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兵敗廬山(2 / 3)

就在周恩來講畢之後,林彪突然在大會上講話,一講就講了一大篇,完全出人意料。

大抵是把“出奇製勝”之類軍事韜略搬到政治舞台的緣故,林彪的長篇講話顯然是經過精心準備、思索的。那天上午,他就和葉群仔細研究了一番。

林彪在講了一番堂而皇之的開場白之後,像往常一樣,擺出“親密的戰友”、“最好的學生”的姿態,頌揚毛澤東,頌揚“毛澤東思想是全國一切工作的指導方針”。

說著,說著,漸入“正題”。

林彪說:“我們說毛主席是天才,我還是堅持這個觀點。毛主席的天才,他的學問,他的實際經驗,不斷地發展出新的東西來。”林彪鼓吹了一番天才論之後,很含蓄地談及了國家主席問題。有礙於昨天毛澤東已當麵否決了設國家主席,林彪不便於正麵衝鋒,來了個“迂回進攻”。他說:“這次我研究了這個憲法,表現出這樣的一個情況的特點,一個是毛主席的偉大領袖、國家元首、最高統治的這種地位,毛澤東思想作為全國人民的指導思想,這一點非常重要,非常重要,是憲法的靈魂。”林彪所說的“國家元首”,也就是“國家主席”的另一種提法罷了。他的這段話,婉轉地重申了設國家主席的主張。

林彪的這一席話,向毛澤東公開挑戰。用“文革”的慣用語言來說,叫做打著“紅旗”反紅旗。林彪的講話,打的是頌揚毛澤東的旗號,骨子裏卻在那裏反毛澤東。毛、林從“親密戰友”到反目成仇,雖然有一個發展、漸進的過程,而林彪的這一突然襲擊式的講話,卻是一個轉折點。

就在陳伯達發言的同時,按照林彪的統一部署,林彪集團的成員們在各個小組裏也紛紛發言,傾巢出動。

比起幾員武將來,陳伯達終究是“宣傳老手”。他迅速地改定自己的發言記錄稿,作為華北組的二號簡報付印。

24日這一天,是陳伯達最為忙碌、興奮的一天。

24日的黎明,悄然來臨,林彪的“將”和“相”們雖然忙了一夜,卻早早起床了,他們處於亢奮之中。“副統帥”昨日一馬當先,今日他們便要上陣廝殺了。

一早,葉群便把林彪的意思,轉告“將”和“相”。她說:“今天下午要分組討論,你們要在各組發言。如果你們不發言,林副主席的講話就沒有根據了。”葉群談了以下“注意事項”:一、要表態擁護林副主席講話,堅持天才觀點;二、要堅持設國家主席。但是,因為常委會已作了決定,設國家主席的問題暫時不要提了,以免被動;三、林副主席在講話中沒有點名,你們在發言中也不要點名;四、集中火力攻“陸定一式人物”,不要講康生反對“四個偉大”的提法,打擊麵寬了,主席那裏通不過,雖然張春橋的後台就是江青,但在發言中半個字也不能涉及江青,否則就要碰壁,問題暴露了,什麼也搞不成。

五、你們在發言時,要用眼淚表示自己的感情。

“導演”如此詳細規定了“演員”們的台詞以至表情,到了下午分組討論的時候,“演員”們一齊動作起來了。那份連夜趕印的論“天才”的語錄,出現在各小組會會場。

陳伯達回憶說:“我是屬於華北小組的,在會上,我發言除了會上記錄外,我也預先簡單寫幾句,內容已不完全記得,但天才問題是說了的……”陳伯達當時是跳得最高的一個。他先是以“理論家”的架勢,談論了一通毛澤東對於中國革命和馬列主義的貢獻,毛澤東思想是如何光輝,然後話鋒一轉,指向了張春橋:但是,竟然有個別的人把毛澤東同誌天才地、創造性地、全麵地繼承、捍衛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句話說成“是一種諷刺”。

