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沉著冷靜,迎接大洋彼岸的挑戰(3 / 3)

這時,蘇聯軍隊已經全部撒出阿富汗,戈爾巴喬夫的“改革與新思維”已經觸及到了這個超級大國穩定的基礎。美蘇中導條約業已達成。裏根執政8年,使這個頭號超級大國也是負債累累,在國外做事明顯感到力不從心。中國的改革如火如荼,但也麵臨著通貨膨脹的挑戰。

布什,麵臨著一個世界的過渡時期。

1924年,他出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1942年加入海軍服役,那天是他18歲生日。2年後,他在那次與日軍較量的空戰中死裏逃生。曾獲得“殊勳飛行十字勳章”。戰後入耶魯大學讀書,任耶魯棒球隊隊長,風靡一時。60年代後當選為眾議員,1971年至1972年任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隨即開始了他在中國的神奇經曆。

根據中美1972年達成的協議。雙方在對方互設聯絡處(大使館級),以作為建交前交往的正式渠道。布什在回憶錄中描述了他如何向福特總統請任第二任駐華聯絡處主任的:

我來到橢圓形辦公室時,總統首先感謝我作為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所做的工作,然後告訴我有兩個重要的外交職位需派人員,一個是駐英大使,另一個是駐法大使。

但我另有打算。駐華聯絡處主任戴維·布魯斯正要離任。我告訴總統,如果讓我選擇,我願要這一職務。

福特彈了彈雪茄,抬起頭來,反問一句:“去中國?”

顯然他很吃驚。

是的,中國,我重複寸一遍,什麼時候條件成熟的話,我願去。

1974年秋天以後,北京城的大街小巷裏經常可以見到一位大高個、藍眼睛的美國人,有時一個人,有時和他的夫人騎車逛來逛去。基辛格國務卿後來多次訪華,都是由布什負責接待的,他和基辛格等人曾一同會見了毛澤東和周恩來等領導人。

1975年秋,布什離開中國,回國擔任中央情報局局長。又過了四年,他作為裏根的競選夥伴參加大選獲勝。出任了8年副總統直至1988年11月他當選為總統。

布什以副總統身份曾多次訪華,1985年他再次訪華時,與鄧小平進行了令他印象深刻的會談。他回憶說:

四天之後我到達北京,在那裏我看到了不同性質的變化。10年前我出使中國,我曾懷疑中國能否真的實現現代化。70年代穿毛製服的許多政府官員現在穿上了西服,駕駛高級進口汽車,而不是他們的紅旗牌轎車。

另外一些變化更為顯著而富有意義。鄧現在與過去不同地談到台灣問題。他說這個島嶼可以保留他們自己的政府,以及經濟、軍事製度,他談到了“一個中國,兩種製度”。但是一些事情沒有變化,而我猜想這永遠不會變化。他仍舊一天消耗好幾盒的香煙來進行他的工作,在我們會談的1個小時20分鍾裏他抽了18支香煙(我作了計算)。

會見鄧小平後第二天,1985年10月16日,布什飛往成都,在四川大學作了演講。在那裏,他向在座的400多名師生宣布:

今天上午我離開北京時向中國領導人通報,巴黎統籌委員會的成員們已經同意,在辦理對華貿易時將采用新的審批程序。新的審批程序一旦實施,有待巴統審批的對華貿易的一多半項目就可以不經審批了。

“巴統”是西方國家在冷戰時期建立的用來限製戰略物資和技術向社會主義國家出口的協調機構。現在,它終於基本放開了對中國的限製。

鄧小平在北京曾向布什表示:(中國)正在進行的這場改革在某種意義上是一種革命。如果改革成功了,中國就會不僅在本世紀,而且在下個世紀長期、穩定、持續、均衡地發展。他說,改革是一種試驗,是新事物。由於它太複雜,同時我們還缺乏經驗,因之要走一步,看一步,不斷總結經驗。

