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當初,匈奴畏懼秦朝,遷徙到北方十多年。待到秦朝滅亡,匈奴又逐漸往南渡過黃河。
單於頭曼有太子曰冒頓。後有所愛閼氏,生少子,頭曼欲立之。是時,東胡強而月氏盛,乃使冒頓質於月氏。既而頭曼急擊月氏,月氏欲殺冒頓。冒頓盜其善馬騎之,亡歸;頭曼以為壯,令將萬騎。
匈奴單於頭曼有太子叫冒頓。後來,頭曼續有所寵愛的閼氏,又生了個小兒子,頭曼便想把他立為太子。這時東胡部族強大,西域的月氏部族也很強盛。頭曼於是派冒頓到月氏去當人質。不久,頭曼加緊攻擊月氏,月氏就想殺掉冒頓。冒頓即偷盜月氏人的好馬騎上,逃回了匈奴。頭曼由此認為冒頓強壯勇武,就讓他統率萬名騎兵。
冒頓乃作鳴鏑,習勒其騎射。令曰:“鳴鏑所射而不悉射者,斬之1冒頓乃以鳴鏑自射其善馬,既又射其愛妻;左右或不敢射者,皆斬之。最後以鳴鏑射單於善馬,左右皆射之。於是冒頓知其可用;從頭曼獵,以鳴鏑射頭曼,其左右亦皆隨鳴鏑而射。遂殺頭曼,盡誅其後母與弟及大臣不聽從者。冒頓自立為單於。
冒頓便製作出響箭,訓練部下騎射練習,使他們習慣於聽從自己的號令。下令說:“看到我的響箭射出後不一齊發射的人,斬首1冒頓隨即用響箭自射他的好馬,接著又射他的愛妻,左右的人凡有不敢跟著發射的,都被斬殺了。最後冒頓又拿響箭射頭曼單於的好馬,左右的騎兵也都跟著放箭射單於的馬。由此冒頓知道這些兵士可以使用了,便在隨同頭曼出獵時,用響箭射頭曼,他的部眾即跟著響箭同射單於。最終殺死了頭曼,並把他的後母和弟弟以及大臣中不聽從調遣的人全部誅殺。冒頓自立為單於。
東胡聞冒頓立,乃使使謂冒頓:“欲得頭曼時千裏馬。”冒頓問群臣,群臣皆曰:“此匈奴寶馬也,勿與1冒頓曰:“柰何與人鄰國而愛一馬乎1遂與之。居頃之,東胡又使使謂冒頓:“欲得單於一閼氏。”冒頓複問左右,左右皆怒曰:“東胡無道,乃求閼氏!請擊之1冒頓曰:“柰何與人鄰國愛一女子乎1遂取所愛閼氏予東胡。東胡王愈益驕。東胡與匈奴中間,有棄地莫居,千餘裏,各居其邊,為甌脫。東胡使使謂冒頓:“此棄地,欲有之。”冒頓問群臣,群臣或曰:“此棄地,予之亦可,勿與亦可。”於是冒頓大怒曰:“地者,國之本也,柰何予之1諸言予之者,皆斬之。冒頓上馬,令:“國中有後出者斬1遂襲擊東胡。東胡初輕冒頓,不為備;冒頓遂滅東胡。
東胡聽說冒頓弑父自立,便派出使者去告訴冒頓說:“想要得到頭曼在位時擁有的千裏馬。”冒頓詢問群臣,群臣都說:“那是匈奴的一匹寶馬,不能給人1冒頓道:“怎麼能與人家為友好鄰國卻還要吝惜區區一匹馬呀1隨即把這匹馬送給了東胡。過了不久,東胡又派使者來對冒頓說:“想要得到單於的一位閼氏。”冒頓再詢問左右近侍,侍臣都憤怒地說:“東胡這般無禮,竟然索求閼氏!請發兵攻打它1冒頓道:“和人家是鄰國,怎麼能舍不得一個女子呢1就選取自己所寵愛的閼氏送給了東胡。東胡王於是越來越驕橫放縱。東胡與匈奴之間,有被丟棄的土地無人居住,方圓一千多裏,雙方各居其一邊,設立屯戍守望的哨所。東胡再次派使者對冒頓說:“這些無人居住的荒地,我想得到它。”冒頓依舊召問群臣,群臣中有的說:“這是塊荒地,給他們也可以,不給也行。”冒頓這時卻勃然大怒道:“土地是國家的根本,怎麼能夠給人呢1即將那些說可以給予的臣子都殺了。冒頓接著一躍上馬,下令說:“國中有晚出發的人,斬首1隨即領兵去襲擊東胡。東胡起初非常輕視冒頓,不設防備,冒頓因此就滅掉了東胡。
既歸,又西擊走月氏,南並樓煩、白羊河南王,遂侵燕、代,悉複收蒙恬所奪匈奴故地與漢關故河南塞至朝那、膚施。是時,漢兵方與項羽相距,中國罷於兵革,以故冒頓得自強,控弦之士三十餘萬,威服諸國。
