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高瞻遠矚,構築統一藍圖(2 / 3)

1950年上半年,國民黨逃到台灣後,軍心不穩,人心惶惶,“二·二八事件”後,台灣人民對國民黨政權恨之入骨。美國人也撒手不管,還通知菲律賓政府準備接收蔣介石“流亡政府”,看來喪家之犬連美國也去不了,悲哀之下,老蔣在抓緊反共自保的同時,決定派人與中共談判,也尋找一條生路。

6月1日,李次白作為台灣當局密使返回大陸,與中共領導人探討“洽商國共再次合作事宜”。不久,朝鮮戰爭爆發。美軍第七艦隊聚集進駐台灣海峽。國民黨獲得了喘息機會後,不僅中止了談判,還揚言要依托美國軍援,反攻大陸。蔣介石提出:“一年準備,兩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為此大力增加軍費開支,派飛機轟炸大陸城市,派特務潛入大陸暗殺破壞。可見老蔣其人之陰毒。“子係中山狼,得誌便猖狂。”

曹聚仁、宋宜山密訪北京

1955年5月13日,北京,人民大會堂。

周恩來在人大常委會第15次會議上,作了重要講話:“中國人民解放台灣有兩種可能的方式,即戰爭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國人民願意在可能的條件下,爭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灣”。

電波傳出,海內外震動,這是中共首次提出“和平”解放台灣的口號。

是統戰,還是一種新的統一模式?

細細讀到周恩來講話文稿的人不難發現,共產黨提出和平解放台灣政策的基礎是民族感情、民族利益。

1956年6月28日,周恩來又具體指出中共願意同台灣當局協商和平解放台灣的具體步驟與條件。並且希望台灣當局在他們認為適當的機會,派遣代表到北京或其他適宜的地點,同我們開始這種商談。

1955年底,《時代》周刊透露,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前記者曹聚仁擬回大陸采訪,並揣測這件事與國共和談有關。

曹聚仁,“五四”時期著名的作家和記者。曾任國民黨中央通訊社記者,幫助蔣經國辦過報紙。他還保護過中共駐國統區代表周恩來,與國共兩黨首腦人物都有往來。50年代,他移居香港,主張國共和談。

經過雙方秘密安排,1956年7月1日,曹聚仁以新加坡《南洋商報》記者身份訪問北京。

毛澤東親自接見了他。

周恩來與曹聚仁進行了會談。

曹聚仁問周恩來:“中國和平解放台灣是什麼含義?為什麼要提倡國共第三次合作?”

周恩來回答:“國民黨與共產黨合作過兩次,第一次合作有國民革命軍北伐的成功,第二次合作有抗戰的勝利,這都是事實,為什麼不可以第三次合作呢?台灣是內政問題,愛國一家,為什麼不可以合作建設呢?我們對台灣決不是招降,而是要彼此商談,隻要政權統一,其他都可以坐下來共同商量安排的。”

由於種種原因,曹聚仁為國共兩黨連接的和談渠道並沒暢通。

1987年12月1日,香港報攤上分外熱鬧,人們爭相購買《百姓》半月刊。

刊物標題上赫然幾個大字:“記二十年前國共一次和平談判”作者宋宜山。

1957年春季的一天,一位普通裝束的人乘坐列車從香港直奔北京,此人就是宋宜山,國民黨立法委員,此次赴京應該帶有特殊使命。

中共自1955年發出和談信息後,通過章士釗等人向國民黨駐港機構傳去了消息。蔣介石得知中共新政策後,十分躊躇。談吧,他從心裏不相信共產黨,不談吧,偏安一隅,老得看美國人的臉色行事,當兒皇帝的滋味著實難受,想來想去,決定派個人去北京摸摸底。

派誰好呢?蔣介石在幾位候選人中反複權衡,決定派宋宜山去,宋宜山是國民黨老黨員,對蔣介石很忠誠,政治上靠得住;他的身份是立法委員,不具有“官方”身份,可以靈活處理事務;他的哥哥是國民黨戰俘,被關在大陸,一旦被人識破,可以說是探親,以掩人耳目。就這樣,宋宜山踏上了北上的列車。

北京到了,接待宋宜山的是中共中央統戰部幹部唐先明,此人是唐生智的弟弟,還有李維漢,這兩人與宋宜山均為湖南老鄉,“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倒不一定淚汪汪,但說話也許可以方便一些。

周恩來接見了宋宜山,代表中共提出和談的具體建議:兩黨通過對等談判,實現和平統一;台灣成為中國政府統轄下的自治區,實行高度自治:台灣地方政務歸蔣先生領導,共產黨不派人前去幹預,而國民黨可以派人到北京參加對全國政務的領導,但外國軍事力量一定要撒離台灣海峽。

