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美言有度,在讚美聲中奪下主動權(1 / 3)

)第一節 讚對方引以為榮的事情

誰都愛聽舒服的話、誇獎的話,但是對別人的讚美也充滿了學問,無限的誇張、不對時機的讚美反而會壞事,本來一樁好事,也會讓雙方都感到不爽。

卡耐基金言

對於一些引以為榮的事情,人們不僅常常掛在嘴邊,而且深深地渴望能夠得到別人由衷的肯定與讚美。

乾隆皇帝喜歡在處理政事之機品茶、論詩,對茶道頗有見地,並引以為榮。有一天,宰相張廷玉精疲力竭地回到家剛想休息,乾隆忽然來造訪,張廷玉感到莫大的榮幸,稱讚乾隆道:“臣在先帝手裏辦了13年差,從沒有這個例,哪有皇上來看下臣的!真是折煞老臣了!”張廷玉深知乾隆好茶,命令把家裏的陳年雪水挖出來煎茶給乾隆品嚐。乾隆很高興地招呼隨從坐下:“今兒個我們都是客,不要拘君臣之禮。坐而論道品茗,不亦樂乎?”水開時,乾隆親自給各位泡茶,還講了一番茶經,張廷玉聽後由衷地讚美道:“我哪裏省得這些,隻知道吃茶可以解渴提神。一樣的水和茶,卻從沒聞過這樣的香味。”李衛也乘機稱讚道:“皇上聖學淵源,真叫人瞠目結舌,吃一口茶竟然有這麼多的學問!”乾隆聽後心花怒放,談興大發,從“茶乃水中君子、酒乃水中小人”開始論起,真是妙語連珠、滔滔不絕,眾臣洗耳恭聽。

張廷玉和李衛作為乾隆的臣下,都深知乾隆對自己的茶經和“宏論”引以為豪。而張李二人對此大加讚美,達到了取悅皇帝的目的。

事實就是這樣,抓住他人最勝過於別人的、最引以為豪的東西,並將其放在突出的位置進行讚美,往往能起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在人的一生中,有無數讓他們引以為自豪的事情,這些都是一個人人生的閃光點。這些東西又會不經意地在他們的言談中流露出來,例如,“想當年,我在朝鮮戰場上……”“我年輕的時候……”等等。對於這些引以為榮的事情,他們不僅常常掛在嘴邊,而且深深地渴望能夠得到別人由衷的肯定與讚美。

真誠地讚美一個人引以為榮的事情,可以更好地與之相處。

不過,他人最想要的讚美一定是真誠的,不是那種公式般的讚美,千篇一律,最讓人反感。

智慧點撥

讚美的話一定要切合實際,到別人家裏,與其亂捧一場,不如讚美房子布置得別出心裁,或欣賞壁上的一幅好畫,或驚歎一個盆栽的精巧。

)第二節 發自內心的讚美才有力

卡耐基金言

讚揚他人是為人處世的一種能力,與溜須拍馬不同,讚揚必須是發自於內心真誠的實話。

有一次,一群朋友在一起聚會。吃飯的時候,大家交換名片,其中有一位來自報社,另一位試圖對其進行稱讚,一看是報社的,便稀裏糊塗地說:“哇,您是有名的大作家!”人家問:“我怎麼有名?”他說:“我每次都看見你寫的文章。”人家說:“我的文章都在哪裏?”他說:“每次都是頭版頭條啊!”然後人家告訴他:“真的嗎?我是專門寫訃告的。”訃告能在頭版頭條嗎?顯然是虛假的讚揚,引起了別人的反感。

不真誠的讚揚,給人一種虛情假意的印象,或者會被認為懷有某種不良目的,被讚揚者不但不感謝,反而會討厭。言過其實的讚揚,不能實事求是,會使受讚揚者感到窘迫,也會降低讚揚者的水準。虛情假意的奉承對人對己都是有害而無利的。

大音樂家勃拉姆是個農民的兒子,生於漢堡的貧民窟,沒有受教育的機會,更無從係統地學習音樂,所以,對自己未來能否在音樂事業上取得成功缺乏信心。然而,在他第一次敲開舒曼家大門的時候,他一生的命運就在這一刻決定了。當他取出他最早創作的一首C大調鋼琴奏鳴曲草稿,手指無比靈巧地在琴鍵上滑動,彈完一曲站起來時,舒曼熱情地張開雙臂抱了他,興奮地喊道:“天才啊!年輕人,天才……”正是這發自內心的由衷讚美,使勃拉姆的自卑消失得無影無蹤,也賦予了他從事音樂事業的堅定信心。在那以後,他便如同換了一個人,不斷地把心底裏的才智和激情流瀉到五線譜上,成為音樂史上一位卓越的藝術家。

真誠的讚美和“拍馬屁”最大的區別在於是否發自內心。真誠的讚美起源於內心深處的一種“美感”、一種衝動,它反映了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認可:外表漂亮,言談合自己的口味,行動敏捷,品格高尚……即在兩個人之中,其中一個人在另一個人身上發現了符合自己理想和價值標準的可貴之處。

智慧點撥

真誠的讚美應該是合乎時宜的,在合適的氛圍裏發出的讚美會讓人內心明亮,燦爛無比。當別人感覺到你的讚美是由衷的,那讚美的話就很容易被接受。千萬不要小視自己三言兩語的由衷讚美,它能讓你的話語觸動對方心弦,更能助你在社交路上越走越順利。

)第三節 背後的讚美效果會更大

卡耐基金言

背後說人閑話是不好的。然而,卻很少有人知道,背後讚美別人卻往往比當麵讚美效果更好。

看過《紅樓夢》的朋友,應該還記得其中有這麼一段描寫:

史湘雲、薛寶釵勸賈寶玉做官,賈寶玉大為反感,對著史湘雲和襲人讚美林黛玉說:“林姑娘從來沒有說過這些混賬話!要是她說這些混賬話,我早和她生分了。”

湊巧這時黛玉正來到窗外,無意中聽見賈寶玉說自己的好話,不覺又驚又喜。結果,寶黛兩人互訴肺腑,感情大增。

在林黛玉看來,寶玉在湘雲、寶釵麵前讚美自己,而且不知道自己會聽到,這種好話就不但是無意的,還是難得的。倘若寶玉當著黛玉的麵說這番話,好猜疑、使小性子的林黛玉可能就認為寶玉是在打趣她或想刻意討好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