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北平方式和平路!握手言和中南海(8)(2 / 3)

軍令如山倒。到達遵化、玉田、薊縣等地的東北野戰軍主力部隊,不停頓地向平津、津塘路疾進。

12月13日上午,北平西郊的國民黨“華北剿總”司令部指揮室裏,十幾部專線電話鈴聲響個不停,“啊!”“什麼?”之類的驚叫聲連成一片。

李世傑神色慌張地走進傅作義的辦公室,小聲報告說:“總司令,不好了,北平郊區以及天津、塘沽外圍均已發現共軍大部隊,鐵路、公路多處中斷,昌平、沙河、通縣、楊村、廊坊等地失守。”

傅作義霍地站起身,急切地問:“是不是東北共軍主力?”

李世傑點頭,說:“這是各軍報告的情況。”

傅作義接過電話記錄稿看了看,像泄了氣的皮球,立即蔫了下來。但他的變態失色是短暫的,很快又神情自若,開始在屋裏不緊不慢地踱起步來。

良久,他停下腳步,平靜地說:“當初,楊成武部撤圍歸綏後突然出現在張家口外圍地區,大有奪占該城之勢。我研判為華北共軍的一次局部性行動,沒有意識到這是調虎離山之計,所以派了35軍去救援,現在看來,這著棋走錯了。”

“是的。”李世傑沉思著說:這樣一來,我們的察綏軍主力都投向了平張線上,落入了共軍的圈套,這正好掩護東北共軍長驅直入。

傅作義邊踱步邊說:“在研判東北共軍入關的時間上,我也出了錯,真沒有想到他們會不經休整就大舉入關。”

停了片刻,他接著說:“密雲失守,使我誤判為共軍要切斷平張線,直取北平,遂又調35軍迅速返平。可郭景雲沒當一回事,竟然為裝運機械設備而耽誤了半天時間,從而在新保安被圍。”

“接著,我們派104軍、16軍向西接應,不但沒有救出35軍,反而這2個軍遭到重大損失。”李世傑傷感地說道。

“現在,東北共軍主力入關,目標肯定是平津地區。”傅作義說:“我們走也不是,戰也不是,那就與共產黨言和。不過,能戰才能言和,你要隨時準備打!”

此時,東南方向突然傳來炮聲,由遠及近,震得日式房屋顫抖,震得一些人走出夢境。

傅作義暗想,共軍進展神速,但要抓住我,豈不是天大的笑話!

李世傑見他沒有反應,憂慮地說:“共軍已逼近西郊,我已調動2個師前來加強總部的警衛。不過,為了安全起見,總部應該遷入城裏。”

王克俊急匆匆跑了進來,上氣不接下氣地說:“總部僚屬們都很驚慌,無心視事。總司令,還是進中南海吧。”

傅作義沒有立即言語,隻是用鎮靜自若的目光掃了王克俊一眼。

過了一會兒,傅作義衝著他倆笑著說:“你們慌什麼,看看你們都紅光滿麵的,哪像當俘虜的樣子?我們還沒有到倒黴的時候。”

接著,他又嚴肅地說:“戰況不許張揚。”

李世傑說:“我們已經采取了保密措施,可是沒有用,幾乎人人都已知曉。”

王克俊補充說:“從前線撤下來的所有官兵都麵呈懼色,士氣低落。”傅作義挺挺腰杆,邁著方步走出辦公室。他來到指揮室,穩穩坐在沙發上,聲音洪亮地發布著各種命令,似有穩操勝券之把握。官兵們看到總司令很鎮靜,心裏也覺得踏實了一些,懼色退去大半。

傅作義精神振作,但心裏卻在思考著李世傑、王克俊的進城建議。看來,不回中南海不行了,共軍兵臨平津,將至壕邊。可是,總部搬遷不是小事,世人矚目。搬,還是不搬?他猶豫著,權衡著,思考著……

搬!進中南海再尋良策。

他給李世傑、王克俊使了個眼色,便站起身返回辦公室。

“總司令。”王克俊剛進門便說:“不能再耽擱了,趕快回城吧。”

傅作義抬抬眼皮,有點不好意思地說:“好吧,司令部遷中南海。不過,要周密安排,人員分批回城,不可影響士氣。”

李世傑、王克俊一一告辭,立即執行命令去了。

傅作義長歎一聲,半靠在沙發上,淒然地合上了眼睛。

12月14日,也就是傅作義遷總部進中南海的第二天,東北解放軍第5縱隊攻入豐台地區,占領了豐台鎮、宛平城、盧溝橋、看丹等地。

豐台是平津、平漢、平張三大鐵路的重要樞紐,又是國民黨“華北剿總”聯勤總部所在地,儲存有大量武器、彈藥和被服等軍需物資,足以裝備和供應10多個師。

這樣一個戰略要地被共軍輕易占領,傅作義很惱火,遂嚴令101軍、92軍、94軍等部迅速出城,一定要把豐台奪回來。

15日,天剛蒙蒙亮,北平國民黨軍就開始向豐台地區的解放軍展開了反撲。

101軍3個師在火炮、坦克的掩護下,對財神廟、跑馬場發起猛烈攻擊。解放軍防守部隊采用近戰打法,待國民黨軍進到陣地前300米以內時,火炮、輕重機槍、步槍、衝鋒槍一起開火,擊退了101軍整連、整營、整團的集團式衝擊。雙方激戰3個多小時,國民黨軍損失近1000人,也沒有突入解放軍陣地。

與此同時,94軍1個師、92軍2個師、13軍1個師在100餘門榴彈炮的支援下,由2列裝甲列車引導,沿鐵路及其兩則,向紀家莊、沙帽園、孟鹹、同埠窪、觀音堂等解放軍陣地衝了上去。解放軍人在陣地在,頑強堅守,打退了國民黨軍一次又一次的反撲,一直鏖戰到天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