“不過,同我1982年訪華時看到的情況相比,中國發生了新的變化。”布什讚賞地說。

“是有些變化,但還不夠大”。鄧小平說,你如果三年後再來,就會看到實質性的變化,那時中國的城市經濟體製改革就可以初步見效。

鄧小平的預言是對的。

1989年2月,新官上任的布什總統再一次訪華時,他看到了另一個北京和另一個中國。

重遊北京,布什會見新朋舊友

1989年2月25日下午4時半。

美國第41任總統布什的專機抵達北京。

5時零8分。

禮賓車隊行至天安門廣場時,布什總統乘坐的黑色加長奔馳牌小轎車停了下來。

這時,廣場上的許多市民、遊客聚集過來,好奇地看著這位總統要做些什麼。隻見布什走下轎車,一邊和人們握手,一邊笑著說:“這裏真暖和。”總統保鏢們可忙壞了,他們用碩大的身軀圈住布什。布什似乎有些不樂意,他仍然隔著白色隔離欄杆和市民握手。他指著一個人說:“我認識他”,又指著另一位遊客說:我也認識他其實布什壓根兒就不可能認識他們。這是總統在表示他的友好和幽默。他環顧著歡迎的人們說:真高興能再次見到你們。隨後,他和夫人一道在天安門前合影,那姿勢頗象十多年前的架勢,末了,總統在進入轎車前,還腳踩車踏板,一手扶門,探身車外向人們揮手致意。

5時20分,布什總統和夫人抵釣魚台國賓館。迎候在那裏的李鵬總理和夫人朱琳走上前去握手問候。李鵬說我代表鄧小平、楊尚昆對閣下的來訪表示熱烈歡迎。布什總統高興地說:我們又回來了!

在客廳裏,布什夫婦和李鵬夫婦麵對閃爍不停的閃光燈,一邊喝茶,一邊開始了友好的交談。李鵬總理對布什夫婦的來訪表示了歡迎,並且回顧了1985年他訪美時與布什會見的情景。布什總統希望李鵬總理以後再次訪美。他說:“中國近幾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很有興趣回來看看,了解新的情況。”在談到他1974年至1975年在北京擔任聯絡處主任時,布什笑著說:“那時我也沒想到能當總統。”

接著,李鵬夫婦向布什夫婦贈送了禮品:兩輛26英寸飛鴿牌自行車,一輛男車,一輛女車,每輛車的後座上都夾著一個富於民族風格的包。芭芭拉讚歎道:“啊,這車子真漂亮!”布什也高興地說:“這是很好的禮品,我喜歡它。”

原來,布什當年在北京城采風時,他嫌汽車不方便,公交車又太擠,他就和芭芭拉一人買了一輛自行車代步。北京的路麵又寬又平,很適合騎車。

布什說著便很熟練地跨上車子。李鵬總理觀察細致,他指著車子說:“這車座好像低了些,可以調得高些。”笑聲中,布什夫婦把自己的禮品送給李鵬夫婦,這是一雙黑色的牛仔靴,左靴筒上有一麵美國國旗,右靴筒上有一麵中國國旗。李鵬說:“下次到美國去,或許我會穿上這雙靴子。”

第二天上午,鄧小平以中央軍委主席的身份會見了布什總統。會見是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人民日報》突出報道了鄧小平講話的重點:“中國有一個穩定的環境是十分重要的,沒有一個穩定的國內環境,就難以取得成績,已經取得的成績也會失去,希望外國朋友理解這一點。”

老人已經感覺到一些不穩定因素的存在和影響,尤其是1986——1987年學潮以來,改革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些不安定因素開始露頭,而美國人正是想借機壓中國,推行“和平演變”政策。鄧小平很坦率地規勸美國人“安分守己”一些。他說:

“中國是從自己的根本利益出發來製定國內外政策,作出戰略決策的。我們不打什麼牌,也不搞權宜之計。”

“中美關係的發展潛力還很巨大,”布什似乎也很誠懇,他強調說:“在美國,對發展中美關係的支持從來沒有象現在這樣強大。”

雙方的談話總的說來有些拘謹,於是,鄧小平把話題一轉說:“聽說總統先生高爾夫球打得不錯,還愛跑步。”

布什想起當天《人民日報》登載的消息:鄧小平獲得世界橋聯榮譽金獎。他連忙說:“您的橋牌技術也不錯!”

