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中南海胡誌明請援!三劍客越南赴征程(1)(3 / 3)

毛澤東很快便作出了決定:同意在中國境內整編越軍。

進入中國的越軍將分為兩部分,進入雲南文山地區的308師,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3軍負責整訓;越軍的另一支主力部隊――174團和209團,開入中國廣西龍州,由廣西軍區整訓。

與此同時,毛澤東在中南海裏,為組成軍事顧問團入越,協助越軍作戰的事宜,與中央軍委的其他幾位領導進行討論。

“朱老總,你看由誰來擔任此次入越援助的領導?”毛澤東見開會人員到齊後,便直接向總司令朱德發問。

“這次入越的情況比較複雜,必須是一位軍、政皆熟的人。”朱德靜靜地坐在那裏,表情十分嚴肅。

“不錯!”周恩來接過了話說,“這不僅關係到越南人民是否能夠戰勝法國殖民者的問題,而且還關係到新生中國能否立足於世界強林之中。誰去,我們必須慎重考慮一下。”

“恩來說的不錯,此人必須得慎重慎重再慎重。”毛澤東理了理頭發說。

“我與恩來同誌商量了很多次,一致決定讓原第三野戰軍十兵團政委韋國清來擔任。”朱德說。

“韋國清嗎?22年前與鄧小平、李明瑞、張雲逸他們一起參加百色起義的,又進過紅軍學校學習,還參加白塔埠戰役、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和上海戰役,在軍、政方麵確有一定才能。”毛澤東說。

“主席真是好記性啊,多少年前的事都記得一清二楚。”

“這叫做知彼知己,方可做到百戰不殆。”毛澤東哈哈一笑道。

“韋國清現在是否在北京,我要立即召見他,與他探討一下。”

“他在北京,本來準備讓他到外交部任職,故此將他調至北京,至於具體是什麼工作,還沒有定下來。”周恩來說。

“我看……”毛澤東看了看眾人,停頓了片刻說,“以第二、三、四野戰軍各抽調一個師的全部幹部參加赴越軍事顧問團。”

眾人聽後都默默地點了一下頭,等待著毛澤東繼續講下去。

“再由第三野戰軍調集幹部組成顧問團團部班子,由第四野戰軍抽調一個軍事學校的班子擔任越軍軍事學校的顧問。”毛澤東又作了進一步的部署。

“朱總司令,你還有什麼要補充說明的嗎?”周恩來見毛澤東說完了,便把目光轉向了朱德。

“讓西北、西南、華東、中南軍區和軍委炮兵司令部,各抽調營以上幹部13名,參加軍事顧問團,擔任越軍高級指揮機關和部隊的顧問,或助理顧問。”朱德說。

隨即,中國大陸上的電波頻頻從北京呈發射狀四處散開。

越308師編訓中國境內

第三野戰軍負責人和韋國清商議後作出決定,由在南京的華東軍政大學第三總隊首長組成顧問團團部。這個總隊的隊長和政委、政治部主任三人,按照韋國清的指定,分別由梅嘉生、鄧逸凡和李文一擔任。

一紙紙調令,使剛剛拂去了解放戰爭征塵的上百名師、團、營級軍官迅即離開了各自熟悉的崗位,集合起來,向南方那個多少有些陌生的經緯走去。

就在軍事顧問團迅速組建之際,在中越邊境上,整訓越南正規部隊的工作也在緊張進行著。

按照中央軍委的命令,滇桂黔“邊縱”司令員、雲南軍區副司令員莊田趕往硯山,會同第13軍幹部整訓越軍。

為了能使越南人民盡快趕走法國殖民者,中央軍委責成第4兵團第13軍負責,向進入雲南的越南部隊提供全套最新裝備。要求“凡是國民黨統治區兵工廠製造的武器一件也不給越軍,要給,就給全套美式裝備”。

第13軍軍長周希漢接到中央軍委和毛澤東主席的命令後,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他連續一個星期挑燈夜戰,擬定了整訓越南部隊的方案。

越南西北戰區負責將領王承武、雙豪先期來到雲南開遠我第13軍軍部,和周希漢軍長商議越南各部隊分批開進雲南的具體安排。

經過數輪會商之後,雙方議定:越軍各個戰鬥單位在中國集結,集結完畢一批即從麻栗進入中國境內;開進部隊的掩護問題,以清水河為界,以南由越南部隊負責,過河之後即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負責安全警戒。

至於整訓地點應該在哪裏?越方與中方發生了分歧,越方提出在麻栗坡式在麻栗坡後50餘公裏的文山縣城。但是,周希漢軍長對越方提出的兩個地點都認為較為不妥。他指出:麻栗坡一來距離邊境太近,二者縣城地處山溝;文山縣有我軍一個團在那裏執行剿匪作戰任務,不便於軍隊訓練。最後,越方同意周希漢軍長指定的整訓地點硯山縣。

遵照周希漢軍長的命令,設在硯山的第13軍隨營學校數千人於5月初搬遷到滇中彌勒縣,騰出房子讓給即將開進的越南308師。周希漢帶領一批幹部和電台人員緊接著就到了硯山。

從5月7日開始,越南部隊按照事先確定的路線由越南河江省進入雲南,越軍在麻栗坡縣邊境老山下的清水河兩岸,把各種槍支放在河岸上,然後徒手進入中國境內。因為越方提出,他們還缺乏武器。於是我方即表示,凡是他們需要的槍支都帶到清水河放下,然後運回越方根據地使用。徒手進入中國的越軍在硯山領取全套裝備。

