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仿佛看到了前方戰場飄揚的戰旗、彌漫的硝煙,仿佛聽到了那激烈的廝殺聲……他站在勤政殿的主席台上,向百多位參與新政協籌備的代表意味深長地說:“這一支中國人民的武裝力量,是在長期的艱苦的鬥爭中鍛煉出來的。它經曆過無數次的考驗,也遭受過不少的挫折與失敗,但是它從來沒有在敵人麵前屈服。它在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擁護與支持下,和敵人進行頑強的戰鬥,奪取了敵人的裝備而裝備了自己。今天,這一支人民武裝是空前的壯大起來,成為不可戰勝的力量了。”“……它是在中國人民領袖毛澤東同誌的一整套的政治策略和戰略戰術的思想指導下而進行戰鬥的。”
最後,朱德代表中國人民解放軍全體指戰員向大家表示:人民解放軍是中國民主運動的最忠實的支持者,現在是新政協及即將成立的民主聯合政府的最忠實的支持者和堅定不移的柱石。他預祝新政協籌備會的成功和新政協會議的迅速召開,預祝獨立、民主、統一的新中國即將出現於世界。
勤政殿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民革中央主席李濟深在會上講話表示:新政協籌備會,是建設一個符合人民願望的新中國的開始,我們是以非常歡欣鼓舞的心情來參加的。我們要在毛主席的領導下,深謀遠慮地製定好共同建國綱領和建立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政府的方案。
民盟中央委員沈鈞儒在1946年參加過舊政協,現在又站在新政協籌備會會場的講台上發言,感歎說:“從舊的政治協商會議協議被蔣介石徹底撕毀,到今天新的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開幕之日止,足足經過了三整年的時間。這三整年的時間,是用千百萬人民的血與淚寫成的曆史,是中國的革命對於反革命進行最後清算鬥爭的曆史,同時也就是四億七千五百萬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及偉大人民領袖毛澤東先生領導之下爭取徹底解放的曆史。”
這位73歲的老人目睹了20世紀上半個世紀中國政壇所發的一切,深感人民民主政權來之不易。他充滿信心地表示:“鈞儒和此次民盟出席代表以及全體盟員深深地相信:在中國共產黨和英明的人民領袖毛主席領導之下,在籌備會全體同人的一致努力之下,我們一定能夠勝利完成曆史所賦予我們的使命。”
郭沫若代表無黨派民主人士在會上講話。那奔放的情感、浪漫的氣質、優美的語言,完全體現出他作為一位詩人政治家的特質。他說:舊政協是反動派做主體,反動分子占絕對多數;新政協是革命的民主勢力作主體,反動分子是一個也不會參加了。
因此我感覺著,今天的新政協籌備會的開幕,正好像在黑暗中苦鬥的光芒,以雷霆的步伐,冒出地平線上來了。
我不能不以滿懷的熱誠,慶賀這新生的太陽出土。我更不能不以滿懷的熱誠,慶賀這新生的太陽永遠上升,永遠不會下降。
“這是規模宏大的新民族形式的史詩的序幕,是畸形兒的舊民主主義轉換到新民主主義的光榮的開始。”
1946年1月,郭沫若作為社會賢達出席了在重慶召開的舊政協。舊政協閉幕剛過10天,國民黨特務即襲擊了在校場口舉行的慶祝政協成功大會。李公仆、章乃器等民主人士被打得頭破血流,郭沫若也被歹徒抓住胸口,打得他眼鏡落地,額角紅腫,人也被推倒在地上,胸口還被狠狠踢了一腳……
然而,郭沫若並未屈服退讓。他對前來慰問的朋友們說:“我自己隻受了一點輕傷,算不了什麼,實現民主才是重要的事情。我身上還有許多血,我是準備第二次、三次再去流血的!”
郭沫若所盼望的民主,現在終於開始實現了,他怎麼能不激動而歡歌呢!
20萬人冒雨集會天安門
1949年7月7日,是七七事變12周年紀念日。
這一天,北平城,是一個風雨交加的日子。但是,北平20萬群眾卻冒雨來到天安門廣場,參加“七七”抗戰20周年並慶祝新政協籌備會成立。
這一天,雖然天公不作美,但會場還是布置得壯麗而輝煌。
天安門城樓上,高懸著七個大宮燈,插著30麵紅旗。
城樓上,懸掛著毛澤東和朱德的巨幅畫像。
在兩幅畫像之間,是一個巨大的紅星,遠遠望去,閃爍奪目。
會議在下午召開。廣場上人山人海。到會的20萬人中,有北平市黨、政、軍、民各機關團體及中共中央和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等65個單位,以及各界市民。
為了紀念“七七”抗戰,大會首先鳴49響禮炮。
隨後開始演奏《義勇軍進行曲》。
天安門廣場上,風雨聲,禮炮聲,樂曲聲,響成一片。
大會在熱烈的掌聲中,通過了董必武、薄一波、聶榮臻、彭真、葉劍英、李錫九、許德珩、吳晗、韓卓儒、肖明、李連山、張曉梅、錢端升、薛成業、許立群、古奇蹤、楊伯箴、鮑國寶、劉一峰等組成主席團。
然後,全體與會者起立,向抗戰中死難的烈士靜默致哀。
然後由主席團主席彭真講話。
接著,董必武、薄一波、葉劍英、李濟深以及沈鈞儒、許德衍、吳晗、肖明等人在天安門城樓作了演講。
毛澤東、周恩來第一次登上天安門
說到毛澤東、周恩來登上天安門城樓的事,人們對此太熟悉了。這兩位領袖多少次登上了天安門?人們恐怕難以統計清楚。
但是,若問毛澤東、周恩來是什麼時候第一次登上天安門城樓的呢?一般人可能回答不出來。要回答,也隻會回答他們是在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上第一次登上天安門城樓。
毛澤東和周恩來並不是開國大典上第一次登上天安門的,而在此之前,1949年7月7日晚上9時20分就已登上天安門城樓了。
在毛澤東和周恩來來到城樓上後,天安門廣場上的20萬人頓時響起了連續不斷的歡呼聲:
“毛主席萬歲!”
這是毛澤東主席在城樓上第一次聽到北平人民喊“毛主席萬歲”,他心裏十分激動和高興,馬上領著全體到會者高呼:
“全國人民萬歲!”
“全國人民團結起來!”
“打倒帝國主義!”
“建設新中國!”
在巨雷般的掌聲與口號聲中,毛澤東、朱德、沈鈞儒,分別代表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及新政協籌備會,接受大會獻旗。
接著,毛澤東在全場的熱烈的歡呼聲中,又領著大家高呼:
“中國人民團結起來!”
“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
“打倒帝國主義!”
“打倒帝國主義的走狗中國反動派!”
“召集新的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
“簽訂和平條約!”
“爭取全世界的和平民主!”
“全國人民團結萬歲!”
這時,雖然雨下得越來越大,但參加大會的20萬人卻情緒高昂地在大雨滂沱中跟著毛主席呼喊口號。
晚上10時半,宣布散會。但參加大會的人在傾盆大雨裏,在雄壯的軍樂聲中,在喧天的秧歌鼓聲中,高唱著,歡呼著。
662位政協代表產生的內幕
8月中旬的北京,氣候還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
蟬兒在樹上不知疲倦地鳴叫著,樹葉被烈日炙烤得發蔫。人們不停地搖著扇子,驅趕身上的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