冒頓獲勝而歸,又向西攻擊趕跑了月氏,向南兼並了黃河以南的婁煩、白羊二王,隨即侵掠燕、代地區,全部重新收複了當年被蒙恬奪走的匈奴舊地,崐並奪取了漢朝邊關原河套以南諸要塞到朝那縣、膚施縣一帶的大片土地。這個時候,漢軍正與項羽相持,中原地區被戰爭拖累得疲憊不堪,因此冒頓得以強大起來,擁有操弓射箭的兵士三十多萬,威勢鎮服各國。
秋,匈奴圍韓王信於馬邑。信數使使胡,求和解。漢發兵救之;疑信數間使,有二心,使人責讓信。信恐誅,九月,以馬邑降匈奴。匈奴冒頓因引兵南逾句注,攻太原,至晉陽。
秋季,匈奴兵在馬邑將韓王信重重包圍。韓王信多次派使者出使匈奴,謀求和解。漢朝發兵救援,但又猜疑韓王信頻繁私派使者是對漢室懷有二心,就派人去指責韓王信。韓王信害怕被殺,便在九月,舉馬邑城投降了匈奴。匈奴冒頓隨即乘勢領兵向南越過句注山,進攻太原,抵達晉陽。
[10]帝悉去秦苛儀,法為簡易。群臣飲酒爭功,醉,或妄呼,拔劍擊柱,帝益厭之。叔孫通說上曰:“夫儒者難與進取,可與守成。臣願征魯諸生,與臣弟子共起朝儀。”帝曰:“得無難乎?”叔孫通曰:“五帝異樂,三王不同禮;禮者,因時世、人情為之節文者也。臣願頗采古禮,與秦儀雜就之。”上曰:“可試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者為之1
[10]高帝全部除去秦朝煩瑣的禮儀,力求禮儀規則簡單易行,這時群臣們飲酒爭功,喝得酩酊大醉,有的人就胡喊狂呼,拔劍亂砍殿柱,高帝漸漸對這種現象產生了反感。叔孫通於是勸高帝說:“那班儒生,很難和他們一道攻打天下,但可以與他們一起保守成業坐天下。我願意去征召魯地的眾儒生,來同我的弟子一塊兒製定臣子朝見君主的禮儀規則。”高帝說:“該不會挺煩難的吧?”叔孫通道:“五帝的樂製不一樣,三王的禮製不相同。禮製,是根據時代、人情的變化對人們的言行所確定的節製規範。我想稍微采用一些古代禮製,與秦朝的儀法攙糅到一起製定出來。”高帝說:“可以試著做做,但要使這禮儀容易被人們了解,估計我所能做得到的,據此去製定它。”
於是叔孫通使,征魯諸生三十餘人。魯有兩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麵諛以得親貴。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傷者未起,又欲起禮、樂。禮、樂所由起,積德百年而後可興也。吾不忍為公所為;公去矣,無汙我1叔孫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時變1遂與所征三十人西,及上左右為學者與其弟子百餘人,為綿蕞,野外習之。月餘,言於上曰:“可試觀矣。”上使行禮;曰:“吾能為此。”乃令群臣習肄。
於是,叔孫通就奉命作為使者,去征召了魯地的儒生三十多人。魯地有兩個儒生不肯前往,說道:“您所事奉的將近有十個君主了,都是依靠當麵阿諛逢迎來贏得親近、尊貴。如今天下剛剛平定,死亡的人尚未安葬,傷殘的人還不能行動,又想要製禮作樂。而禮樂的產生,是積累德政上百年之後才能製作興起的。我們不能忍心去做您所要做的事情。您去吧,不要玷汙了我們1叔孫通笑著說:“你們真是淺陋迂腐的儒生啊,不懂得時勢的發展變化1隨即偕同他所征召的三十人西行入關,又邀請高帝身邊有學術修養的近臣和自己的弟子,共一百多人,用繩索攔出演習場所,插立茅草表示出尊卑位次,在野外演習禮儀。經過一個多月後,叔孫通告訴高帝說:“可以試看了。”高帝於是就讓他們舉行禮儀演練,看完演練後說道:“我能夠做這些。”就命令群臣們進行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