鄧小平笑著說:“即使我們作為打橋牌的對手,我們也會是很友好的。”坦誠之心,溢於言表。

布什此次訪華,屬工作訪問,時間較短,隻有3天。所以他是抓緊時間,忙裏偷閑地舊地重遊。

下麵是新華社記者寫的幾段花絮:

昨天(2月26日)8時,布什夫婦來到崇文門教堂參加晨禱。在教堂門口,他們遇到了一位抱著小女孩的中國婦女。布什高興地抱過孩子。小女孩對著布什叫了聲“爺爺”。布什高興地親了親孩子的臉蛋。

晨禱結束後,15年前曾給布什難一的女兒多蘿茜舉行過宗教洗禮的閼學卿牧師代表教堂向布什夫婦贈送了禮物:中文版《聖經》和《讚美詩》,還請他們帶給多蘿茜一份禮物:《聖詩選》和唱詩音樂磁帶。布什總統在致詞後,一邊打開一個包著金紙的大禮品盒,一邊笑著說:“這是一本大《聖經》。”果然,那本《聖經》大約有8開。

13時37分,布什夫婦來到國際俱樂部,當年他們曾在這裏打網球。他們看望了老朋友——當年的網球陪打員季恩義、王懷龍和王金嶺,理發師李波和陳忠。

布什一進來就高興地說:“我現在雖然當了總統,但我不能忘記老朋友,現在我來到中國,我一定要來看你們。”

俱樂部的同誌特意為布什夫婦準備了禮物:兩套青島生產的藍天牌運動服。據說,俱樂部的工作人員知道布什個子比較高,跑遍了北京的商店,也沒找到合追的,最後還是在國家體委才找到這套130厘米的運動服。

19時30分,500多位中外賓客在長城飯店和布什夫婦一道品嚐得克薩斯烤肉。布什總統在這次答謝宴會的祝酒詞中特意提到了鄧小平主席1979年對美國的訪問,他說:“我們舉行得克薩斯烤肉宴的部分原因,是鄧主席訪問美國時成了得克薩斯州的一名榮譽公民,我要補充的是,他贏得了美國人民的心。”

據說,今晚的菜肴全由美國得州名廚烹製,冷凍運到中國,再由中國廚師加熱。全部飲料和32個座位一排的主桌上的餐具也是由美國運來的。

正是在這次晚宴上,中美關係開始奏出不協調曲。由於美國方麵未和中方打招呼,單方麵邀請曾因學潮、動亂而受處分的方勵之教授出席長城飯店的晚宴。中方對此十分氣憤,阻止了方出席布什的答謝宴會。

此次風波雖然很快平息,但它預示著美國在對華政策上的重要轉折:由拉中國抗蘇聯,開始轉移到利用所謂“人權問題”壓中國、促變化。

2月27日,布什一行離開了北京。他這一走,競使中美間長達數年而無最高層互訪。

“六·四”風波,中美關係麵臨嚴峻挑戰。美國特使訪華。鄧小平最後出馬,宣告引退,功勳永垂。

美國人揮舞起“人權”大棒

1989年,風雲變幻的蛇年。

中美關係繼“台灣問題”之後,又出現了以所謂“人權問題”為中心的裂縫。

衝突的根源在於美國逮住中國動亂的機會,企圖將“遏製政策”和“超越遏製政策”用之於中國。

40年來,西方國家就一直對社會主義國家運用壓製和拉攏的手法,企圖通過援助、貿易、旅行、新聞事業、學生和教師交流等辦法,在東方國家裏點燃所謂“人權和自由之燈。”

