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育英
16日9時
據考證,這“16日”應為1935年12月16日。從電報中可以看出,林育英是以“共產國際派我來解決一、四方麵軍的問題”出麵的,而且他“帶有密碼”,可以在陝北與共產國際直接通電報。密電碼是劉長勝帶回來的,他稍晚於林育英從莫斯科到達陝北,從此陝北與莫斯科有了電報聯係。
這樣,張國燾也就致電林育英,稱“黨中央表示一切服從共產國際的指示”。雖然張國燾仍堅持他那個“中央”是“黨中央”,但已願“一切服從共產國際的指示”。
經過電報一次次切磋,林育英告訴張國燾:“共產國際完全同意於中國黨中央(指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中央——引者注)的政治路線”,“兄處可即成立西南局直屬代表團(指共產國際代表團——引者注)”。
這麼一來,張國燾不得不取消他那個“中央”。如他在回憶錄中所寫:
他們(指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中央——引者注)既與共產國際聯絡上了。我們也就不必舊事重提,斤斤於誰是誰非,大家團結要緊。
這樣,中共避免了大分裂,紅軍避免了大分裂。
1936年6月,賀龍、任弼時所率紅二、六軍團改編為紅二方麵軍,與張國燾的紅四方麵軍會師於西康甘孜。接著,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麵軍到達甘肅會寧,與前來接應的紅一方麵軍會師——紅軍的三大主力終於大會師,變成一支統一的軍隊。
1936年12月2日,張國燾終於率紅四方麵軍來到陝北保安。張國燾在《我的回憶》中寫道:
保安的紅軍學校校長林彪率領學生隊伍到郊外歡迎我們,毛澤東等中共中央要人也和在懋功初會時一樣,站在學生們行列的前麵迎候。在一個預先布置好的講台上,我們都發表演說,互致祝賀。我的演詞是強調時外抗日對內團結。那時我們所談論的,不是那些過去了的事,而是策劃未來。
會師之後,12月7日,中革軍委調整、擴大為二十三人,成為紅軍最高指揮部,毛澤東任主席,周恩來、張國燾為副主席。又任命朱德為紅軍總司令,張國燾為紅軍總政治委員。
1937年3月27日至30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張國燾作了檢查,承認自己“是路線的錯誤,是退卻逃跑的錯誤,是反黨反中央的錯誤”。會議作出了《關於張國燾同誌錯誤的決定》。這樣,毛澤東完全戰勝了張國燾。張國燾的錯誤被定為“右傾分裂主義”。
此後,張國燾擔任陝甘寧邊區政府副主席。他雖口口聲聲承認錯誤,但實際上卻耿耿於懷。終於,在1938年4月4日,他乘去祭黃陵之際,投奔國民黨。他隨身隻帶警衛員張海一人。當張海發覺張國燾反叛中共時,不願跟他走。張國燾後來成為國民黨的特務,晚景淒涼,1979年12月3日凍死於加拿大多倫多城養老院醫院。
林育英則於1942年3月6日病故幹延安,毛澤東、朱德親自為他執紼。毛澤東親筆為他的墓碑寫了“張浩同誌之墓”六個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