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世為指揮,為明看邊(2 / 3)

是役,據明軍左哨和右哨的奏報,兩哨共斬首六百八十一,擒獲九十四,俘獲一百五十一,奪回被擄男婦一千一百六十五人,總計兩千零九十一人。明武靖侯趙輔在《平夷賦並序》中,詳述了對建州女真之凶狠殘暴、餮饕酷烈:

神槍發而火雷迅擊,信炮舉而山嶽震搖。盡虜酋之所有,罔一夷而見逃。剖其心而碎其腦,粉其骨而塗其膏。強壯盡戮,老稚盡俘。若土崩而燼滅,猶瓦解而冰消。空其藏而瀦(zhū)其宅,杜其穴而火其巢。(趙輔:《平夷賦並序》,《全遼誌》第6卷)

朝鮮軍得勝之後,關於大將康純與國王李瑈(róu)有一段記載。康純令砍斫大樹,剝去樹皮,露出白木,大字書曰:

朝鮮大將康純領精兵一萬,攻建州!

朝鮮國王李瑈的態度,《李朝實錄》載:

世祖對康純曰:“攻”字未快,“滅”字最好!(朝鮮《李朝世祖大王實錄》第44卷)

建州女真受到明軍和朝鮮軍的雙重攻剿,遭受巨大災難,柵舍被焚燒,部民被殺俘,糧食遭燒掠,首領遭斬殺,焚蕩殆盡,部落殘破,罹難空前,無法統一。

努爾哈赤的三世祖為錫寶齊篇古。董山有三子:長妥羅(脫羅),次妥義謨,次錫寶齊篇古。董山於成化三年丁亥之難死後,妥羅繼父為建州左衛都指揮同知。此事,《明憲宗實錄》記載:

脫羅等乃叛逆遺孽,法當誅夷,然既聽其悔過來朝,待以不死矣,予奪之宜,惟聖明裁處。上曰:虜酋背負恩義,罪當族滅,今首惡已誅,餘皆悔過向化,朕體上天好生之德,悉加寬宥。脫羅等既眾人奏保,其授(脫)羅都指揮同知,完者禿都指揮僉事,令統束本衛人民,依前朝貢,再犯不貸。(《明憲宗實錄》第69卷)

妥羅任職於建州左衛,主要在成化和弘治兩朝。弘治中,妥羅晉為一品都督。在成化朝,查《明憲宗實錄》,有九處記載妥羅之事,其中記載妥羅七次到北京朝貢。在弘治朝,查《明孝宗實錄》,妥羅曾五次入京朝貢。妥羅執掌建州左衛印時,建州女真又一次遭逢大難,是為成化己亥之難。事變經過,簡述如下:

對建州三衛是剿是撫,廟堂之上,意見不一。大太監汪直、遼東巡撫陳鉞等主剿。陳鉞奏:“宜複調軍,搗其巢穴,以除邊患。”事下廷議,兵部尚書餘子俊等主撫。主戰派的意見,最終得到成化帝的諭準。明成化十五年(1479)十月丁亥(初五日),明廷命太監汪直監督軍務,撫寧侯朱永佩靖虜將軍印、為總兵官,後命陳鉞以巡撫遼東、右副都禦史參讚軍務,統帥大軍,征剿建州,攻其不備,搗其巢穴。同月丙申(十四日),命朝鮮國王李娎(xiē)出兵,配合明軍,夾擊建州。

這場征討建州女真之役,自十月丁亥(初五日)命將出征,中經閏十月,到十一月丁未(二十六日),其結局,《明憲宗實錄》載撫寧侯朱永等奏報:

建州賊巢,在萬山中,山林高峻,道路險狹,臣等分為五路,出撫順關,半月抵其境。賊據險迎敵,官軍四麵夾攻,且發輕騎,焚其巢穴,賊大敗,擒斬六百九十五級,俘獲四百八十六人,破四百五十餘寨,獲牛馬千餘,盔甲、軍器無算。(《明憲宗實錄》第197卷)

成化己亥之難在建州女真史上,是繼宣德癸醜之難(斡木河之難)、成化丁亥之難後,建州女真受到的再一次極沉重的打擊。因其部受明軍“獲其部屬頭畜,焚其廬舍積聚”(《明憲宗實錄》第50卷),遭到慘烈重創,元氣一時難複。妥羅又軟弱柔順,建州女真仍處於分裂狀態。正德元年(1506),妥羅死去。明廷以妥羅之子脫原保襲其父職。建州左衛指揮使脫原保,在正德朝,查《明武宗實錄》記載,曾先後六次入京“朝貢”。他曾於嘉靖二年(1523),最後一次進京“朝貢”,仍同明朝保持密切的關係。妥羅的三弟錫寶齊篇古,其事跡不詳於文獻記載。錫寶齊篇古隻有一子,名叫福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