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文學史上著名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在年輕的時候,除了寫作小說,還要承擔全家繁重的家務勞動,例如烤麵包、做菜、洗衣服等。她在廚房勞動的時候,每次都隨身攜帶鉛筆和紙張,一有空隙,就立刻把腦子裏湧現出來的思想寫下去,然後再繼續做飯。
著名美國作家傑克·倫敦的房間,有一種獨一無二的裝飾品,那就是窗簾上、衣架上、櫃櫥上、床頭上、鏡子上、牆上……到處貼滿了各色各樣的小紙條。傑克·倫敦非常偏愛這些紙條,幾乎和它們形影不離。這些小紙條上麵寫滿各種各樣的文字:有美妙的詞彙,有生動的比喻,有五花八門的資料。傑克·倫敦從來都不願讓時間白白地從他眼皮底下溜過去。睡覺前,他默念著貼在床頭的小紙條;第二天早晨一覺醒來,他一邊穿衣,一邊讀著牆上的小紙條;刮臉時,鏡子上的小紙條為他提供了方便;在踱步、休息時,他可以到處找到啟動創作靈感的語彙和資料。不僅在家裏是這樣,外出的時候,傑克·倫敦也不輕易放過閑暇的一分一秒。出門時,他早已把小紙條裝在衣袋裏,隨時都可以掏出來看一看,想一想。
若論工作量,很少有人能超過英文《新約聖經》的翻譯者詹姆斯·莫法特。據他的一位朋友說,莫氏的書房裏有三張桌子,一張擺著他正在翻譯的《聖經》譯稿;一張擺的是他的一篇論文的原稿;在第三張桌子上,是他正在寫的一篇偵探小說。
莫法特的休息方法就是從一張書桌搬到另一張書桌,繼續工作。
疲勞常常隻是厭倦的結果,要消除這種疲勞,停止工作是不行的,必須變換工作。一個人要是能做一種以上的事,他會活得更有勁。即使這件工作無關緊要,隻要他喜歡便行。真正的休息需要不斷和能力的來源保持接觸。就像汽車的電瓶用完了,光是把電瓶拿出來是不夠的,一定要把它拿去充電,得到新的能源,才能夠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