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上台之前充分準備(3)(1 / 3)

演講中,無論是講人、敘事、論理,都不能停留在表麵現象上,而應該挖掘出事物的本質,把握住事物的個性。這是演講者對事物認識的由表及裏、由淺人深的思想“飛躍”的過程。就一般情況而言。抓住了事物的本質,主題就具有強烈的共性,就會深刻;同樣,抓住了事物的“特征”,主題就會鮮明、新穎,具有“個性”。

而我們有的演講者不是從事物的內部規律完整地去認識,也沒有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征,隻是在演講中喊幾句空洞的口號。就以為主題深刻了。這其實是一種極其幼稚可笑的想法,就像給一個稻草人戴頂帽子一樣滑稽可笑。所以,隻有不停留於表麵現象。挖掘出具有深刻意義的主題來,才能發揮出演講作用和力量。

3.確定題目

演講的題目也是演講的關鍵。確定好演講的題目,就像給全篇演講樹起了一麵旗幟,這不僅與演講的形式有關,更重要的是與演講的內容、風格、情調有直接關係。內容決定題目,而題目則鮮明地顯露出內容的特點。

一個新穎、生動、恰當而富有吸引力的題目,不僅能在演講前給人急欲一聽的強烈願望,而且在演講結束之後,同其內容一樣,給人留下永久的記憶,甚至成為一個警句而廣為流傳。

因此,訓練有素的演講者,都很重視演講題目的確定。當代著名演講家根據自己演講的體驗,給題目的選擇定了四條原則。

(1)文題相符。這是確定演講題目最基本的一條。

(2)大小適度。大則顯空,小則不到位。

(3)遣詞得體。不嘩眾取寵,亦不平淡無力。

(4)合乎身份。說自己能說的事,講自己能講的話。

所以,隻有經過深思熟慮、反複推敲,才有為自己的演講找到一個美好、生動、有力而又適度的題目。

謹慎對待初次演講

初次演講的人,一般都有著迫切的成功欲望,但正因為這樣,才容易走上兩個極端:一、輕視理論,盲目實踐;二、死摳理論,忽略實踐,結果都是屢講屢敗,事與願違。

究其原因。前者忽視了演講作為一門嚴肅的科學所具備的科學性和藝術性,忽視了對演講理論的深入學習和研究,企圖憑借淺薄的個人經驗去盲目摸索或簡單地模仿而形成高水平的演講能力。要麼單純地把演講能力等同於口頭表達能力或普通話水平甚至演講稿的寫作水平,以偏概全;要麼專在態勢語言上下工夫,鑽牛角尖;要麼錯把演講理論當成可有可無的調味品,以幾個演講名人的某次演講或幾句名言作為指南,誇誇其談。而後者則往往被當前百家爭鳴的各種演講理論惹得眼花繚亂。要麼難辨真偽,無所適從。要麼視理論為要訣,一招一式都非得從書本上討說法,被理論束縛住了手腳。所以初次演講者必須從以下四個方麵引起注意:

1.理論與實踐

任何沒有科學理論指導的實踐都是盲目的實踐,演講更是這樣。演講是在特定的環境中。由演講者的品德修養、語言表達和聽眾心理、信息傳播價值及方式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綜合行為過程,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和藝術性。科學的演講理論是從演講實踐中概括、抽象出來的,熔鑄了哲學、美學、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語言學、邏輯學、文學、曆史等許多門類的科學成果。

事實證明,沒有一個人的演講能力是天生的,而在科學的理論指導下經過長期的艱苦實踐,才是古今中外的一切著名演講家成長的共同道路。初學演講的人,應該拋去浮躁,係統地掌握有關演講的基本概念、演講稿的寫作、口語表達技巧、演講中的機變藝術、演講設計等知識,把科學的理論和紮實的實踐相結合,開展有序、有效的演講活動。

2.內容與形式

一般來講,演講的內容與形式,決定了演講的類型。比如我們拿即興演講與專題演講的關係來說,我們一般把經過演講者深思熟慮,並備有演講稿的演講稱之為專題演講,而把演講者興之所至,有感而發,在沒有準備或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所發表的演講稱之為即興演講。專題演講和即興演講是兩種常見的演講方式,雖有各自的特點和適用範圍,但並無彼重此輕之分,更無不可逾越的鴻溝。而一些初次演講者往往急功近利、好高騖遠,認為專題演講是念稿子或背稿子、裝樣子,是人人皆可為的沒水平的表現,即興演講才能體現一個人的真實口才,所以一味追求即興演講而竭力否定常規演講,初登講台就毫不準備或隻拿個簡單的提綱就即興演講一通,渴望出口成章、一鳴驚人,結果往往是語無倫次、紕漏百出。當然,我們不否認,即興演講固然能真實體現演講者的水平,但並非以“沒有準備”為其根本特征,更不能說“興之所至,有感而發”才是它的靈魂。更何況所謂備有演講稿的專題演講,也並非隻是機械地照本宣科或背誦講稿,即使是十分嚴肅鄭重的會議上非照稿宣讀不可的,也應該是邊看講稿邊看聽眾的。另外。我們也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況,在常規演講中,一些演講者為了追求理想的演講效果,機智靈活、隨機應變地從當時、當地聽眾的實際(如時間不充足、聽眾不耐煩、演講主題臨時改變、天氣地點變化等)出發運用一些即興演講,或者放棄準備好的演講稿,即興發表演說。這些事實都說明常規演講和即興演講之間並無非此即彼的矛盾。我們學習演講也就沒有厚此薄彼的必要了。一個演講者高水平的即興演講能力離不開常規演講能力的培養,而一個隻具備常規演講能力、缺乏即興演講能力的人,也隻能算是演講台上的“半桶水”。所以,對初次演講者來說,應該腳踏實地地進行長期的文化修養、心理品質、思維方式、語言技巧等各方麵的艱苦訓練,全麵培養各種演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