布什總統是老調重彈,他給自己的這套政策取名“超越遏製政策。”

換言之,他要擴張美國的意形態,向中國和蘇聯、東歐發動“和平演變。”

布什回去後不久,美國參議院於3月16日通過了一項所謂西藏問題的決議,汙蔑中國政府在3月10日(30年前達賴喇嘛出逃即在當日)“鎮壓”西藏人的“獨立”運動和侵犯人權。對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於3月19日發表嚴正聲明。聲明說:

一、美國國會參議院這一決議歪曲中國西藏自治區的曆史和現實,汙蔑中國政府在西藏實行“鎮壓”和侵犯人權,公然支持西藏少數分裂主義分子的暴行,要求美國行政當局和國際組織插手西藏事務。對美國國會參議院這種粗暴幹涉中國內政的行徑,我們表示極大的憤慨並提出強烈的抗議。

次日,《人民日報》第2版又發表題為《中國內政不容幹涉》的評論員文章,對美國參議院和歐洲議會分別通過決議案,無理指責中國政府在西藏和拉薩市采取了“暴力鎮壓行動”,“侵犯人權”這種粗暴幹涉中國內政的行為再次表示了強烈抗議。

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逐步展開。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四月至六月,中國北京和其他地方爆發了動亂和反革命暴亂,美國人如獲至寶,逮住機會,向中國發動猛烈進攻:

“六·四”平暴的次日,美國總統布什發表聲明,對中國當前的局勢進行指責,並宣布中止一切中美政府間軍事和商業性武器出口,中斷中美兩國軍事領導人之間的互訪活動。

6月20日,美國白宮發言人菲茨沃特在一份聲明書中宣布布什總統已指示美國政府對中國采取新的製裁措施,包括“美國將尋求國際金融機構推遲考慮向中國提供新的貸款。”

壓力,毫無道理的施壓。

中美之間在半年之內由友好關係“速凍”至冰點。

共和國在生死關頭經受了內亂外壓的考驗。

多事之秋,存亡關頭。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對於挽救黨、挽救政府、挽救社會主義,起了不可磨滅的決定作用。

友好使者傳遞緩和信息

夏天,中國共產黨第十三屆四中全會召開,確立了以江澤民總書記為核心的新的領導班子。

那時,鄧小平正在北戴河海濱休息。

治理這麼一個大國,的確很累。幸運的是,他闖過了動亂關,共和國和黨闖過了這一關。

從海邊回來,9月16日,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來訪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李政道夫婦。

會見開始時,李政道說:“看到你身體這樣好,我很高興。”

鄧小平指著手上黝黑的皮膚說:“我下海了,遊過泳。我不喜歡室內遊泳池,喜歡在大自然裏遊泳。”

應該說,他已經達到了超然的境界:一切風浪,不過是暫時的挑戰而已。

成功的政治家都有相似的特點。毛澤東在詩中說: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

這正好是1989年的鄧小平的真實寫照。

他繼續談下去:

“不久前的動亂給我們上了一堂大課。多年來,我們的一些同誌埋頭於搞具體事務,不那麼關心思想動態、政治動態,對那麼嚴重的腐敗現象警惕不足,糾正的措施也不得力。這次動亂後,大家的頭腦清醒了。”

“中國不搞社會主義不行,不堅持社會主義不行。沒有共產黨的領導,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現在的中國。”

“中國目前的局勢是穩定的。經過動亂以後,新的領導班子將堅持過去十年的改革開放政策,保持安定團結的局麵,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當然,其中不會沒有曲折、沒有缺點。但我們相信,堅持這個方針政策的人,最終會取得勝利。”

“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中國一定要發展,生產力要發展,要有適當的發展速度。總之,在動亂後,我們要善於總結經驗,反對腐敗現象,搞廉潔政治,這樣,中國的前進步伐將更穩妥、更紮實、更快。”

