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秦城監獄(2 / 2)

剛入秦城監獄的時候,陳伯達被關在條件很差的牢房裏,連床都沒有。他想一死了之:記憶初進獄時,睡在地上草墊子上,看守的同誌在門外很難察覺我在做什麼。我在鋪蓋的掩護下,暗中的做法是想自殺了事的……忽然,連他自己都未曾想到,他的監獄生活大為改善。他在秦城監獄過的日子,竟比家裏還舒服。有專門的炊事員為他掌勺,還不時前來征求他對夥食的意見!在秦城監獄裏,像他這樣的待遇,是頗為罕見的。

誠如他所回憶的那樣:過了幾天,或許我在監獄門口說的那句話已往上報告,於是把我轉移到一個三樓上(整個三樓隻關閉我一個),睡床了。生活特別優待,每天都有大夫來看,吃得很好,甚至比在家裏吃得要好。我的性命能到今天,經常感謝秦城管理的同誌。當然,他們是執行黨的意見的,我非常感謝黨,感謝毛主席和周恩來同誌。

我想:隻要還活著,問題是可以說清楚的。因此,心情慢慢地平下來,斷了自殺的念頭。

我是很感念、永遠感念毛主席的。就個人關係來說,在30年中,他給我重大的教育,使我能夠稍微知道中國革命的某些道理。毛主席幫助給了我研究中國問題的一些條件。雖然我極淺薄,常犯錯誤,即使看過一點材料,寫過一點東西,也毛病百出,經不起嚴格審查,這隻能說明我的無能。我真正感到求知之難。學生不成器,是不能怪先生的。

我承認毛主席是一位偉大的天才人物。他在中國曆史上的貢獻是前無古人的。當然,曆史上任何天才人物,即使是無產階級的偉大人物,也不可能不會有某些缺點或錯誤。略讀一下馬克思、恩格斯的書信,似乎可以使人略知這類問題的一二……由於毛澤東的關照,陳伯達在那高牆四圍、哨卡林立的秦城獄中,居然過著頗為優裕的生活。這時,批林批陳運動,正以排山倒海之勢席卷全中國。陳伯達在獄中,每天細細地讀著報紙。

陳伯達的“特殊囚犯”生活,持續到毛澤東去世。

此後,他的鐵窗待遇與黃永勝、吳法憲、李作鵬、邱會作大致相同。1978年,他因病被送入公安部下屬的北京複興醫院診療。由公安人員看守。在1979年12月,在石家莊工作的他的兒子陳曉農獲準前來探監。這是他和兒子陳曉農9年多以來第一次見麵,使陳伯達興奮不已,也使陳曉農感觸萬分。在此之前,陳曉農不僅不知父親在哪裏,甚至連父親是否尚在人世都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