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喜,“太好了。老主任,梁處長,你們今天辛苦了啊。”不過隨即我就開始擔憂起來,“這次的會議得花多少錢啊?”

老主任說:“這個你不用擔心啊。我們盡快提供給陳主任我們需要學校的名單,我想也就二十來個吧?到時候每個人預算一萬塊錢的開支,加上每人一萬塊的禮品,也就五、六十萬的事情。”

我說:“問題是北大清華這邊開了那樣的頭,其它學校也要那樣做的話就麻煩了。我們的經費怎麼夠?”

老主任笑道:“全國有幾所北大、清華?其它學校也是要給錢的,不過不用那麼高。反正省政府給我們一年的經費是一千萬,我們節約著花肯定夠了。”

其實我心裏真正的顧慮並不在於此,不過我想到老主任的性格,於是也就沒有說出口來。

一切都等事情辦完後再說吧。我在心裏想道。

是的,我心裏到了此刻反而覺得不安穩起來,因為我忽然發現省政府給我們的那一千萬並不是什麼大數目,這麼多學校那樣一撒下去的話根本就不夠開支。所以我很是擔心今後可能會因為經費的不足,或者是上邊領導提出用那些計劃外名額賣錢的主張。

這倒也罷了,而我更擔心的是會因此而出現有人在其中發私財的情況。要知道,那樣一些計劃外的指標完全就掌握在我們省招辦的手上,到時候有人賄賂了我們省招辦的某個人,要求給一個指標給他的孩子,這樣的情況極有可能會發生。

在我們國家現行的狀況下,這樣的情況如果不發生的話反倒還奇怪了。而這裏麵問題的關鍵是,我個人根本就無法能夠控製這樣的情況不發生,因為我根本就不可能去核查每一個計劃外招生指標究竟落到了哪位考生的頭上,更不可能去了解清楚他是如何得到這個指標的。招生工作本來就有其靈活性,這裏麵的背後交易誰能夠了解得那麼明白?

現在,我發現自己似乎就已經掌控不住局麵了。那麼多的學校,忽然在今年增加那麼多的指標,我們的經費充分的不足,這些事情就已經讓我開始感到頭痛了。

我想了想,覺得如今最好的方式是采取穩妥的辦法為好,我說:“老主任,先來十個名校吧。多了的話也不一定是什麼好事情。”

老主任說:“這次的事情好不容易才辦下來,為什麼不一步到位呢?要知道,這可是你的政績啊。”

是的,如果單純從政績上講,我確實應該一步到位,不然的話我花費那麼多精力來做這事幹嘛?所以,我頓時就再一次地猶豫了。

梁處長問我道:“馮主任,您是不是有什麼顧慮?”

我苦笑著說:“錢啊,一切都是錢的問題。把那麼多學校拉過來,到時候支付不了那麼多的經費怎麼辦?這就好像修房子,把磚頭壘上去容易,但是一旦垮塌的話就是一大片啊。那樣的話今後我們很可能會前功盡棄的。”

老主任點頭道:“是啊。這確實是一個問題。這樣,我現在就去核算一下,看究竟多少個學校合適,但是必須把全國最有影響力的高校納入進來。”

梁處長說:“我倒是覺得這件事情很好辦,到時候收取占用擴招計劃考生的成本費用就可以了。或者收取一半。就像我們現在的點招一樣。”

老主任即刻地道:“不可以!這樣的話我們幹這件事情還有什麼意義?”

我心裏卻在想:看來我的擔憂是有道理的,這件事情如果沒有人這樣想的話反倒不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