鄧小平接見李政道後不久,新中國迎來了第40個生日。

四十而不惑。

新中國摸索了40年,終於開始走上自己的道路。

天安門前盛大的慶祝晚會。

北京城的節日焰火。

人們經受考驗以後欣慰的笑臉,多麼難忘的時刻。

國慶節的第二天,在地球那一邊,錢其琛外長就著參加聯合國會議之便,在紐約提出了改善中美關係的四點意見:

第一,要承認和尊重差異,尋求和發展共同點。……

第二,不能把另一國的國內政治作為恢複和發展關係的先決條件。……

第三,要努力增加相互了解和相互信任。……

第四,處理好台灣問題十分重要。……

美國方麵開始動心了。

錢其琛講話的次日,美國前總統國務卿黑格應中信公司的邀請來華參加中外經濟合作研討會。李鵬總理在釣魚台國賓館會見了他。

李鵬總理對黑格說:“你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我們不會忘記尼克鬆、基辛格和你等老朋友為中美關係的發展所作出的貢獻。”李鵬暗示的意思是:希望美國方麵能首先派中國的“老朋友”過來,以繞開政府和國會的反對派,打開僵局。

由於美國對中國實行貿易製裁,它本身也遭受了重大損失。孤立中國將會使美國在西太平洋和世界其他地區的政策受挫,中國畢竟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果然,中國的信息在美國那邊引起了共鳴。10月28日,76歲的美國前總統理查德·尼克鬆應中國政府邀請,開始了他的第六次中國之行。

老將出馬,事關重大。

第二天,尼克鬆在釣魚台國賓館舉行宴會,招待他在中國的老朋友:姬鵬飛、黃華、黃鎮等。他發出倡議:

希望所有的老朋友,不管是在職的,還是不在職的,都繼續努力使兩國關係繼續得到發展並充滿活力發自肺腑,令人感動。

接著,中國最高層領導人相繼會見尼克鬆:

10月30日上午,政治局常委李瑞環會見尼克鬆。李從理論原則、社會發展、曆史經驗、現實情況和人民意願等方麵,向客人說明了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的必然性。

10月30日晚上,李鵬總理會見尼克鬆。他保證:“中國不會因不久前在北京發生的動亂和反革命暴亂而改變改革開放政策。”11月1日下午,新任總書記江澤民會見尼克鬆,江也作出承諾:“中國已經打開的大門不會關上,不會走閉關鎖國的道路。”11月1日晚上,國家主席楊尚昆會見尼克鬆,楊尚昆說:“中國人這麼多,底子這麼薄,沒有安定團結的局麵,沒有一個穩定的局勢,任何事情都幹不成。”

接著,楊尚昆很有藝術性地談到中美關係,他說:

“尼克鬆先生第一次訪華時在杭州種下了一棵加利福尼亞紅杉樹。這是世界上一種最古老、最高大的樹。我聽說它已長高到30來米,並且已經繁殖幾萬棵幼苗在中國的土地上生長。我們歡迎尼克鬆先生今後有機會再到中國來。我相信不論再來幾番風雨,屆時你帶來的紅杉樹一定會長得更高大,繁育得更多。”

這一番富於想象和人情味的話,感動得尼克鬆差點熱淚盈眶。最具紀念意義的,是鄧小平11月1日與尼克鬆的會見。因為再過一個星期,鄧小平將辭去他最後一個職務:中央軍委主席,以實現結束終身製的諾言。

在人民大會堂福建廳,尼克鬆先生親切地對鄧小平說:“我來過中國多次,每次都受到歡迎,我們是老朋友了。”

“主要是你做的事情值得歡迎。”鄧小平依然話不饒人。他說:你1972年的中國之行是明智的、勇敢的,它改變了中美兩國長期隔離的狀態尼克鬆說:17年來我一直關注美中關係,目前這兩國關係正麵臨著嚴重考驗,兩國的政治家應該想辦法,使兩國的正常關係得到恢複和繼續發展。

鄧小平借機對中美關係作出精辟的總結,他說:

“恢複和發展兩國的關係也是我們的願望。十幾年來,中國沒有作過任何一件傷害美國的事情。但是,坦率地講,美國在不久前北京發生的動亂和反革命暴亂中陷得太深了。中國是真正的受害者,對中國進行指責是不公平的。”

幾句話,批評得尼克鬆無地自容。好在他早已領略過鄧小平的風格,硬是挺著腰板、麵不改色的聽完了。

尼克鬆還未想好如何答話,鄧小平又談開了:

“我們都關心自己的國家,是以國家利益為最高準則來處理問題的。我們永遠不能忘記國家的主權,不能忘記國格,不能丟掉民族自尊心。”

老人顯然很激動,他的手微微地顫抖。說這三個“不能”的時候,他的語調高亢、沉穩,每個字都透著不可抵禦的力量。這就是鄧小平對中國共產黨人做外交工作的最高總結,也是他數十年外交生活的最高總結。

一個星期以後,布什總統在記者招待會上說,尼克鬆這次訪華很有益,他希望“以靜悄悄的方式找到或許是雙方能夠采取的步驟,使這種關係回到更加正常化的方向。”

看來,布什到底還是有些後悔6月份他所采取的那些“製裁”措施了。

宣告引退,功垂青史

布什對記者發表講話的第2天,11月8日,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訪華。就在同一天,鄧小平在十三屆五中全會上,辭去了他最後一個職務;中央軍委主席。

所以,11月10日,鄧小平是以特殊“同誌”的身份接見基辛格這位老朋友的。

當基辛格來到會見大廳時,精神矍鑠的鄧小平身著深灰色中山裝,麵帶笑容地迎上前去同他熱情握手。他當著幾十名中外記者的麵對基辛格說:

“博士,你好。咱們是朋友之間的見麵。你大概知道,我已經退下來了,中國需要建立一個廢除領導職務終身製的製度,中國現在很穩定,我也放心。”

基辛格說:“你看起來精神得很,今後你在中國的發展中仍會發揮巨大的作用,正像你在過去所起的作用一樣。你是中國改革的總設計師。”

鄧小平笑了笑,說:

“我仍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中國共產黨的黨員,在需要的時候,我還要盡一個普通公民和黨員的義務。你現在不當國務卿了,不也還在為國際事務奔忙嗎?”

當然,以鄧小平的地位而論,他的作用是和一般公民和黨員所起的作用不一樣的。

關鍵時刻,還是要老帥出馬。

11月13日,《人民日報》第一版登出大幅新聞:

“鄧小平會見最後一批外賓從此正式向政治生涯告別”

原來,鄧小平那天上午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1989年度日本經濟協會訪華團。他對日本客人說:

“我想利用這個機會,正式向政治生涯告別。你們這個團是我會見的最後一個正式的代表團。退就要真退,不要使新的領導感到工作困難。”

他再次強調:“這次我要百分之百的退下來。我今後不再代表集體、黨和國家見客人,要體現真正退休。今後有些老朋友來中國,可能不見不禮貌。我可以去客人住地拜訪,談友誼,談非政治性的事情。要讓黨、政、軍領導放手工作,我不插手。這對他們的成長和工作很有必要。”

接著,客人們問起新的領導班子的情況,鄧小平說:

“江澤民總書記是一個很有本領的人。作為知識分子,他比我知識多,當然經驗比我差一些,但經驗是可以鍛煉出來的。他今年隻有63歲。有這個領導班子我很放心。”

11月23日,李鵬總理在接受聯邦德國《世界報》主編謝爾專訪的時候,就鄧小平辭職評價道:

鄧小平同誌為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事業奮鬥了60多年,這次在五中全會上,他辭去了他最後一個職務。他之所以退下來,就是要在中國廢除領導幹部的職務終身製。他提出了廢除終身製,現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貫徹這種製度,起了一個表率作用。鄧小平同誌希望在他仍健康的時候退下來,意義是十分重大的,同時他也看到現在中國政局的穗定。作為一個有威望的、對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的政治家,他的智慧和經驗對我們仍然是寶貴的。

