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未等趙子凡說話,李寶菱已經拍著手歡快的道:“好啊好啊,師師這個名字好聽多了!”李寶菱根本不知道這二字是怎麼寫的,她隻是小孩兒心性,覺得師師這兩字讀起來順口得多,比起寶菱二字來又更有女孩子家家的味道,她又不懂得什麼父母之命,於是便不假思索的答應了。
周圍的百姓紛紛點頭,拍手稱好,能得金山寺主持高僧了元賜名那是多麼光宗耀祖的一件事,他們盼都盼不來,這小丫頭是何等的有福之人啊!
大雄寶殿內人聲鼎沸,了元沒有達成自己的目的,卻用另外一種方式在李寶菱的身上加上了他的印記,這也讓他覺得有些得意,這個小女孩兒,他也是十分的喜歡呢。
“公子,你說這名字好聽嗎?”李寶菱大眼閃動看向趙子凡。
趙子凡猶如一尊木雕般呆立在明亮的大雄寶殿之中,他望著懷中嫣然歡笑的李寶菱,自己抱著的小丫頭片子,竟然是李師師?這個玩笑是不是開的大了些?
李師師的名字原來是這麼來的?若是她沒有遇上自己,她還會是李師師嘛?倒底是他讓李寶菱成了李師師,還是這一切的一切上天早已注定,趙子凡思緒紛亂,呆呆的看著李寶菱。
在他的印象中李師師存在於電影電視中,存在於宋代一些筆記體小說之中,對這個千古名妓的描述多士一些野史,據傳曾深受宋徽宗喜愛,並受宋朝著名詞人周邦彥的垂青,更傳說曾與《水滸傳》中的宋江有染,由此可見,其事跡頗具傳奇色彩,也間接證明了李師師的才情容貌非常人能及。李師師早年豔滿京城,在仕子官宦人物中頗有聲名,她與宋徽宗的故事也傳為一時佳話。
羅忼烈先生的《兩小山齋論文集》中有此考證。有記載張先曾專為李師師創作新詞牌《師師令》並有一詞雲:“香鈿寶珥。拂菱花如水。學妝皆道稱時宜,粉色有、天然春意。蜀彩衣長勝未起。縱亂雲垂地。都城池苑誇桃李。問東風何似。不須回扇障清歌,唇一點、小於珠子。正是殘英和月墜。寄此情千裏。”
詞中描述,當時的李師師尚屬未成人的小姑娘,假設此時李師師為12歲;而張先生於990年卒於1078年,終年89歲,即使他於85歲高齡時作的《師師令》一詞,那麼李師師最遲於公元1062年出生。可是,宋徽宗趙佶生於1082年,1100年19歲時即位,根據資料1109年第一次見到李師師,此時宋徽宗28歲李師師48歲!我想不論宋徽宗如何貪歡好色,也決不會肯同一個48歲的母親輩的老婦來往吧?
趙子凡前世腦中保存曆史知識明明白白的告訴他,李師師是絕對是一個杜撰出來的人物,可是眼前看來,一代名妓真的在大宋泱泱曆史之中存在過!
李寶菱嘟著小嘴學著趙子凡以前對他使的爆栗,抬起小手在趙子凡額頭啪的來了一下,道:“公子,以後我就叫李師師了哦!”
趙子凡回過神來,李寶菱扭著身子,仰著小臉,眨著大眼,可愛頑皮,此時她尚是一個女童便已魅惑誘人,長大以後她真的就會變成那個讓皇帝和大才子、士官大夫們趨之若鶩、豔名冠絕一時的紅顏薄命女子麼?
她並沒用征求自己的同意,便自己決定要叫李師師這個名字,也許這就是天意,可是她又知不知道這三個字對她來說意味著什麼?
“好,這個名字好聽!”趙子凡笑的有些怪異。
了元微微一俯身又道:“小丫頭,我便送你一句話,你可要記住了!紅塵十丈,卻困眾生芸芸,仁心雖小,也容我佛慈悲。情之一字,如冰上燃火,火烈則冰融,冰融則火滅!阿彌陀佛!”
了元微微一笑說完便閉目不語。
---------------------------------------
寫了這麼多,有小一半是為了小李師師出爐。小李師師大吼一聲:新書求收藏推薦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