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新一枝花”賀子珍(3 / 3)

夏幽,也就是永新縣夏幽區。講得更具體一點,是夏幽區的塘邊村。那時,賀予珍率工作隊到塘邊村打土豪、分田地,住在一位老婆婆家。沒多久,毛澤東也帶一些戰士來到塘邊進行分配土地試點。他倆和中共永新縣委的劉真、胡波一起召開許多群眾座談會,毛澤東提問,賀子珍記錄。毛澤東在調查的基礎上,寫出了《永新調查》。毛澤東在塘邊村先後住了四十來天。

毛澤東來到塘邊村的日期,譚政隻說了個大概。當時在中共夏幽特別支部工作的徐正芝的回憶,則講得很具體:“1928年古曆4月27日,毛司令率紅軍來到我們塘邊村。”

“1928年古曆4月27日”,即1928年6月14日。

王行娟著《賀子珍的路》一書說是“三打永新”之後,毛澤東和賀子珍在塘邊村“終於結合在一起了”。三打永新,是在1928年6月23日。

由中共永新縣黨史辦公室編輯印的《永新人民革命史》(1989年9月版),內中的《賀於珍》一文,則寫道:“1928年5月的一天,天氣晴和,陽光明麗,毛澤東和賀子珍在茅坪洋橋湖的八角樓上結婚了。”

雖然關於毛澤東與賀子珍結婚的日子的各種說法稍有不同,但大體上都是說在1928年春夏之間。袁文才跟賀敏學、賀子珍有著親切的友誼,又跟毛澤東建立了戰鬥友情,何況他是當地人,自然,由他出麵請客,為毛澤東、賀子珍賀喜,是最合適不過了。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東方出版社2003年4月出版的《賀氏三姐妹》一書中,卻有這麼一段毛賀之間“愛情描寫”:

毛澤東道:“謝謝你的一片心。”

“難道說一個謝字就能表達了的嗎?”

“你讓我怎麼樣?”

“我讓你看看我的心,有多愛你。”子珍終於鼓起勇氣將“愛”字說出了口。

毛澤東沉思良久說:“我知道你的心,我也知道你是住好同誌,好姑娘,我也很愛你,因為……”

“因為什麼?”賀子珍追問。

“因為我……”

接著他說出自己的身世:“我已結婚,妻子還在家鄉,路造遙遠,杳無音信,再說那裏是白區,也不知道她是死是活。”說著,毛澤東眼圈發紅,低下了頭。

“你不要難過。天會晴的。”

接著他們談理想,談明天的希望,越譴兩個人的心越近,越談越覺得誌同道合。

事隔不久,從家鄉傳采揚開慧英勇就義,被軍閥何鍵殺害的消息。這一消息著實震驚了毛澤東……

井岡山的天黑得早。

在一個花好月圓的傍晚,大家圍坐在一起,清茶一杯,袁文才夫婦又燒了幾個菜,以水當酒,敬天敬地,共祝革命的成功。簡單的婚禮,孕育著革命必勝的哲理。

這本《賀氏三姐妹》把毛澤東和賀子珍的婚禮寫成是在毛澤東得知楊開慧英勇就義之後舉行的。這完全違背了起碼的事實:毛澤東與賀子珍結婚是在1928年春夏之間,當時楊開慧帶著長子毛岸英正被軍閥何鍵關押在長沙獄中。楊開慧是在1930年11月14日被軍閥何鍵槍決於長沙,年僅二十九歲。

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所編《毛澤東年譜》寫道:

1928年6月下旬,毛澤東與賀子珍在塘邊一起工作的日子裏,結為革命伴侶。

同書第325頁寫道:

1930年11月14日,揚開慧在長沙瀏陽門外識字嶺英勇就義。

與毛澤東結婚後,賀子珍擔任井岡山前敵委員會秘書,在書記毛澤東身邊工作。

在毛澤東和賀子珍結婚之前,1928年春,朱德和二十五歲的伍若蘭在湘南結婚。伍若蘭是湖南末陽縣城南金蘭村人,曾就讀於衡陽的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師範學校。1924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任末陽縣婦聯會主席。她參加湘南起義,跟朱德相識、相愛,結合在一起。1928年4月底,她跟朱德部隊一起來到井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