一位偉人,在健康的時候退下來,在現代中國政治發展史上,尚無先例。

鄧小平為中國的政治發展邁出了重要一步。人們將會逐步認識到此舉的曆史意義。

十三屆五中全會公報中這樣評價道:

全會認為,鄧小平同誌從黨和國家的根本利益出發,在自己身體還健康的時候辭去現任職務,實現他多年來一再提出的從領導崗位上完全退下來的夙願,表現了一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廣闊的胸懷。與會全體同誌對他身體力行地為廢除幹部領導職務終身製作出的表率,表示崇高的敬意。

李鵬在接見謝爾先生的時候,鄧小平正在拜訪來訪的坦桑尼亞革命黨主席尼雷爾。這是鄧小平在告別政治生涯後第一次到客人住地進行拜訪活動。

在國賓館尼雷爾主席下榻的18號樓大廳裏,當尼雷爾看到鄧小平健步走過來時,迎上前去同這位老朋友親切握手、擁抱。

尼雷爾說:“再次見得您非常高興。”

鄧小平說:“我們是老朋友了,應該來看看你,拜訪你。”

“看起來您身體還很好啊!”

鄧小平風趣地說:“沒有大毛病,但小毛病不斷,畢竟85歲了。我已經退休了,也許退休後能給我帶來多活幾年的好處。”

雙方坐定後,鄧小平接著說:“我來看望你,是為了看看老朋友,敘敘友情,但不談政治。你以後再來,我還會看望你的。我們要常敘友情。”

尼雷爾說:“您身體很健康,我們還會經常見麵的。”

中國的領導班子過渡穩定地進行著。

美國那邊看以壓促變促不動,中國還蠻穩當地屹立在那兒,它終於憋不住勁了。

12月9日,布什總統派出了他的特使、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斯考克羅夫特。

鄧小平決定會見他。

關鍵時刻,鄧小平還要幫忙把中美關係引上正常道路。這是他最後一次會見美國高級官員。

人民大會堂福建廳。

鄧小平談風不減當年。

一見麵,鄧小平就下評語:

“你這個行動,是一個重要的行動。重要的意義就是,中美盡管有一些糾葛、一些這樣那樣的問題和分歧,但歸根到底是中美是要好起來才行。這是世界和平和穩定的需要。”

斯考克羅夫特說:“我完全讚成您的說法。”

鄧小平和客人落座後,他接著說:

“我已經是退休了,本來這樣的事情不是我份內的事,但是我的朋友布什總統的特使來,我不見是太不禮貌,也太不合情理了。”斯考克羅夫特轉達了布什總統對鄧小平的親切問候。他小心翼翼地說:

“盡管您是退休了,布什總統仍把您當作朋友,永遠是朋友。我代表布什總統告訴您,我非常感謝,尤其是在您已經退休了又是在星期天抽時間來見我。”

鄧小平笑著說:

“將軍這次來訪是通報馬耳他會談(美蘇首腦關於核武器和緩和的一次重要會談一作者注),實際上應該就是雙方一個共同願望:能夠盡快解決六月以來中美間在一些問題上存在的糾葛,早點解決,使中美關係能夠得到新的發展、新的前進。這是我們的共同願望。”

賓主的談話在不知不覺中走向了融洽。就象中美關係封凍數月的冰已經融化了……

最後,鄧小平以極富於詩意的語言表達了他的拳拳之心,他說:

“請轉告布什總統,在東方的中國有一位退休老人關心著中美關係的改善與發展。”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兩千多年前,一位曾經逐鹿中原、叱吒風雲的老人,東臨碣石,以觀滄海之時,他看到“水河澹澹、山島棘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的壯麗情景,跳下馬來,迎風擊節而歌,賦詩曰: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振聾發聵的力量。

現在,鄧公一句話,道出了同樣的激情。

中國有前赴後繼的政治家和改革家,是中華民族的大幸。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