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唇亡齒寒頤年堂決策!臨危受命彭帥抗美帝(6)(3 / 3)

但此時,彭、高突然又接到了鄧華和洪學智等的來電,稱:

昨日渡江部署會議結束後,經過討論,許多同誌表示,現在部隊高射炮太少,又無空軍支援,敵人可集中大量飛機、大炮、坦克,毫不顧慮地向我陣地進行大規模攻擊。而朝鮮多為山地水田,天寒地凍,工事更不好挖,如敵大舉進攻,則陣地很難堅持。大家認為,各項準備工作也不充分,政治思想未普遍深入動員,建議度過冬季明春再出動為宜……

彭德懷和高崗接到來電後,感到此事有關戰略全局,問題重大。正好這時又接到了毛澤東17日下午5時發來的急電,令他倆於18日乘飛機火速回京。這是因為周恩來定於18日自莫斯科回北京,所以毛澤東電告彭、高:“對出兵時間,以待周18日回京向中央報告後確定為宜。”並要求彭、高緊急回京參加中央會商。

18日清晨,彭德懷與高崗乘飛機返回北京,當麵向毛澤東主席彙報了渡江部隊的情況和鄧、洪17日來電內容。

此時敵進甚速,平壤告急。就在當日晚召開的中央會議上,當周恩來和彭德懷各自彙報了情況後,毛澤東主席最終決斷說:“現在敵人已圍攻平壤,再過幾天敵人就進到鴨綠江了。我們不論有天大的困難,誌願軍渡江援朝不能再變,時間也不能再推遲,仍按原計劃渡江。”隨後毛澤東又指示彭德懷先以電話通知鄧華、洪學智等,要求誌願軍各部隊嚴格保密,嚴密偽裝,立即進行政治動員,補足食品彈藥,召開誓師大會,立即準備出國作戰。

彭德懷奉毛澤東指示,以毛澤東的名義,給鄧、洪、韓、解及東北軍區副司令員賀晉年發出了特急絕密電報。電文如下:

鄧、洪、韓、解並告賀副司令:四個軍及三個炮兵師決定按預定計劃進入朝北作戰。自明(19日)晚從安東和輯安線開始渡鴨綠江。為嚴格保守秘密,渡江部隊每日黃昏開始至翌晨4時即停止,5時以前隱蔽完畢,並須切實檢查,為取得經驗,第一晚(19晚)準備渡兩個至三個師,第二晚再增加或減少,再行斟酌情形。餘由高崗、德懷麵告。

毛澤東10月18日21時

同一天,為加強和統一誌願軍司令部的指揮機構,中央軍委發布命令,決定:“彭德懷的臨時指揮所與團部(即原東北邊防軍司令部)合並,組成中國人民誌願軍總部,彭德懷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鄧華、洪學智、韓先楚為副司令員,解方為參謀長。”

當此緊張時刻,一個統一的精幹的中國人民誌願軍總部正式成立了。同時誌願軍各路渡江部隊亦開始向鴨綠江邊急速開進。中華人民共和國偉大的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就此揭開了。

10月19日清晨,彭德懷、高崗由北京乘飛機火速趕回安東。當天黃昏時分彭德懷僅帶了一名參謀,兩名警衛員和一部電台乘一輛吉普車,在渡江部隊的先頭,開始跨過鴨綠江大橋。在硝煙彌漫、炮聲隆隆的朝鮮戰場上,我黨我軍的一代名將――彭德懷又開始導演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為威武雄壯的一幕戰爭活劇。

毛澤東痛失愛子

這是1950年10月7日,一個金風送爽的晚上,毛澤東特地設家宴為即將赴東北就任中國人民誌願軍司令員兼政委的彭德懷送行。

毛澤東沒有專門的餐廳,宴會就在書房兼辦公室、客廳的“菊香書屋”內舉行。由於江青因事外出,在場的隻有3個人:毛澤東、彭德懷、毛岸英。

彭德懷早就知道毛岸英是毛澤東和楊開慧的長子,但見麵是在1946年,那時毛岸英剛從莫斯科回到延安。新中國成立後,他就沒見過毛岸英了。

“岸英,你在哪個單位工作?”彭德懷一邊大口吃著糖醋辣椒,一邊關切地詢問。

“北京機器總廠。”毛岸英恭恭敬敬地回答。

“工人同誌對朝鮮戰爭有什麼反應?”彭德懷三句話沒離本行。

毛岸英顯得有些激動:“大家被真正發動起來了,堅決要求支援朝鮮人民……”

“不是‘發動’,是正義戰爭的召喚!難道你要去朝鮮是我動員的嗎?”毛澤東微笑著糾正說。

“主席,這……”彭德懷愕然停筷,盯著主人。

“……”毛澤東微笑不語,慈祥地望著愛子。

“彭叔叔,你不是在招兵買馬嗎,我第一個報名當誌願軍!”毛岸英朗聲笑道。

“主席,這不是開玩笑吧?”彭德懷再次把探詢的目光投向主人。

“岸英想跟你去打仗,要我批準,我沒得這個權利喲!你是司令員,你看收不收他這個兵吧?”毛澤東依然不置可否,高深莫測地微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