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兒莫防老,防也防不了(2 / 2)

天地間隻有寂寞。

這些兒女就是我們。你還要怎樣,都湊了那麼多錢給你們出去玩,還有什麼不滿意的?看我在大城市多辛苦,家裏有這麼多事要做,我容易嗎?

這些父母,也就是我們的父母。

父母與子女是世界上最不對等的關係,兩者在時間上尤其不對等了。

從繈褓中開始,父母看著孩子逐漸長大,什麼時候長牙,什麼時候會笑,什麼時候張嘴叫爸爸媽媽,什麼時候第一次學會翻身,什麼時候能坐穩,這些所有的所有,大多數父母都牢記在心,刻骨銘心。

而做兒女的,這些印象生來就缺失。5歲以前的事,誰還能記得清晰?在老天爺給的我們可以共同麵對的時間裏,這個時間落差至少是5年,甚至更長一些。

彼此的走向不對等,孩子走上坡路,父母走下坡路,根本是價值觀和思想意識漸行漸遠的殘酷過程。

在很多次與別人聊天的過程中我發現:僅僅1%的人欣賞自己的父母;5%的人真正理解父母;80%的人愛他們,但是這愛裏有50%源於同情,就是覺得他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為自己付出,很可憐。

這愛不是來自理解和欣賞,本身已經居高臨下,所以很多人會一邊心疼父母,想報恩,一邊在不耐煩地對他們指指點點。但是,這又是普通人無法避免的人生命題,因為人的本能就是討厭衰老和死亡的,大家都更喜歡年輕向上的生命。

壓力不對等,父母把自己的孩子撫養大,壓力剛剛卸掉,而孩子馬上迎來自身的壓力——進社會、就業、結婚生子,完全忙不過來。連照顧自己小家庭的功夫都有限,能分出精力來照顧父母就更不容易了。好像柏楊先生就說過,愛是一代代往下傳遞的,不具有回溯性。

以前,做父母還有個必然的優勢,你的孩子最後也會成為父母,“養兒方知父母恩”,在帶你自己的孩子的過程中,重新走一段你爸爸媽媽曾經走過的人生路。這樣,子女對父母縱然沒有很多實際的照顧,總可以互相理解。

互相體會彼此的處境是重要的,電影《客途秋恨》裏,張曼玉一直痛恨她的日本母親性格冷漠。後來她陪母親回到日本,在這個語言完全不通的國度,她感受到母親當年在中國的感受,最終才原諒了母親。

隨著時代的發展,“丁克一族”越來越多,不婚的人也越來越多,子女重走父母人生路的概率又降低了。

做父母的人,大概也知道自己的處境是被動的,尤其到了這個年代,選擇做父母的人已經越來越明白這個道理。

老本,老朋友,老伴,這成了人們晚年的保障,很多人不會再把孩子算進去了。生孩子成了一種人格的修煉,在養孩子的同時去豐富自己,與他共同成長,這種觀念自然辛苦,但是豁達。

孩子隻是通過你而獲得生命,而不是讓你規劃他的生命。你生孩子,不是因為實際意義上的劃算,連80%都不會有,隻有付出多過收獲——我見過能沾孩子光的人,真的極少極少。你不生孩子,那是你的天賦人權,誰也沒法拿你怎麼辦。

我常常看到別人感慨,現在這個時代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好懷念過去……其實,我蠻喜歡這個時代的。你獨立選擇,你自主付出,你自擔後果,一切的主動權在自己手上!一個經濟分明、責任分明、理性溝通逐漸建立起來了的時代,不是挺好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