宋宜山在京期間,又參觀了工廠、礦山、農村、學校。祖國大地一派生機,人民個個精神煥發,全力投入祖國建設事業,國家麵貌一日一變,貧窮苦難、哀鴻遍野的舊中國一去不覆返了,宋宜山感慨萬分,國民黨幾十年該辦到的事,共產黨幾年辦到了,他從內心敬佩共產黨。

回到香港後,宋宜山給蔣介石寫了幾萬字的彙報,除了談到中共和談條件外,還介紹了他在大陸的所見所聞。蔣介石看過報告後,據說勃然大怒,認為宋宜山被赤化了,不允許他再回台灣,讓他寓居香港,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可見,在當時國內外形勢下,尤其是冷戰對峙,高度敵視的情況下,蔣介石並不打算與中共真正談判,國共第三次合作的條件尚不成熟。

盡管如此,在中共政策感召下,許多國民黨人從海外回歸大陸,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國民黨政府前代總統李宗仁。1965年7月,毛澤東親切地接見了李宗仁先生,指出:“跑到海外的,凡是願意回來,我們都歡迎”。

同年9月25日,陳毅外長在北京舉行的中外記者招待會上講到:“新中國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幾個黨派合作的局麵,歡迎李宗仁先生參加這個合作,也歡迎蔣介石、蔣經國能像李宗仁一樣參加這個合作,歡迎台灣的任何人、任何集團回到祖國的懷抱,參加這個合作。”

中華大地欣欣向榮,和平統一充滿希望。

文化大革命的爆發打斷了這一和平進程。

運籌幃幄,鄧小平提出“一國兩製”;

柳暗花明,祖國統一駛向新航程。

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夕。

作為中國共產黨高級領導人,鄧小平參與了30年來海峽兩岸關係所有的重大決策,無論“戰”與“和”,都是在不同曆史條件下黨中央為統一祖國而做出的努力。

現在,國內外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中美自70年代初改善關係以來,我們一直力爭美國退出對台灣事務的幹涉,以掃除中國統一的主要障礙。目前中美建交談判已達成協議。美國接受了鄧小平提出的“撤軍、廢約、斷交”三原則,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的政府,承認隻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從而比“上海公報”向前大大邁進一步,對台灣當局形成很大壓力。這是促進祖國統一的有利時機。

從海峽兩岸情況來看,中共完成了撥亂反正的艱巨任務,即將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將確立新時期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總任務。台灣當局從60年代中期以後也把主要精力投入經濟建設。兩岸都主張一個中國。台灣執政的國民黨元老雖然反對共產黨,但在民族統一問題上與我們是一致的,更何況台灣島內要求打破長期隔絕的呼聲越來越高。

機遇啊,機不可失!

隻有審時度勢,祖國統一大業才能柳暗花明,擺脫長期僵局,闖開一條新路!

那麼,怎麼調整呢?

以前對台政策是:以武力方式為主,輔之和平爭取工作。在當前條件下,和平統一的條件逐步成熟,能不能將統一轉向以和平方式為主呢?如果給台灣當局以更大的自主權,國民黨會接受嗎?這可是前無古人的重大戰略構思。不知不覺,東方見曉,鄧小平大步走出房間,他需要和同誌們商議一下,廣泛征求黨內外人士的意見,集中全黨智慧,解決這一難題。

1978年12月22日,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發表,其中有幾句話引起人們注意:隨著中美關係正常化,我們神聖領土台灣回到祖國懷抱,實現統一大業的前景,已經進一步擺在我們麵前。

1979年元旦,是中華民族史上永遠令人難忘的日子。

新年伊始,萬物更新。十一屆三中全會給中國大地帶來的和熙春風,似乎使中國大地早早就蘇醒了。清晨,節日裏喜洋洋的人們象平時一樣打開收音機,電波裏傳來播員莊嚴清晰的聲音:現在廣播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告台灣同胞書》。

親愛的台灣同胞

今天是1979年元旦。我們代表祖國大陸的各族人民,向諸位同胞致以親切的問候和衷心的祝賀。

昔人有言:“每逢佳節倍思親”。在這歡度新年的時刻,我們更加想念自己的親骨肉——台灣的父老兄弟姐妹……

多富有人情味的聲音啊,同文革時期相比,真是天壤之別:

自從1949年台灣同祖國不幸分離以來,我們之間音訊不通,來往斷絕,祖國不能統一,親人無從團聚,民族、國家和人民都受到了巨大的損失。所有中國同胞以及全球華裔,無不盼望早日結束這種令人痛心的局麵我們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占世界人口近1/4,享有悠久的曆史和優秀的文化,對世界文明和人類發展的卓越貢獻,舉世共認。台灣自古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民族是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的。盡管曆史上有過多少次外族入侵和內部紛爭,都不曾使我們的民族陷於長久分裂。近30年台灣同祖國的分離,是人為的,是違反我們民族的利益和願望的。決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每一個中國人,不論是生活在台灣的還是生活在大陸上的,都對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和繁榮有不容推諉的責任。統一祖國這樣一個關係全民族前途的重大任務,現在指在我們大家的麵前,誰也不能回避,誰也不應回避。如果我們還不盡快結束目前這種分裂局麵,早日實現祖國的統一,我們何以告慰於列祖列宗?何以自解於子孫後代,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凡屬黃帝子孫,誰願成為民族的千古罪人?

