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走進孩子的心靈——中國教育家協會理事、知名心理谘詢師馬誌國訪談錄

特約記者 常豔春

許多做父母的都有這樣的體會,孩子年幼時乖巧、聽話,到10多歲時變得越來越不聽話:大人說東他偏要說西;大人認為應該這樣做,他卻偏偏要那樣做。這個年齡的孩子很少和父母交流,父母多說幾句就嫌嘮叨,有了心裏話隻跟同學、朋友訴說,不願對父母講。許多父母為此苦惱不已。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就這些問題,記者請教了中國教育家協會理事、知名心理谘詢師馬誌國。

記者(以下簡稱記):調查顯示,目前不少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作為心理問題專家,你是怎樣看待這個現象的?

馬誌國(以下簡稱馬):我是一名心理谘詢師,接待了許多來訪者,發現確實有不少青少年存在心理問題,有的還相當嚴重。我把所接觸的個案分為學業心理、人際心理、青春期心理、親子心理四大方麵。從我接觸的來訪者看,學業心理問題最嚴重,約占來訪人數的50%,其次是青春期心理,約占20%,人際心理和親子心理約占30%。這個問題應該引起廣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長的警醒。

無論青少年存在哪一類心理問題,都需要老師家長給予及時的引導幫助,才能使他們盡快走出“情感的沼澤地”。就人才的標準而言,成才必須先成人,因為成功的人生必定基於健康的心理。讓孩子成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是最成功的家庭教育。

記:你認為造成青少年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馬:我認為,孩子心理問題的根源往往在父母身上。大量的心理谘詢個案越來越深刻地印證這樣一條兒童心理規律:孩子身上出現的心理問題,比如人格障礙、性心理障礙等,其根源都能追溯到家庭生活特別是早期家庭生活中,追溯到父母的身上。

有一次,一個男孩的父親找到我,說他的孩子從小就大把大把地花錢,穿的用的都是名牌,可孩子還是不滿足,而且他的學習也很糟糕。這位父親問我孩子的病根出在哪裏,我直言相告:孩子的病根在大人身上。男孩的父親連連點頭:“您說得對,都怪他媽媽。”我們暫且不論父母的責任該怎樣分擔,孩子的病根在父母身上是肯定的。因此,我經常提醒家長要對自己的家教進行反思。

記:既然這樣,那麼家長應該怎樣做才能避免孩子產生心理問題?

馬:首先,家長必須相信:盡管孩子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他們都有一顆向善向上的心。這是每一個人的天性,正因為如此,我們這個世界才充滿希望,才會越來越美好。曾經有一位母親含著眼淚,向我講述了女兒偷錢的惡習,女兒為此遭受了打罵和羞辱。經診斷,我認為這個女孩屬於病理性偷竊,也就是“偷竊癖”,其中一個重要的誘因是,女孩的母親是個“花錢大王”,女孩耳濡目染也把錢看得很重。跟這位母親交流之後,我又與女孩進行了直接溝通。我說:“你是心理上出了點毛病。其實,馬老師知道你也有很多優點,比如學習好,考入了重點中學,還當過班幹部,工作挺積極。隻要你努力改正缺點,就是好女孩。”女孩驚奇地望著我,使勁地點頭。我知道,此時此刻她向善向上的心潮在湧動。作為心理谘詢師,我堅信每一個孩子都有向善向上之心,都有想成為好孩子的心。所以,我們需要的是善待每一個孩子,幫助孩子拂去縈繞在心頭的陰雲,讓孩子那顆向善向上的心不斷得到家長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