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寫長信批評了林彪(3 / 3)

中國是全國都布滿了幹柴,很快就會燃成烈火。“星火燎原”的話,正是時局發展的適當的描寫。

最後,毛澤東以充滿詩意的筆觸,如此熱烈歡呼道:

但我所說的中國革命高潮快要到來,決不是如有些人所謂“有到來之可能”那樣完全沒有行動意義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種空的東西。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杆尖頭了的一隻航船,它是立於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於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

毛澤東此信,寫得這般瀟灑,表明他複出後充滿著必勝的信心。

信的結束語,也是後來被刪除的。原文是:

我所不讚成你的是指你缺乏建立政權的深刻的觀念,因之對於爭取群眾促進革命高潮的任務,就必然不能如你心頭所想的圓滿地達到,我這封信所要說的主要的就在於這一點。

古田鎮賴家坊“協成店”小屋的油燈,徹夜通亮。毛澤東一氣嗬成地寫成了給林彪的這封長信。他加上了《時局估量和紅軍行動問題》,交付油印,發至各大隊黨支部。

後來,此信以《毛澤東同誌寫給林彪同誌的信》為題,收入1941年出版的《六大以來》。1947年出版的《毛澤東選集》,也全文收入此信。

1948年2月28日,林彪致函中共中央宣傳部,要求印行《毛澤東選集》時,此文不要公開他的名字,稱這樣可以“不在群眾中引起誤會”,避免國外“種種無益的推測”。

此時,林彪已是東北野戰軍司令員、中共中央東北局書記。

毛澤東同意了林彪的請求,將此信改題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同時刪去了信的開頭幾段和末段中直接涉及林彪的文字。

這樣,由中共中央毛澤東選集出版委員會編定的《毛澤東選集》第1卷在1952年印行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的題注沒有提及林彪:“這是毛澤東同誌的一篇通信,是為批判當時黨內的一種悲觀思想而寫的。”

“文革”中,林彪成了中共中央副主席,仍耿耿於懷於這筆舊賬。1969年9月,林彪授意他人代表,寫了《西江月·重上井岡山》一詞:

繁茂三灣竹樹,

蒼茫五哨雲煙。

井岡搏鬥憶當年,

喚起人間巨變。

紅日光彌宇宙,

戰旗湧作重洋。

工農億萬誌昂揚,

誓把敵頑埋葬。

四十年前舊地,

萬千往事縈懷。

英雄烈士啟蒿菜,

生死艱難度外。

誌壯堅信馬列,

豈疑星火燎原。

輝煌勝利盡開顏,

鬥誌不容稍減。

內中的“豈疑星火燎原”一句,顯然是想把那筆舊賬勾銷,據雲,擬稿者最初寫作“何疑星火燎原”,林彪改為“豈疑星火燎原”。

如此反反複複,曆史雲遮霧障。直至1991年《毛澤東選集》第二版問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的題注才如實寫上這是毛澤東寫給林彪的一封信。

Tip:书名会因各种原因进行更名,使用“作者名”搜索更容易找到想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