人們聽著聽著,不由激動起來,是啊,兩岸隔絕30年了,祖國該統一了。

播音員高亢的聲音在空中激蕩。

我們寄希望於1700萬台灣人民,也寄希望於台灣當局。台灣當局一貫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反對台灣獨立。這就是我們共同的立場、合作的基礎。我們一貫主張愛國一家。統一祖國,人人有責。希望台灣當局以民族利益為重,對實現祖國統一的事業作出寶貴的貢獻。

中國政府已經命令人民解放軍從今天起停止對金門等島嶼的炮擊。台灣海峽目前仍然存在著雙方的軍事對峙,這隻能製造人為的緊張。我們認為,首先應當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台灣當局之間的商談結束這種軍事對峙狀態,以便為雙方的任何一種範圍的交往接觸創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環境。

由於長期隔絕,大陸和台灣的同胞互不了解,對於雙方造成各種不便。遠居海外的許多僑胞都不能回國觀光,與家人困聚。為什麼近在咫尺的大陸和台灣的同胞卻不能自由來往呢?我們認為,這種藩籬沒有理由繼續存在。我們希望雙方盡快實現通航通郵,以利雙方同胞直接接觸,互通訊息,探親訪友,旅遊參觀,進行學術文化體育文藝觀摩。

台灣和祖國大陸,在經濟上本來是一個整體。這些年來,經濟聯係不幸中斷。現在,祖國的建設正在蓬勃發展,我們也希望台灣的經濟日趨繁榮。我們相互之間完全應當發展貿易,互通有無,進行經濟交流。這是相互的需要,對任何一方都有利而無害。

電波從北京飛向全國,傳到港澳台,傳到五大洲,全世界的華人為之激動,中國龍要起飛,中華民族必須統一。

接著,傳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長徐向前命令福建前線部隊停止炮擊金門島的聲明。

化幹戈為玉帛?

從此轟鳴了幾十年的炮聲聽不到了。如今金門與大陸沿岸成了旅遊熱點。

新年的政協大型座談會上,各界知名人士濟濟一堂,大家在聽了《告台灣同胞書》後,都非常興奮。會議開始時,鄧小平健步走進會堂,同大家共道新年之喜,然後做了重要講話:

台灣回歸祖國問題已提到日程上來。人大常委會通過的《告台灣同胞書》,體現了我們對台灣的回歸和祖國統一的大政方針、基本立場、基本態度,但仍要做許多工作。

今天是1979年元旦,這是不平凡的日子。說它不平凡,不同於過去的元旦,有三個特點:第一,今天是我們全國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四個現代化建設上來;第二,今天中美關係實現了正常化;第三,今天把台灣、回歸祖國、完成祖國統一的大業提到具體的日程上來了。因此,今天這個元旦是值得特別高興的日子。這三個特點,反映了在粉粹“四人幫”之後,我們在國內工作和國際事務中都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

台灣回歸祖國,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事情能提到具體日程上來,也是由於在國內和國際的工作中取得重大的成就的結果。

政協委員們對鄧小平講話報以熱烈的掌聲。

鄧小平的講話,語言不多,信息量足以撐破會議大廳。

海內外一派祥和與希望,1979年元旦,一個令人難忘的日子。

元月3日,鄧小平在會見來華采訪中美建交的27位美國記者時,直接了當地告訴他們:台灣回歸中國,完全是中國內政,正是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實現了同美國關係的正常化。

先理綱,後理目,綱舉目張。

原則問題,一點也不含糊。

1月30日,華盛頓。

鄧小平會見了美國兩院議員。

議員們驚喜地注視著這位蘭起三落,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d也講話的鋒利與幽默,不時引起議員們陣陣掌聲,當議員們詢問中國政府對台灣政策時,鄧小平做了耐心解釋,並宣布:“我們不再用解放台灣,這個提法了,隻要台灣回歸祖國,我們將尊重那裏的現實和製度。”

這句話又一次轟動世界!

1980年4月20日,鄧小平在一次談話中指出:“我們允許台灣的社會製度不變,生活方式不變,甚至允許台灣作為地方政府保留自己的軍事力量,隻要台灣當局承認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它是一個具有廣泛自治權的地方政府。但前提是取消‘中華民國’的稱號和‘中華民國’的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