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北平方式和平路!握手言和中南海(8)(3 / 3)

16日,國民黨軍又糾集5個師的兵力,卷土重來。

南麵94軍2個師在幾十門榴彈炮支援下,向觀音堂、紀家莊一帶解放軍進攻。92軍1個師在裝甲列車的引導下,沿鐵路及其以北向同埠窪、孟鹹、沙帽園一帶解放軍陣地進攻。每次衝擊前,都要先進行20多分鍾的炮火轟擊,打得解放軍陣地硝煙彌漫,一片火海。緊接著,就是步兵衝鋒,真有點不攻占陣地誓不罷休的架勢。

解放軍堅守部隊沉著應戰,在炮火的支援下,抗擊與反擊相結合,以近戰打退了國民黨軍的多次衝擊。對於裝甲列車,采取把車放進來後集中炸藥包、火箭筒火力打頭的辦法,將列車和步兵分開,分別加以攻擊。

101軍2個師在20多輛坦克、裝甲汽車的掩護下,向水口子、蓮花池、跑馬場、財神廟等解放軍陣地進攻,打算配合92軍、94軍奪回豐台。連續攻擊多次,一度占領了水口子陣地。解放軍堅守部隊浴血抗擊,在各種火力支援下,反坦克小組炸毀坦克,步兵實施陣前反擊,終於奪回了陣地。

北平國民黨軍組織的兩天大反撲,不但沒有奪回豐台,反而損失官兵4000多人,最後被迫撤回城內。

至12月20日,解放軍已對北平形成了包圍之勢。北平的東麵有東北第11縱隊堵截,西南麵有華北第7縱隊布防,在東南的平津鐵路線上由東北第3、第6、第10、第1、第4縱隊構成了4道防線,從而隔斷了平、津兩地國民黨軍的聯係,使北平20萬守軍插翅難飛。與此同時,東北第2、第7、第8、第9、第12縱隊和炮兵縱隊完成了對天津國民黨軍的包圍,割斷了津、塘之間的聯係。

這樣,解放軍百萬大軍已布下天羅地網,使傅作義幾十萬軍隊分別龜縮在張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塘沽等地區內,千裏長蛇陣變成為5個孤立無援的死棋子。

放氣球,傅作義試探和談

戰局的發展大大超出傅作義的預料,使他既感到形勢危急,但又沒有複活長蛇陣的良策,整日心事重重,焦躁不安,經常繞室彷徨,徹夜難眠。

1948年12月12日清晨,一夜都沒能入睡的傅作義,強打精神,拖著沉重的步子,在室內邊沉思邊踱步。他在等聯誼處處長李騰九的到來,準備詢問有關李炳泉的情況。門開了,進來的是勤務兵,給他送來了洗臉水。他洗漱完畢,坐在沙發上,想起了兩天前同李騰九的談話……

在那次談話中,李騰九問傅作義:“今後的大政方針究竟如何?”

傅作義反問:“你說如何?”

李騰九是傅作義在保定軍校時的校友,畢業後一直跟隨傅作義,數十年不離左右,對傅作義的為人處世相當了解。他所主管的聯誼處,名義上是“華北剿總”的一個行政單位,但實際上是一個獨立單位,受傅作義的直接領導。該處的主要任務,是代表傅作義接待貴賓和會見普通客人,並出席北平城內非軍事性重要會議。

李騰九直截了當地說:“麵對如此形勢,隻有和、戰二字,不能再戰,隻有談和。”

傅作義沒表態,接著問:“如何談和?”

李騰九毫不猶豫地說:“我的堂弟李炳泉已以中共地下黨代表的身份銜命來談,希望通過我麵見總司令。他說共產黨歡迎我們派人去談判,還勸我們在解放軍兵臨城下的情況下應以和平解決為最上策。”

停了一會兒,李騰九又說:“今日守北平,與當年守涿州、守太原、守綏西迥然不同,戰無希望,以和為佳。”

傅作義靠在沙發上眯著眼睛聽,麵部沒有表情。當李騰九說到共產黨歡迎派人去談判時,他睜眼看了看李騰九,問:“派誰去為好呢?”

李騰九想了想,說:“《平明日報》社長崔載之比較合適。此人辦事可靠,又是新聞界人士,活動比較方便,不易被軍統、中統注意。”

李騰九見傅作義在認真聽著,神情自若,進一步說道:“不管談的結果如何,至少可以了解一下對方意圖。”傅作義睜開眼說:“這件事還要妥善研究。你可繼續聯係,無論如何要注意李炳泉的安全,必要時可住到你那裏。”

“報告!”門外的一聲呼叫,把傅作義從回想中拉回了現實。聯誼處處長李騰九少將走了進來,向傅作義行軍禮。

傅作義讓座後,便問道:“你堂弟李炳泉最近的情況怎麼樣?”

李騰九馬上意識到總司令已決定派人跟中共言和了,問話的意思無非是想知道中共方麵對和談的最新消息。他回答說:“李炳泉希望能與總司令麵談一次。他早已言明他可以作為中共北平地下黨的正式代表,向總司令說明中共的政策和具體要求。他還表示我方也可以派代表隨同他到解放區去,與中共方麵的有關領導直接洽談。”

傅作義略微點下頭,沒有說話。沉思片刻,他讓隨從人員把王克俊找來,對王說:

“上次咱們商談的那件事,你抓緊準備一下,並加強保密措施。”

緊接著,傅作義轉向李騰九說:“你把李炳泉接到我的辦公室,我直接和他談談。”

李騰九爽快地說了聲“是”,便立即轉身離去。

李炳泉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中共黨員。他受中共晉察冀中央局(後改為華北局)城市工作部學委指派,在北平專門做傅部的工作。他是利用和李騰九係堂兄弟這個關係進入平明日報社的,並受到社長崔載之的器重,當上了報社采訪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