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美言有度,在讚美聲中奪下主動權(2 / 3)

很多時候就是這樣,當麵說人家的好話,對方會以為我們可能是在奉承他、討好他。當我們的好話是在背後說時,人家會認為我們是出於真誠的,是真心說他的好話,人家才會領情,並感激我們。

假如我們當著上司和同事的麵說上司的好話,我們的同事們會說我們是在討好上司,拍上司的馬屁,從而容易招致周圍同事的輕蔑。另外,這種正麵的歌功頌德所產生的效果是很小的,甚至還會有起到反麵效果的危險。同時,上司臉上可能也掛不住,會說我們不真誠。與其如此,還不如在上司不在場時,大力地“吹捧一番”。而我們說的這些好話,最終有一天會傳到上司耳中的,到時候收效將更大。

有一位員工與同事們閑談時,隨意說了上司幾句好話:“梁經理這人真不錯,處事比較公正,對我的幫助很大,能夠為這樣的人做事,真是一種幸運。”這幾句話很快就傳到了梁經理的耳朵裏,梁經理心裏不由得有些欣慰和感激。而那位員工的形象,也在梁經理心裏上升了。就連那些“傳播者”在傳達時,也忍不住對那位員工誇讚一番:這個人心胸開闊、人格高尚,難得!

因此,我們要想讓對方感到愉悅,就更應該采取這種在背後說人好話、讚揚別人的策略。因為這種讚美比當麵讚美更容易讓人相信它的真實性。

智慧點撥

常言道:“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這幾乎是人人都知道的簡單道理,即背後說人閑話是不好的。然而,卻很少有人知道,背後讚美別人卻往往比當麵讚美效果更好。

)第四節 推測性讚美,妙上加妙

卡耐基金言

在讚美他人的方法中,有一種方法比較特別,就是借用推測的方法去讚美。雖然這種方式有一定的主觀意願性,未必是事實,但是能從善意的想象中推測出他人的美好一麵,就能給人以美好的感受。

有個善良的小女孩,總覺得自己長得醜,總是含羞草似的低著頭。有一次,因為低著頭走路,她撞倒了一個老人,一個白發蒼蒼的盲人。

小女孩嚇了一跳,趕緊說了聲“對不起”,她的聲音挺小,一聽就充滿了深深的自責。於是,老人說了一句:“沒關係。”

女孩挺感動,趕緊扶起老人:“老爺爺,是我把您碰倒的,我……我攙著您,送您回家,好嗎?”女孩兒的聲音挺甜,細細的,像一陣柔柔的風。

但老人卻搖了搖頭:“不,孩子。聽聲音你就特別善良。你一定長得很美……”那個“美”字說得挺明亮,使女孩聽了怦然心動。

“可我……”小女孩一時不知說什麼好。

“去吧,孩子。”老人覺察到小女孩還站在自己麵前,真誠地對她又叮囑了一句。

小女孩很感動,深深地點了點頭。她已堅信對方能看到寫在自己臉上的深深歉意。

老人轉過身,用拐杖敲著地麵走了。

小女孩的眼裏流出了一行熱淚。她感激那位老人,居然那麼真切地誇她“美”。

她看著老人——就這麼站著,站著,淚汪汪地看著老人離去的方向。過了好長時間,小女孩才從夢幻般的感覺中回到現實中。

也就是從這天起,她走路時也抬起了頭,因為她已堅信,美像陽光一樣也同樣簇擁著她!

瞧!這就是推測性讚美創造的奇跡!它使一個失望的小女孩找到了太陽,找到了自信!

推測性讚美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祝願式的推測,一種是預言式的推測。

祝願式推測,主要強調一種美好的意願,用一種友好的心情去推測對方,帶有祝願的特點。這種推測也未必很可行,但推測者是誠摯而善意的。

預言式推測,帶有一些必然性、預見性,可以針對工作、生活中可能會取得的成績進行預測。

1988年10月,一位來自中國台灣的客人來到金陵飯店公關部售票台前。

“早上好!”公關經理很有禮貌地站起來招呼。

“我要3張後天去上海的91次軟座票。”這人不耐煩地說。

見客人情緒不好,公關經理立即將訂票單取出,幫客人登記。

當寫到車次時,公關經理習慣性地發問:“先生,萬一這趟車訂不到,311、305可以嗎?它們的始發時間是……”

沒等公關經理說完,客人連說:“不行!不行!我就要91次。”

公關經理又強調了“萬一……”這番好心反而把客人惹火了:“什麼萬一,你們是為客人服務的,就不能這麼說。”

這時,公關經理立即意識到自己的說話方式不妥,差一點把客人趕跑了。她立即調整話語,轉換語氣說:“我們一定盡最大努力設法給您買到。”這時客人臉上才露出了笑容。

第二天客人來取票。根據頭天打交道的情況,公關經理一改過去公事公辦的辦事態度,笑眯眯地說:“先生,您的運氣真好。車站售票處明天91次車票好緊張,隻剩三張票,全給我拿來了,看來先生您要發財了。”

客人聞聽此言,立即轉身跑到賓館小賣部,買了一大包糖回來請公關經理吃。

自那以後,客人每次見到公關經理都打招呼,點頭微笑。臨走時,他高興地說:“下次來南京,一定還住金陵。”

故事中的公關經理就用了祝願式推測。公關經理從買票的幸運“推測”出“發財”一說,這裏麵沒有必然性可言,並不具備多少合理性,但它是一句吉言,能使人聽著順心順意。祝願式推測有濃厚的情感色彩,需要真實的情感,並給予最為貼切的讚美。

智慧點撥

預言式推測讚美,即預測性地讚美對方很有前途,較適用於同事與同事之間,或父母對孩子等身邊較熟悉的人,能起到良好的激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