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家長必須相信:孩子都有心理自救的潛能。在家教心理谘詢中,大多是孩子出了心理問題後父母才來谘詢。孩子心靈的成長難免要走過一段或長或短的彎路,給孩子的心靈留下陰影。然而,孩子的心靈之樹不會被生活的風雨連根拔起,家長隻要積極地幫助孩子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及時地提供心理幫助,孩子的心靈會變得越來越純潔。有這樣一個個案:有一個高中女生,她長著高高的個子,臉上卻充滿著稚氣。我與她的父親溝通後發現,女孩的心理成熟度與年齡反差太大。通常,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基本完成由依賴性向獨立性的過渡,可以離開父母獨自生活了。但是,這個女生的心理發展水平沒有跟上生理發展水平,她的心態比她的年齡幼稚得多,形成了對家庭和父母強烈的依戀情結。由此產生的情緒障礙就是對自己沒有信心,把自己當成病人等,這就是“長不大”的心病的症狀。她的病因在哪裏?正是家庭對孩子的過分照顧和保護,引發了女孩對家庭和父母的依戀情結,使她沒能適時地走向獨立。通過和家長溝通,我們取得了共識:要讓女孩學會自救自立。經過大約半年時間的心理自救,女孩終於擺脫了依賴性,養成了獨立性,她的學習、生活麵貌得到了改觀,後來又順利地考入了大學。所以,我對每一個孩子,包括出現了心理問題的孩子,都懷著殷切的希望。

再次,為人父母最需要的是讀懂孩子的心。在家教問題上,最大的遺憾就是許多父母不懂孩子的心。他們不明白孩子為什麼總是忘不了玩,為什麼要與父母為敵等。一位母親曾對我說:“不知怎麼回事,我成了兒子的仇人。”隨後我了解了發生在他們母子之間的一係列“戰爭”故事。原來這對母子正各自處於一個特殊的年齡段,“戰爭”的根源是母親的更年期遭遇了兒子的青春期。母親在更年期容易情感失控,兒子處於青春期又有些躁動不安,兩人稍有衝突就引發“戰火”。本來孩子高考失利情緒正處在低穀,加上與女友關係緊張,很多的情緒重負需要有人為他分擔;可母親又對此全然不顧,隻緊緊盯住孩子的學業不放,使兒子非常不滿。於是,母子之間的“戰爭”不斷升級。許多親子關係的障礙,都是源於父母不懂兒女的心。我希望有更多的父母了解孩子的心,讀懂孩子的心,這是家教少一些麻煩和失敗、多一些順利和成功的前提。

記:走進孩子的心靈之後,家長應該怎樣做才是科學的?

馬:我的觀點是,走進不是占據,要給孩子留一塊獨享的天地。父母即使想盡天下一切辦法,也不可能讓孩子毫無保留地把心全掏出來,而且這樣做也沒有必要。獨享一塊心靈綠地,是每個人的基本需求。孩子大了,應該有一塊自己的天地,而父母把這塊天地留給孩子,正體現了父母對孩子的愛。

§§學習的壓力:成功從心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