多麼猖狂呀,有的反革命分子聽說毛主席不當國家主席,手舞足蹈,非常高興,像跳舞一樣高興。

就在陳伯達發言的同時,按照林彪的統一部署,林彪集團的成員們在各個小組裏也紛紛發言,傾巢出動。

葉群在中南組,用很氣憤的神情說:“林彪同誌在很多會議上都講了毛主席是最偉大的天才,說毛主席比馬克思、列寧知道的多、懂得的多,難道這些都要收回嗎?堅決不收回,刀擱在脖子上也不收回!”吳法憲這位空軍司令,在西南組以猛烈的炮火攻擊張春橋:“這次討論修改憲法中有人對毛主席天才地、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列主義的說法,說是個諷刺。我聽了氣得發抖。如果這樣,就是推翻八屆十一中全會,是推翻林副主席的《再版前言》……要警惕和防止有人利用毛主席的偉大謙虛來貶低偉大的毛澤東思想。”李作鵬在中南組,提出一係列的“有人”、“有人”,暗指張春橋:“本來林副主席一貫宣傳毛澤東思想是有偉大功績的,黨章也肯定了的,可是有人在憲法上反對林副主席。所以黨內有股風,是什麼風?是反馬列主義的風,是反毛主席的風,是反林副主席的風,這股風不能往下吹,有的想往下吹,有人連‘中國人民解放軍是毛主席親自締造和領導的,林副主席直接指揮的’他都反對,說不符合曆史。”邱會作在西北組,同樣來了個“不點名的點名”:“對毛主席思想態度問題,林副主席說‘毛主席是天才,思想是全麵繼承、捍衛……’這次說仍然堅持這樣觀點,為什麼在文化革命勝利、(九屆)二中全會上還講這問題,一定有人反對這種說法,有人說天才、創造性發展……是一種諷刺,就是把矛頭指向毛主席、林副主席。”由於“副統帥”事先統一過口徑,所以“相”和“將”們步調是那麼的整齊,全線出擊。

不過,比起幾員武將來,陳伯達終究是“宣傳老手”。他迅速地改定自己的發言記錄稿,作為華北組的二號簡報付印(總號為六號)。這樣他在華北組上的一席話,化為鉛字,馬上會使所有出席會議的中共中央委員看到。這期簡報由華北組組長李雪峰在24日晚10時多簽發付印,25日晨向與會者分發。

24日晚,陳伯達還幹了一件重要的事:林彪23日下午在開幕式上的講話,已由工作人員根據錄音整理出來。

林彪的講話記錄稿共24頁,上萬字,陳伯達作了精心修改。陳伯達把林彪原話中“因為他那個中央不同”之類太刺眼的詞句刪去了,把“最高的一聲號令”改為“上層一些同誌的一聲號令”等等。

24日這一天,是陳伯達最為忙碌、興奮的一天。

“文革”把毛澤東推擁到至高無上的地位,他的“最高指示”意味著“終審判決”。

毛澤東嚴肅地作出三項指示。

毛澤東的話,使陳伯達丟魂喪膽,使林彪極為難堪。

又一個黎明到來了。

25日清早,散發著油墨氣味的華北組二號簡報在廬山上分發,廬山震動了!

簡報稱讚林彪在開幕式上的講話“非常重要,非常好,語重心長”,代表了全黨的心願,代表了全軍的心願,代表了全國人民的心願。

簡報強烈要求:毛澤東同誌當國家主席,林彪同誌當國家副主席(注:這是用特殊的語言和方式堅持設國家主席)。

簡報對陳伯達在講話中提到的所謂“妄圖否認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是當代最偉大的天才”的人,表示最大、最強烈的憤慨;表示對這種人,應該“揪出來”,“應該鬥倒鬥臭,應該千刀萬剮”!

這份簡報,一下子使廬山的政治氣溫驟然上升。

林彪聽了秘書念簡報,笑了。林彪說:“聽了那麼多簡報,數這份有分量,講到了實質問題。比較起來,陳伯達講得更好些。”吳法憲一看簡報,後悔讓陳伯達搶了頭功。他急令西南組也出簡報,吳法憲在自己的發言記錄裏補加了許多“尖端性”的詞語,諸如“篡黨奪權的野心家、陰謀家”、“定時炸彈”、“罪該萬死”、“全國共討之,全黨共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