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一劫人生萬劫難(1 / 3)

曆經千難萬險,我和胤禎才可以相聚。難道又要因為價值觀的不同而再次分開嗎?這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也是我們不能接受的。

我們都已經是不惑之年的人了,上天留給我們的時間不會太多。而對我來說,自己在這裏的冒險更是隨時都可能結束。所以,我們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妥協——我們對所有一切有關於雍正、老八、十三他們的事情,都避而不談。每天隻是談論風花雪月、陰晴冷暖。

可是,這樣平靜的日子,終於還是被打破了。七月,我們迎來了一位新鄰居——三阿哥允祉。不過他被拘的地點,離我們還很遠——他被拘在景陵旁的永安亭。

胤禎很想去看他,可是每次隻要一接近壽皇殿的大門,就會有不知從哪裏鑽出來的侍衛,有禮貌的阻止他。開始的時候,胤禎暴跳如雷。可是,侍衛們是奉了皇命的,哪裏敢由得胤禎呢?最後,胤禎還是不得不放棄了這一企圖。

很快,雍正的聖旨也來了,說的就是拘禁老三的原因:莊親王允祿(康熙第十六子)於雍正八年五月十二日參奏允祉,說是誠親王允祉會怡親王允祥之喪,遲到早散,麵無戚容,應該嚴加議處。

議處的結果已經清楚明白的擺在我們麵前了。

我和胤禎各有所思。我想的是雍正到底是真的為胤祥抱不平呢,還是借用一個名義、然後徹底玩死老三。胤禎想的是什麼,不用說,我也知道,必然是替老三氣憤吧。

我們對視著,誰也不說話。我擔心我們一談及此事,又會引起爭吵。而且,我一直都在努力的勸慰著胤禎,因為我實在不忍心看他沉淪在無邊無涯的恨意怨念之中,便主動開口道:“你不要生氣了,各人自有天命。”

這時恰好傳來一陣清脆悅耳的鳥鳴,我便順手摘了一朵野花,送到了胤禎的鼻子底下,道:“撥開世上塵氛,胸中自無火炎水競;消去心中鄙吝,眼前時有鳥語花香。”

胤禎勉勉強強的扯了一下嘴角,表示自己笑了。

我知道他心中一定沒有釋然,但也不知道還可以怎麼安慰他。

胤禎慨然長歎:“你一定以為我心裏又在憤恨四哥吧。其實,自從看到他是如何對待八哥他們的,我對他的任何行為,已經不會感到一絲的驚訝了。我是在想小十六,他比我小七歲。在我的記憶裏麵,他還是一個總愛攆著我、要我和他玩的小孩子。如今,端的也是‘成人’了!”

聽到胤禎的感慨,我不由想起了小二十——失去了母親的庇護,他在皇宮裏的日子,應該比小十六更艱辛吧。現在的他,已經是二十幾歲了……

正浮想連翩,胤禎問道:“說到十六,我就想起二十弟。你知道他如今怎麼樣了?”

“小二十他在今年二月已經晉為貝勒了。”

胤禎釋然的點著頭,道:“總算還有一些些人味。”

這年的八月,雍正宣胤禎還朝聽命的旨意終於還是來了。看來,他對我的辦事效率很不滿意。所以,忍無可忍以後,還是親自發話了——打算將胤禎放出,並且委以重任。

桀驁不馴的胤禎當然不肯買雍正的帳,他聲言:要命可以,要他出山——辦不到!

因為有胤祥的前車之鑒擺在麵前,所以我也不願意胤禎還朝去給雍正賣命。但是,胤禎啊,你說話怎麼一點也不講究藝術性,還是這麼直來直去。難道一定要搞的親兄弟之間勢同水火嗎?不謹慎呀。

胤禎的回答卻讓我啼笑皆非,他氣呼呼的說:“我這人說不來你們那些曲裏拐彎的話!要是帶兵打仗的話,士兵連你是什麼意思都弄不清楚。到時候,本來是想衝鋒陷陣的,結果搞成屁滾尿流了!”

胤禎,他就是這樣的人。所以,隻可為良將罷了。康熙一定是早就看清楚這一點了。

雍正對於胤禎的狂放不羈也是早就習慣了吧,所以自此再沒提過讓胤禎還朝的事情了。

我們就這樣平平靜靜的又過了一年。雍正九年九月,皇後病故。

當我聽到這個消息時,酸楚和悲恫在一瞬間迅就填滿了我的心。又一個故人先我而去了……

雖然我曾經對海容有過不理解和埋怨,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我慢慢明白了她,也和她建立了友誼。這樣一個全心全意愛著自己丈夫的女人,她為自己想的少,為另一半想的多。

我又想起海容那閃爍著奕奕神采的眼睛,還有她說的話:“不,你錯了,我不苦。爾夏,為自己喜歡的人付出,是很自然的事。”我的眼淚已經不自覺的滾出眼眶。

海容,她實在是遠勝於我。她的一生,活得清清楚楚而且目標明確,從來沒有半點遲疑。可是我呢,稀裏糊塗的過了二十幾年,到頭來,卻盡負於人。

不論是胤祥,還是胤禎,我們三個人,誰也沒有得到真正的快樂。我們的心,除了怨恨、愧疚,還剩下了什麼?應該還有愛吧。可是,這愛卻傷害了別人。這樣的愛,還有存在的價值嗎?想到這裏,胤祥那迷惘的眼睛又出現在我的眼前,他的聲音就在耳畔響起:“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這桃源究竟在哪裏?”

是呀,到底真正的快樂是什麼,又在哪裏呢?

胤禎並不曾了解我和海容之間的種種過往。但是,他對海容的感情,並不比我淺。胤禎告訴我,小時侯,海容隻要一到德妃處,就會帶著他玩。那個時候的海容,最愛笑,對他的調皮搗蛋,總是會包容,會替他向四哥求情。說到這裏,胤禎的聲音也哽咽了。

我凝望著無盡的夜空,唏噓不已:“胤禎,我們的從前,是那麼的簡單淳樸。可是,到底是什麼時候,我們變得這麼複雜了呢?為什麼會這樣?”

胤禎搖頭,道:“也許是人長大了,欲望也就多了,自然心思也就複雜了。”

我又問:“如果這些欲望都實現了,是不是就會得到快樂?”

胤禎仍然搖頭,道:“人的欲望是無窮無盡的,哪裏是個頭呢?再說,要用手去握住一些東西,自然就得放棄另一些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