可惜的是,越軍的第36團被法軍隔斷在河江三角洲地區,未能來到雲南整訓。

跨過國境線,越南部隊進入剛剛結束了戰爭的和平土地,他們再也不必專揀夜間行軍,也不必擔心法軍直升飛機突然出現在頭頂上。

對於越南的這支“兩廣縱隊”,飽受戰火和法西斯蹂躪的中國人民給予了極大的熱情和支持,雲南當地的百姓沿途簞食壺漿相迎,並舉起了無數歡迎的大幅標語。

這支“兩廣縱隊”衣衫襤縷,絕大部分人赤裸著兩腳,麵色蒼白。可是,他們一到硯山頓時變了樣。

“兩廣縱隊”按照班的編製走進排好的房子,裏麵是已搭好了的12個鋪位,鋪位上掛著蚊帳。12支槍排列在門邊,其中10支步槍、兩支衝鋒槍,還有嶄新的軍裝……

6月初,除了36團以外,預定的越軍各個戰鬥單位都來到了硯山,越南人民軍的第一個主力師――308師(大團)在中國雲南省硯山縣正式編成了。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3軍抽出一個師的連以上幹部整訓越軍。主要內容是班、排、連、營規模的進攻戰術訓練,單兵技、戰術訓練,以及抵近爆破、埋雷、設障,用迫擊炮拋射炸藥包摧毀敵工事的戰鬥技能訓練。

越南官兵對迫擊炮拋射炸藥包特別感興趣,認為適宜在越南戰場廣泛使用。後來的戰爭果然用上了這一戰法,成為摧毀敵軍機場飛機和一些非永固性目標的最適用的戰法。

中國人不僅為前來整訓的越軍第308師裝備了全副美式輕武器,而且還提供了12門山炮和充足的炮彈,幫助越軍建立起一個完整的山炮營。

為此,周希漢軍長命令該軍的山炮大隊開赴硯山,從大隊長(營長)到連、排長、瞄準手、馭手,一個對一個地手把手散練。最後又把拉炮的騾馬一起交給越軍,這些騾馬都算得上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了,全部是從北方轉戰千裏來到雲南邊疆的。

事實上,向越第308師提供的裝備之精良遠遠超過了中國軍隊。他們得到了10門五七式無後坐力炮,乃是解放戰爭後期重慶兵工廠的最新產品,中國軍隊還沒有用過便先裝備了毗鄰之邦。

援越顧問團受命頤年堂

中南海頤年堂,畫棟雕梁。

中國援越軍事顧問團師以上幹部,部分團級軍官和機要人員約40人,在6月30日的下午,早早地來到這裏,等待中央領導接見,授予任務。

偌大的頤年堂裏空蕩蕩的,沒有沙發,沒有地毯,什麼擺設也沒有,屋子一頭擺著兩張木桌上連茶水香煙也沒有。桌前擺了幾十張椅子和凳子,使得整個頤年堂變成了簡陋的會議室。

惟一留在頤年堂的便是掛在牆壁上的清代宮廷字畫古跡,那些有文化的軍官們便乘機移到牆邊看了起來。

“首長來了。”不知誰輕輕地說了一聲,眾人立刻返回到各自的座位前站好。

朱德總司令第一個進來了,隨後是劉少奇和夫人王光美。

眾人中不管是否相識,大家全報以了熱烈的掌聲。

劉少奇、朱德先和站在門口的韋國清、梅嘉生、鄧逸凡握手寒暄,然後拉著他們走到屋子正中的桌前一齊坐下,接著,大家也分別坐了下去。

稍頓了一下,劉少奇又站了起來,點頭向大家致意說:

“今天請諸位到這裏來,要談什麼大家心裏都明白。本來毛主席、周總理都一起要和大家見見麵的。”

在這40多人中,有相當一部分人還沒有親眼見過毛澤東和周恩來,他們本想借此機會一睹二位偉人的神采,聽了劉少奇的一席話,心中頓時有一種惋惜之情。

“由於朝鮮已經打起來了,情況你們也都看了報紙,總之,情況很緊張,怕帝國主義插手,因為這關係著朝鮮的命運,也關係到我們國家的安全。所以中央很關心朝鮮的局勢,忙得很。主席這幾天很操勞。他是夜間工作,白天睡一會兒覺,現在他正在休息,我們就不打攪他了。周總理現在忙著開會,也不能來了。那麼就由我和朱總司令來和大家談談吧。”劉少奇穩重地說,“怎麼談?是座談吧,是不是請大家先談談,有什麼問題,有什麼看法,都可以提出來。”

屋子裏靜悄悄的,沒有人發言。劉少奇轉向朱德說:“總司令,你先說說吧。”

“副主席先說吧。”朱德十分謙虛地對劉少奇說。

劉少奇點點頭,又一次問道:“聽說有的同誌不願意去越南,不願意離開祖國到那裏去工作。是嗎?是什麼原因呢?可以提出來談談嘛,有話就直說,如果理由正當。可以考慮不去。”

沒有人說話,因為大家都是願意去越南工作的,還充滿了一種從未體驗過的新鮮感。在顧問團組建過程中隻有一兩個人提出過不想去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