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上下集資 重修圓明園(2 / 3)

同治皇帝早料到他的五皇叔會來這麼一手,於是,微笑著說:“多少也是愛卿的心意。”六額駙景壽一見皇上如此態度,便怯怯地說:“臣捐五千兩白銀。”其他大臣不能保持沉默了,也紛紛報數。內務府的寶鋆負責登記捐款數目,一個上午,共捐款白銀二十三萬兩,還差十幾萬兩。

堂堂的大清天子居然也報:“朕捐五萬兩!”

寶鋆一聽,傻了,心裏直叫苦:“皇上呀皇上,您哪兒來的銀子呀?您脫口而出五萬兩,還不是內務府替您籌措。唉,皇上,您真會給我寶鋆出難題!”

既然皇上都捐了銀子,兩宮太後及皇後豈能裝聾作啞?於是,東太後捐資五千兩,西太後捐資五千兩,皇後阿魯特氏捐資三千兩,其他太妃、皇妃、嬪等人共捐資一萬兩。

內務府大臣共同商量決定節儉後宮開支,再擠出白銀十萬兩。

這樣一來,僅十天的工夫,四十五萬兩白銀便籌措起來了。

同治十三年正月十九日,重建圓明園的浩大工程正式破土動工。

這一天,慈禧西太後與同治皇帝親臨圓明園視察工地。

看著雜草叢生,荒蕪雜亂的圓明園,西太後感慨萬千,她對兒子同治皇帝說:“這兒就是萬春園,昔日這兒殿宇豪華、庭院幽雅,你阿瑪最愛坐在這兒觀賞鯉魚。那時候,皇上總愛牽著你阿瑪的手,讓張文亮捉幾條紅鯉魚上來。”

從西太後的表情上看,她的確很懷念當年的美好時光。她一提起先帝,同治皇帝更有些感動。那時候,他五歲左右,許多往事仿佛還記得。同治皇帝溫和地對母親說:

“額娘,您往日住在長春園,為何如今想移居萬春園?”

西太後的雙眼有些濕潤了,她低聲道:“物是人非事事休!唉,住在長春園難免勾起對往事的回憶,還是移居萬春園吧。”

“隻要額娘高興,願意修建哪兒就修建哪兒。”

“皇上,額娘心裏好感動。皇上如此孝敬額娘,一定也會愛民如子,做一個好皇帝的。”

同治皇帝得到西太後的讚賞,他也有些飄飄然了。他為了進一步討西太後歡心,便脫口而出:“雖然建園子資金有些不足,但總會有辦法的,隻要額娘喜歡,額娘想怎麼建,就怎麼建。”

西太後欣慰地笑了,說:“前些日子,額娘閑暇之際,找到了原來三園的圖樣,又讓一些老太妃幫助回憶了一下。皇上,你看,額娘親手繪了一些庭院圖樣,不知皇上喜歡嗎?”

同治皇帝奉承道:“隻要額娘滿意就好。”

為了盡快安頓好西太後,同治皇帝一心撲在工程上了。他的舉動不能不引起朝臣的擔憂,每日都有許多折子等著皇上去批閱,而同治皇帝對建園以外的折子一律不感興趣,這怎叫大臣們安心!

醇親王奕譞聯合禦前大臣伯彥訥謨祜及皇族重臣景壽等人,聯名上奏朝廷,規勸皇上應以江山社稷為重,不要被狹隘的個人利益所累。

可是,年輕的天子置之一笑。

同治皇帝陷進去了,他不能自拔。而西太後卻沾沾自喜,兒子如此孝敬她,她焉能不高興!

正在西太後母子倆為修建圓明園而高興時,突然暴露了一樁醜案,使得陶醉其中的同治皇帝瞠目結舌,他有些震驚了。折子上奏:“廣東奸商李光昭,賄托內務府大臣貴寶、文錫,勾結太監,聲稱從四川采運木材至京,隻五萬兩白銀,卻謊報十萬兩白銀……”

同治皇帝為工程中官員大撈油水而大發雷霆。親政一年多以來,他深深地體會到西太後的那句話:“大清的龍椅不好坐!”可是,再不好坐,他也不會把龍椅讓給別人坐。一個人在迷惑的時候,最容易想起值得他信賴的人,於是,同治皇帝到了鍾粹宮。正巧,西太後也在鍾粹宮東太後這裏。兩位皇太後正在閑聊兒,忽見皇上滿麵愁雲,匆匆而至。不用問,同治皇帝一定遇到了什麼不順心的事兒。一見兩位皇太後,同治皇帝便向她們問安:“皇額娘吉祥!額娘吉祥!”“皇上,天這麼熱,有什麼事兒讓奴才傳個話過來就行了。瞧,皇上額上都是汗珠。”東太後心疼地說。西太後看見兒子龍顏不悅,也心疼地說:“你皇額娘說得是,大熱的天,一絲風兒也沒有,有什麼大事兒還讓皇上親自來。皇上,快坐下來喝口水。珠兒,快過來給皇上擦擦汗,再端些冰茶來。”同治皇帝坐在兩宮太後身邊,邊喝著冰茶邊憤憤地罵“那些狗奴才,氣死朕了。”西太後急切地問:“發生了什麼事情?”同治皇帝接過宮女珠兒遞上的帕子,自己動手擦了一下額上的汗珠,又喘了一口氣,說:“今日四川總督吳棠上奏說,廣東奸商李光昭趁修園子之機騙取巨款,以洋木充楠木與梓木,實在令人生氣。”西太後不解地問:“修園子的木材不全是從湖南、四川……廣西、廣東、浙江等省運來的嗎?怎麼又成了洋木呢?”“朕原來也以為木材是南方幾省運來的。可是,吳棠上奏說,他已查實,李光昭謊稱從各省購得楠木、梓木,價值十萬兩白銀。三個月前,朕念他報效朝廷,便給了他候補知府之銜。但是,他在四川、湖南等地並沒有購得木材,而是從香港購得洋木以塞責。”西太後有些驚訝:“原來還有這等事情!”同治皇帝繼續講述:“額娘,還有更氣人的事哩:李光昭從內務處領了十萬白銀,可是,他並沒有給香港商人,其實洋木也隻值四萬兩銀子。他把十萬白銀私吞了,現在洋商跟著要錢,李光昭便拖延再三,激怒了洋商,洋商控告,一時間糾纏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