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高考前退學的背後(2 / 2)

“怎麼沒有效果?”我頓了頓說,“你知道逆水行舟嗎?”

“知道,逆水行舟,意思是說不進則退。”

“對呀!而你名次雖然沒有前進,卻也沒有後退,這說明什麼?”

畢勝的眼睛有了亮光:“說明我的努力是有效果的。”

“不僅如此,如果調整心態,效果還會更好……”

畢勝眼睛更亮了:“調整心態?怎樣調整心態?”

“說起來非常簡單,就是調整思維方式,把‘我必須怎樣’換成‘我爭取怎樣’。比如,把‘我必須考一個好大學’,換成‘我爭取考一個好大學’,比如,把‘我必須前進幾十名’,換成‘我爭取前進幾十名’……”

“我從來沒有這樣想過,我總是想‘必須怎樣’……”

“所以,調整思維方式做起來又非常困難。你已經習慣了‘必須’的思維方式,你已經習慣了‘畢勝’。對了,說說你這個名字,可以嗎?”

“這個名字是爸爸給我起的,後來,我長大的,越來越知道爸爸對我的期望,我也越來越這樣要求自己,凡事總是要求自己必須勝利,要求自己必須成功。所以,我從來都是‘必須要怎樣……’。”

“這種極端化思維方式,就是你出現今天這個問題的心理根源。凡事總是‘必須’,就是給自己壓上一塊大石頭,讓自己感到很累……”

“是的,每天我都很累,很累,不是學習時間長了那種累,也不是作業多了那種累,就是心裏很累的感覺,卻沒有效果。”畢勝回味著那種痛苦的體驗。

“必須”拿個好成績,“必須”考個好大學,這樣的思維過分強化了學習動機。過強的學習動機恰恰會降低學習效率。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學習動機不強,學習效率當然不高,學習動機過強,學習效率也不高,隻有中等強度的動機效率最高。這種學習動機與學習效率的關係,正好是一個倒“U”的曲線。

麵對我畫出的曲線圖,畢勝深有所悟,一個勁兒地點頭:“您的意思是說,如果我不再給自己那麼大壓力,學習效率還會更好?”

“是的。輕裝前進,肯定誰都會走得更快一些。為了讓自己輕裝前進,就得從現在起開始扔掉極端化的思維方式。這樣會讓你重新看待生活,重新看待學習,重新看到希望的陽光。”我肯定了他的領悟,“你知道,我們的人生不是吹肥皂泡。你說肥皂泡破滅了,這並不可怕,因為我們找到了現實的希望。”

隨後,和畢勝的父親溝通了孩子的情況。畢勝父親是個悟性很好的人,深有領悟地表示,家長也要扔掉必須成功的想法,要降低要求,要幫助孩子減壓。

“馬老師微語錄”凡事總是‘必須’,就是給自己壓上一塊大石頭。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