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天際慢慢的露出了一絲白色的光芒,靜謐的四野似乎還籠罩著一層淡淡的薄霧,天際還能夠隱約看到殘星的微弱光芒。
我靜靜的坐在庭院裏,對著滿庭繁茂的綠樹發呆,來到這裏已經兩天了,我還是無法讓自己的心緒一下子平靜下來。
誰想到那陣絢爛的光芒過後,我一睜開眼就發現自己來到了一座位於群山環抱之中的小山村,幾十間茅草屋子依山而立,錯落有致,好一片充滿山野情趣的田園風光。起初我還以為是秦陵附近的某個旅遊景點,頗有興趣地四下看著,直到一個個穿著古裝、扛著十分古老的鋤具下田勞作的人們,並且都不約而同的用驚異的眼光不停地打量著我,我才意識到似乎有什麼地方不對勁。
那吊墜異乎尋常的溫度,那陣奇異的光芒,難道……
看來真是這樣了,也不枉我看了那麼多穿越小說,難得讓我親身經曆一回。
我仔細的收好那吊墜,大概以後回去得靠它了,看來得好好的保護好這個小東西了。
然後就是一陣指手畫腳磕磕巴巴的對話,我才大致地了解了這裏的情況,現在是秦王政二十九年,也就是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剛一統天下的第四年,這是位於驪山附近的一個小村莊,村民都是些傳統的勞動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織,閑時砍砍柴,打打獵,籌備冬糧,他們一年四季都在忙,可即使這樣,他們仍舊吃不飽穿不暖,還要承受繁重的勞役和賦役,還要時不時的擔心生病受傷,辛辛苦苦了一年,卻不能讓自己吃飽穿暖。
我對秦始皇雖然不是很了解,但至少知道在他的統治時期,老百姓的日子過得並不好,修長城,建驪山墓,建阿房宮,還有以後的招三千童男童女東渡,讓多少家庭妻離子散,飽受離別之苦,而其繼承人秦二世更是荒淫、暴戾,甚至比始皇更殘暴,勞動人民幾乎是在水深火熱之中掙紮。秦始皇一統天下雖然具有跨世紀的意義,但秦朝卻因為他的殘暴統治而滅亡,隨之而來的是長達好幾年的戰亂。
正在胡思亂想間,一陣陣清麗悅耳的歌聲從縱橫阡陌的田野間傳來,原來是一群采桑少女在田野間唱歌,我這才意識到天已經大亮了,朝陽已掛在了空中,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朝陽在她們年輕俏麗的臉上映照出青春和熱情,她們一邊采摘著嫩綠的桑葉,一邊哼著那些古老而優美的曲子:“……雲誰之思?美孟薑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官,送我乎淇之上矣。……”(選自《詩經·鄘風·桑中》)
我靜靜地聽著她們充滿希望和熱情的歌聲,真希望她們就這樣一直天真無邪,一直熱情的唱下去。可是我知道,她們過不了多久就會為柴米油鹽發愁,現在天色還那麼早就出來勞作了,卻有大部分的勞動成果被那些貴族剝削掉了,而她們,一年年,粗糙了纖指,曬黑了皮膚,累彎了腰,所求的也隻不過是一頓溫飽,心裏不禁深深的同情她們,那句唐詩不是說了嗎,“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側眼看著田野間勞作的農夫們,我不禁開口念道:“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想不到我家妹子竟然有如此深的認識,‘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真是精辟,這真的是當今天下百姓生活的真實寫照。”一位年約二十四五的青衣男子從我身後慢慢的走了出來。
我忙轉過頭,“大哥,你妹子肚裏的那點墨水你還不清楚嗎?我還不是借別人說的話用用,民間的奇人義士多得很,就像你一樣,真正的憂國憂民,不辭辛苦走訪天下,免費為村民看醫救病,這才是真正的胸懷天下,我充其量不過是發發牢騷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