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婉轉和曖昧又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比如,當我們不能參加朋友的相約,一般不會直接說‘不去。我沒空。’這是很失麵子的。隻要一句:‘恰好......’。下麵的話,都不必再說了,對方完全明白了你的意思。可以說,我們日本人並不直率,暗示、委婉才是日本文化中的主要特點。
此外,刀是日本男性的專享凶器,古代日本也隻有武士才能佩長刀,一般平民是無權使用的。刀和男性生殖器的崇拜,都是男性的標誌。我們日本民族精神中崇尚刀與日本文化中對男性生殖器的崇拜,日本崇尚武士精神,崇尚刀,崇拜男性,實際上是一脈相承的。都是作為力量的象征。征服者的象征。從性崇拜到武士精神,這才是我國文化的核心部分。
而反觀作為日本文化的源頭,中國文化中這方麵的弱化,是非常明顯的。春秋戰國時期,你們中國同樣崇尚士、俠客、男性崇尚性自由開放,到秦漢時期性仍然開放,但隨著中國專製統治階級的獨尊儒術,中國文化中的俠客、士、自由放縱的性、在秦漢以後已經逐步地消失在曆史的幕後。
在精神閹割的民族曆史中,成了專製統治的溫床。以漢文化為主流的中國文化中已經逐步地失去了原始的剽悍與本能。我們民族中的野性與張揚,已經消失殆盡。能歌善舞,情歌綿綿,喜愛刀槍棍棒,隻能到少數民族中去尋覓了。
從表麵上看,很多人認為我們日本人好色,實際上反映了我們國家曆代崇尚武力、崇尚男性、崇尚忠誠的刀俠,也就是武士的精神,曆史造就了日本文化中強悍與剽悍的男性所特有的民族征服精神。
而在抑製原始衝動,與實行嚴格的刀具管理,崇尚八股與讀經,抑製人性的原始性本能與原始崇拜,使漢文化為主體的中華的文化,逐步地失去了強悍剛烈的武力的精神。在古代,重視原始的體能與原始器具的時代,中國儒家文化澆貫下的漢民族主體,實際上從精神到肉體上都已經被專製統治者閹割,而陽萎了。
我們不得不應該看到一個事實,隻有在自由持有槍械的美國,才可能產生世界軍事的強國形象。馮先生,我讚同您的那個看法,我們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也應該相互尊重對方的文化。但是,很多問題我們都應該相互反思。比如,我每年都會去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去那裏替我爺爺曾經在中國犯下的罪行謝罪。所以,我認為尊重與反思應該是並行的,隻有這樣我們才會真正地去正視曆史,正視我們的未來。”
我不得不承認他講的有一定的道理,不過有些話我是不可能在這樣的場合裏麵講出來的。我說道:“前麵我已經講過了,我們這個民族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包容與寬容。上善若水
。幾千年前,老子用手指著浩浩的黃河對子說:汝何不學水之大德歟?孔丘問道:水有何德?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穀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也;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
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田中先生,這個世界已經不再是古時候的蠻荒時代了,人類的文明已經步入到了和平發展為主流的時期,軍事的強大僅僅隻是一時的事情,任何窮兵黷武的國家都不會有好下場,這一點曆史已經完全證明。
而且,我中華屹立於世界幾千年,曾經遭受過無數的戰亂而我們國家依然雄踞於東方,這正好也說明了我中華文明的偉大。田中先生,這說到底還是你我文化背景的不同,所以才會在認識上有所差別。不過我們可以求同存異,比如現在,我們不是正坐在一起相談甚歡,而且都在為了我們共同的目標在努力嗎?”
他卻僅僅隻是笑了笑,“馮先生,我們喝酒,不再談工作上的事情了。”
我知道他的心裏是怎麼想的,畢竟他知道我是官員,在有些問題上不可能和他深入地探討下去。不過我自以為自己的這番說辭還是比較得體的。
他一直沒有告訴我他是如何這麼快速地了解到了我的情況的,而我也沒有去問他。因為我忽然覺得沒有必要去問了。日本人做事很認真,其針對性很強,或許他們早就了解清楚了我們上江市主要領導的情況了,而不是昨天才去了解到的。畢竟我們合作的事情陳書記早已經和對方有過銜接,省商委和發改委方麵也和日方早已經有過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