工作中我們應該把敬業精神作為自身的道德標準,對於工作任務不計得失、不怕困難、積極采取行動,全心全意地工作,高效地完成任務,將這種敬業精神滲透於每一項任務當中。

從古至今,因為敬業而成才的大有人在。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一種敬業精神;嶽飛出生入死,精忠報國,是一種敬業精神;錢學森為祖國的兩彈一星事業,甘願清貧,樂於奉獻,也是一種敬業精神。

一個人要想發展自己,必須具有強烈的敬業精神,不幹則已,幹就幹出個樣子,幹就幹出個成績,幹就幹出輝煌來。無論你從事哪種職業,都應該樹立敬業精神。在競爭激烈的時代裏,敬業是成功的通行證,一個人沒有敬業精神,必將一事無成。

10.培養員工的責任心

作為企業的領導人,要善於經營員工的責任心,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隻有這樣,企業才能夠得以持續快速地發展。

每個企業都喜歡具有責任心的員工,有企業家形象地將員工的“責任心”比喻成企業的防火牆。其實許多企業巨人轟然崩塌與員工的責任心缺失有關,而員工的責任心缺失,又與企業經營員工責任心的能力不強有關。作為企業的領導人,要善於經營員工的責任心,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隻有這樣,企業才能夠得以持續快速地發展。

企業領導人該如何經營員工的責任心呢?首先要對業務流程、服務流程和管理流程等所有工作流程要科學設計,通過科學的流程確保工作質量。隻有流程科學合理,才能高效。比如,邀請一批嘉賓參加企業的重要活動,通過電子郵件的形式通知對方,整個工作流程應該如下:第一,發送全部郵件。核對好郵件地址後,把郵件全部發出,並做好郵件發送記錄,保存好郵件,以便後來的再次發送和核對。

第二,檢查有無退回。發現退回者再核對郵件,重新發送原郵件,發送後再檢查退回狀況。

第三,逐一打電話進行核實。有時郵件盡管發送出去了,但由於各種原因對方沒有收到,為沒有收到者重新發送原郵件。

第四,詢問對方收到的是否是自己所要發送的郵件。有時存在誤發郵件的可能。

第五,詢問對方郵件清楚與否。詢問是否有亂碼,詢問內容完整程度。

第六,核對內容的主要條款。對方盡管收到了完整清晰的郵件,但是也應當電話核對主要條款,比如時間、地點、具體事項、關鍵人物、所要準備的工作等,容易混淆的要重點強調。這麼做的目的有二:一是核對具體內容條款有沒有錯誤;二是強化關鍵詞,強化的作用是防止對方看錯或理解錯誤等,引起對方的重視。

如果按照上述流程規範員工,要求員工必須完成所有程序,員工也就有章可循、有的放矢了。當然,僅流程化、表格化還不夠,還應該標準化。沒有標準化,就很難統一要求,每個人都由著個人的性子來,企業競爭力也就無從談起。隻要把流程設計得科學合理,並做到標準化,那麼所有參與工作的人的崗位責任也就設計進去了;隻要照此流程和標準去做,員工自然也就盡職盡責了。流程設計約束的是每個參與工作的人的操作行為。

管理者對員工按照流程和標準進行要求,而要求的內容,就是製度。製度是從物質上、精神上等多方麵約束,強迫員工按照流程標準來做、強迫員工盡職盡責的手段。如果說流程是流水的鋼管的話,那麼製度就是鋼管之間的鉚釘。企業要通過製度,讓員工明白違反流程、工作不盡職所應付出的代價。

在經營員工責任心的過程中,監管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監管是管理工作所必需的,監管分傳統人力上的監管和技術上的監管,隨著工作複雜程度的提升,技術監管越來越重要。製度是死的,是條文性的東西,有了製度沒有人監管,等於沒有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