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如切如磋 投壺(2 / 2)

母後乃六宮之主,前德妃娘娘又是跟隨父皇最早的老人,所以母後自然是善待齊錦辰的。

可齊錦辰卻與她從小就不對付,一而再再而三或多或少的給她找不自在。如今她的性情變了,齊錦辰針對她的法子,也是越來越多了!

茶宴的流程還是要繼續的,在德妃娘娘宣布雅歌投壺的時候,齊錦辰便抱著瑤華琴坐在了案台之上。

琴聲繞梁,宛如輕鸝之脆音。潺潺流水,行雲千浮的淡雅之音迷醉了不少人。就是齊昭月聽著這琴聲,也不得不承認,齊錦辰在撫琴上,是極有才情的!

雅歌投壺,宴請賓客時的禮儀之一,便是請客人射箭。這個習俗流傳百載,最初,那時候朝代以武治國,是以成年男子不會射箭為恥辱。可後來,也是有人是真的不會射箭,便用箭投酒壺代替。

演練至今到錦國,卻變成了宴會時的常規禮儀。

投壺禮舉行時,雙方輪流以無鏃之矢投於壺中,每人四矢,多中者為勝。其壺頸修七寸,腹修五寸,口徑二寸半。壺中置實豆少許,若是將箭投中,便會彈而躍出。

而如今,齊昭月拿著手上的桃木短箭,這種短劍看似輕盈瘦小,卻是很難投進壺中的。一般短箭斜著壺口擦進壺中,被彈出的高度便越高,便越好。

齊昭月在投壺的時候,剛一投,琴音便轉了個調。輪到她再投,琴音又轉了個調……

“公主。”景藍候在一旁,對這樣的異樣是了解的,對著齊昭月道:“景藍雖然不知道方才公主為何拒絕提詩,但大公主好似很針對公主?次次為難……”

“雅歌投壺,投的便是雅字。皇姐撫琴清雅,相得益彰最好。就算是刻意,她最多也隻讓本宮投不進一矢,放在眾人麵前看笑話罷了。”齊昭月望著齊錦辰撫琴的方向,漫不經心的投著第三矢。

待齊昭月將第四矢投完,一輪下來投壺便都結束了。

不久後,便有一個宮女踏著小步走到齊錦辰耳邊說了些什麼,齊錦辰雙眸一亮。

齊錦辰撫完琴後,便將瑤華琴雙手捧舉,跪在齊謹元麵前,道:“當年父皇疼愛兒臣,念兒臣顧母之情,贈兒臣瑤華一琴。如今兒臣修身養性,受益匪淺。百姓又處於危難之中,兒臣雖做不到似皇妹那般減免,卻願意將瑤華琴獻出,以表兒臣之心!”

齊昭月聽到這話一怔,就算是前世,齊錦辰那麼喜愛琴的架勢,也是要抱著瑤華琴入土的!如今獻出?

齊謹元坐在主位上,不明道:“錦辰,朕當年賜你瑤華琴養性。琴師教你的時候沒跟你說過,瑤華琴,乃是皇室中物?”

“兒臣知道。”齊錦辰道:“就是因為知道,所以兒臣才想獻出!兒臣慚愧,想出兒臣作畫皇妹寫詩來昭顯皇室子輩淑德,女子更是有處高堂遠而憂其民之心。怎知失誤連連,未曾想好便出了差錯!方才撫琴,心境靜雅。所以錦辰才敢鬥膽,獻出瑤華琴,為百姓盡一份心意。”

“錦辰的心意,本宮和皇上了然於心。”慕容舒接話道:“但這瑤華琴,也算的上是祖物,是獻不了的,所以錦辰還是起身回位吧。”

“可兒臣……”齊錦辰還想道些什麼,抬頭卻看見慕容舒緊盯的目光,便沒有說下去,靜緩的回到席位。

齊昭月待著茶宴的流程,可以在論茶道之後結束。耳邊就傳來齊錦辰的詢問聲,“這茶宴也快結束了,皇妹實在是讓人刮目相待。最讓皇姐歡喜的,便是這衣著樸素華實,極襯皇妹的氣質。且不說這頭上的茶梅,也是極少見的。”

齊錦辰這聲音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就是席上人都紛紛聽得到而已,“皇姐看著皇妹頭上的兩朵嬌花,本也想向禦花園那邊找兩朵戴戴,可怎知差遣的宮女回來道是,禦花園裏沒有茶花。而且茶梅是冬季開花,喜陰濕潤,在初春極難得有存。皇妹為此,真是有心了。”

這話讓一幹人瞬間側目,望著齊昭月。

誰都知道,公主被皇後娘娘罰兩月禁閉,怎麼可能會有那個空去尋這種冬季芳花,而且還是禦花園裏沒有的花。如果不是公主違反皇後娘娘的指令擅自出宮過,那這茶梅,很有可能就是公主自己培育出來的!這種栽培開花,需要不少的財力吧?

想想公主的減免和方才好幾番得體的話,莫不是都是裝的吧?!

景藍聽到這話,遮在袖中的雙手一瞬微僵,心中一頓的望向齊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