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他從黑暗中來(4)(2 / 3)

他下意識地朝卞太太家看去,那個孩子正在窗子裏靜靜看著他……

張古再一次斷定:這一切都是他搞的鬼!

你賣頭發嗎?

張古覺得,他時時處於某種危險中,盡管他弄不清根底。而且,他認為整個小鎮都籠罩在某種不祥之中——這真是先見之明。

他下定決心,要把這一切弄個明白。

從此,他變得像偵探一樣敏感,細心,富於推理性,充滿想象力。

首先,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查清在那個男嬰出現的日子,總共有三個外地人來到絕倫帝小鎮上。

一個是木工社老張的侄女,她是一周後走的。

一個是縣裏來的人,公事,住在政府招待所裏,他是三日後走了。

一個是江南來的老頭,賣竹器的。他是絕倫帝小鎮的老朋友了,每到這個季節他都來做生意,大家很喜歡他。他現在還沒有走。

這幾個人似乎都和那個男嬰牽扯不到一起,都被排除了。

但是,必須承認張古的思路是對的。而且,他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

這時候的張古已經買了一頂鴨舌帽,戴上了一副墨鏡,而且還叼上了一隻煙鬥。八小時工作之外,他就換上這身裝束搞調查。

他不想讓任何人認出他來。

這還不算,他走路的時候,總是豎起衣領擋住臉,總是用鴨舌帽和墨鏡嚴嚴實實地遮住眼睛……

張古這個神秘的新形象在小鎮的一個偏僻角落出現了,他鬼鬼祟祟地走著,自己都覺得不是自己了,遠處卻有人輕鬆地跟他打招呼:\"嗨,張古,你去哪裏呀?\"是小鎮文化站的站長,她叫劉亞麗。她騎著摩托車。

——真泄氣。小鎮太小了,互相太熟悉了。

張古尷尬地說:\"我,我……\"劉亞麗終於沒等到他的回答,摩托車已經\"突突突\"地開遠了。

後來,張古注意到最近發生了一個不被人注意的事件:小鎮上不知從哪兒來了一個收破爛的老太太。

她六十多歲了,臉上的皺紋很深刻,雙手很粗糙,一看就是吃苦的人。

她第一次收的是鐵柱家的廢品,一些舊報紙和幾個空酒瓶。她掏出錢來,都是皺巴巴的小毛票。

鐵柱的母親說:\"不要錢了。\"\"那怎麼行。\"\"廢品,能值幾個錢,你不來收我們也得扔掉。\"那謝謝了。\"對於小鎮的居民來說,她是個外來人,不容易,大家都挺同情她。

後來,誰家有了舊紙、廢鐵、破鞋、繩頭什麼的,就裝在塑料袋裏,擺在門口,等她拿走,到供銷社賣掉。沒有人要她錢。

張古悄悄跟蹤過這個老太太,他發覺她總好像心事重重,收廢品三心二意。他懷疑,收破爛僅僅是她的一個公開身份。這天,張古又一次跟在老太太的身後。

她推著垃圾車朝前走,那車吱吱呀呀響。她走過一家又一家,拾起一個又一個廢品袋。她的嘴裏慢悠悠地喊著:\"收破爛嘍。\"一個孩子跑出來,送來兩個酒瓶。老太太給了孩子幾張小毛票,那孩子樂顛顛地裝進口袋,跑開了——這是孩子惟一的正當收入,他們要用這些錢偷偷買爸爸媽媽不許買的東西。

然後她繼續走。

到了17排房,她繞開了。

張古忽然想到,這個老太太從沒有到17排房來收過廢品。為什麼?

張古一下就聯想到那個男嬰——她與那個男嬰有關係!

張古突然衝動起來,他要叫住她,單刀直入問個明白。她畢竟是成年人,有什麼話都可以談,當麵鑼對麵鼓。而那個男嬰,簡直把張古變成了聾子和啞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