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在該認錯時要主動低頭(2 / 3)

另外,低頭認錯還有一些間接的好處,例如:

首先,能為自己塑造一種“勇於承擔責任”的公眾形象——無論老板、同事還是親朋好友,他們都會欣賞、接受你的這種做法,因為你把責任扛了下來,不諉過於他們,他們感到放心,自然尊敬你,也樂意跟你合作,更樂於替你傳播你的形象,這可是你的無形資產!

其次,能以此磨煉自己麵對錯誤的勇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你不可能一輩子都沒有缺點,而且其他人也做不到這一點,趁早培養這種能力,對你的未來大有好處。

第三,如果真的因為認錯而招來責罵,那正好可以為你塑造一個弱者的形象——弱者往往會引起他人的同情,也能招來他人的幫助,你會因此而獲得不少人心。此外,大部分人在罵過人之後,都會不忍心,就算要處罰你,也不會下手太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由此看來,犯錯之後的結果,關鍵在於你的態度,低頭認錯比抬頭辯解要劃算得多。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既然無法確保不犯錯,那麼誠實地認錯才是上上之策。隻要你坦率承擔責任,並盡力去想辦法補救,你仍然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3.在別人指責前猛認錯更是高手

美國心理學家卡耐基常常帶一隻叫雷斯的小獵狗到公園散步。他們在公園裏很少碰到人,再加上這條狗友善而不傷人,所以,他常常不給雷斯係狗鏈或戴口罩。

有一天,他們在公園遇見一位騎馬的警察。警察嚴厲地說:

“你為什麼讓你的狗跑來跑去而不給它係上鏈子或戴上口罩?你難道不知道這是犯法嗎?”

“是的,我知道。”卡耐基低聲地說,“不過,我並不認為它會在這兒咬人。”

“你不認為,你不認為!法律是不管你怎麼認為的。它可能在這裏咬死鬆鼠,或咬傷小孩。這次我不追究,假如下次再被我碰上,你就必須跟法官解釋了。”

可是,他的雷斯不喜歡戴口罩,他也不喜歡它那樣。一天下午,他和雷斯正在一座小山坡上賽跑,突然,他看見執法大人正騎在一匹紅棕色的馬上。

卡耐基想,這下栽了!他決定不等警察開口就先發製人。他說:

“先生,這下你當場逮到我了。我有罪。你上星期警告過我,若是再帶小狗出來而不替它戴口罩,你就要罰我。”

“好說,好說,”警察回答的聲調很柔和,“我知道在沒人的時候,淮都忍不住要帶這樣的小狗出來溜達。”

“的確忍不住,”卡耐基說道,“但這是違法的。”

“哦,你大概把事情看得太嚴重了。”警察說,“我們這樣吧,你隻要讓它跑過小山,到我看不到的地方,事情就算了。”

在這裏,卡耐基為了免於被責,用的是“提前認錯”的技巧,使警察覺得自己受到尊重,從而表現出寬容的態度。

當你認為自己可能會被人指責時,不妨先數落自己一番,當對方發覺你已承認錯誤時,便不好意思再指責你了。如當你有求於對方時,一開始你就說:“我這可能是無理的要求”,“我說這些話可能有點嘟囔”,或“我說的話可能是過分點”。此時,即使你說的話確實令對方感到厭煩,但對方也不會因此當麵指責。如果反複使用,則會加強效果,使對方輕易聽完你的要求,並接受你的要求。

另一種情況是,如果你沒來得及搶在對方發作之前認錯,那就在他指出你錯誤的時候把自己的錯誤說得多一些、嚴重一些,這樣也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作廣告圖時,最要緊的是簡明正確,有時不免發生些小錯。有一位廣告部主任,專喜歡在小地方挑毛病,客戶時常是不愉快地從他的辦公室走出來,不是因為他的批評,而是他攻擊的地方不當。有一位自由工作者小趙於百忙中替他趕完一幅畫,他打電話叫小趙去,到那兒果不出所料,他顯得非常憤怒,已經準備好了要批評小趙一頓。但剛說了兩句,小趙就賠著笑臉說:

“主任,你所說的話不假,一定是我錯了,而且是不可原諒的。我替你畫畫多年,應該知道如何才對,我覺得很慚愧。”

聽到小趙這樣說話,那位主任卻反而替小趙分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