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奕譞隱退 輔導小皇帝(2 / 3)

散朝後,大臣寶鋆悄悄地對文祥說:“皇上今天說的‘完了’‘畢了’,多不吉利呀,難道大清朝真的要……”

他不敢說出口,文祥撚著銀須,感慨萬分:“老臣記得一句話——女人當家,牆倒屋塌。”

寶鋆一擠眼,說:“這可不是一般的女人,她是王母娘娘下凡,西王母——西太後,嗯,是仙人下凡。”

文祥搖了搖頭,他的話隻有自己能聽見:“鹹豐爺呀,你忘了祖訓‘滅建州者葉赫’嗎?難道這句話真的要應驗了?”

醇親王如願以償,他退出了紛爭的漩渦,隻擔當一些無關緊要的閑職。可是,大清的皇上才四歲,總要有人輔政吧,更多的人憑著一顆忠心繼續效忠兩宮太後。他們堅信小皇上會長大的,等他長大以後,西太後勢必要歸政,到那時,大清的天下仍然是愛新覺羅的天下。

經過醇親王退隱風波,西太後越來越感覺到勢單力薄。東太後與她越來越不投機,自從同治皇帝殯天後,幾乎沒見到過鈕祜祿氏的笑臉,女對於剛抱進宮的小皇上載湉,遠遠比不上對待載淳那麼好。除此之外,西太後還感到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壓抑著她,那就是每日上殿時看到的那一張張臉,她從人們的神情上可以斷言他們並不真心擁護她。

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一旦失去了眾臣的擁戴,她將失去一切。

不過,令她欣慰的是軍機處的幾位軍機大臣頗順心。也許他們心裏對兩宮太後再度垂簾聽政也有些不滿,但至少表麵上是堅決擁戴兩宮太後的。目前,西太後不想深究,她必須維係暫時穩定的局麵,以開辟光緒初年的新天地。雖然立載湉為嗣皇帝,無形中又一次打擊了恭親王的氣焰,但恭親王奕並沒有表現出憤懣與不滿,相反的,他更加賣力效忠新帝,這一點,讓西太後很感動。感動之餘,她決定繼續讓奕擔任首席軍機大臣。一向聰明的奕為什麼要表現出忠心耿耿的樣子呢?當然,他自有目的!軍機處是大清朝的重要政權機構,幾乎一切大事都要先經軍機處討論、裁決,其權力僅在皇帝之下。奕早在二十四年前就認命了:他隻能當親王,而不能當皇上。當親王也要當一等親王,一人之下、眾人之上,那種人生境界也很美。所以,奕隻求這個“一等親王”,他多年來表現出對西太後的最大容忍,其主要目的也是讓西太後把軍機處放心地交給他。經過這些年來的苦心經營,軍機處幾乎成了奕的“私人辦公室”,軍機處成員全是他的心腹。這樣一來,有些事情不需要西太後親自裁決的,便由奕及其密友處理,他們從中既滿足了權欲,又得到了物質上的實惠。

光緒元年,軍機處由五人組成,他們是奕、文祥、寶鋆、沈桂芬、李鴻藻。

這幾個人中,猶以奕、文祥、寶鋆關係最密切。文祥與奕的嶽父桂良是密友,在奕麵前,文祥應該算做前輩。而且,文祥又是道光、鹹豐、同治三朝老臣,他的資曆比所有的人都深,所以,奕一向尊重這位老臣,而文祥深知自己不是皇族,不管資曆多麼深,都不應該以此為資本而輕視恭親王。文祥對恭親王是畢恭畢敬,不敢有半點造次。常言道:“薑還是老的辣。”文祥經過的風雨多,遇事冷靜,沉著,而恭親王少時在皇宮長大,身上多多少少帶有皇子的那種霸道,他遇事有些沉不住氣。有幾次,大殿之上,恭親王按捺不住性子而頂撞西太後時,總是老臣文祥出麵從中調解。所以,恭親王對文祥存有感激之情。

對於寶鋆,恭親王則把他看成至交,他們之間的友情篤厚,以至於常常拿對方開玩笑。

除以上三個人之外,另外兩個人都是恭親王一手栽培起來的。

沈桂芬,道光二十七年進士,後改翰林院庶吉士,同治三年任山西巡撫,政績顯著,同治七年任軍機處行走,為戶部左侍郎,同治九年,升兵部尚書。

沈桂芬這個人才華橫溢、個性很強,也算是一個難得的人才,他的思想比較激進,能迅速接受新生事物,他為軍機處送來了一股清風,這一點頗得奕的賞識。奕是親王,又是首席軍機大臣,沈桂芬對恭親王當然也是畢恭畢敬了。

李鴻藻因教導同治皇帝嘔心瀝血,深得兩宮太後的垂青。李鴻藻的知識博大精深,可稱當朝一大儒。但是他的思想有些保守,凡事皆循規蹈矩,這一點,與激進人物沈桂芬格格不入,以至於沈桂芬與李鴻藻常常發生摩擦,兩人的關係很有些緊張。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們對恭親王奕的尊重與擁護。恭親王一手拖起沈桂芬,一手拉住李鴻藻,讓他們從共同利益出發,為恭親王的“軍機處”出謀劃策,讓蠻橫的西太後幾乎挑不出什麼毛病來。

卻說載湉進宮當皇帝,起初,他很不習慣。以前在王府時,每天晚上都是躺在母親溫暖的懷裏入睡,一覺醒來也總能見到額娘那親切的笑臉。可是,一入官,雖然“親爸爸”的眉目與臉形很像自己的母親,但“親爸爸”總是一臉的嚴肅,她幾乎不露笑臉。

時間久了,載湉開始習慣宮中生活,幼小的他漸漸淡忘了王府,甚至有時連母親的樣子也記不起來。載湉進宮近一年了,他一共隻見過母親三次,第一次是剛進宮才幾天後,那一次他睡眼蒙嚨,沒看清母親的臉。第二次是載湉過四周歲萬壽節時,母親進宮用了一次午膳,午膳後,她即離去。第三次是“親爸爸”四十一歲壽誕,宮中又熱熱鬧鬧慶賀了幾天,那時七福晉懷中抱個嬰兒,她讓嬰兒給小載湉行大禮,幾個月大的嬰兒很愛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