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男孩被當成多動症,治了好多年,吃了好多藥,結果是蒙受了不白之冤……
心理症狀:非常嚴重的“多動症”
這一天,一位母親預約後急切地走進心理谘詢室。一進門,就無力地癱軟地坐下,一把鼻涕一把淚哭訴起來:我的兒子今年15歲,念初三。眼看該畢業了,卻不好好學習,不寫作業。成績已經到了班上的後幾名。最可氣的是上課不認真聽講,不遵守紀律,總是鼓搗東西,玩鋼筆,在書上亂畫,非常嚴重的多動症。從小學就有這毛病,初二之後就嚴重了。這可怎麼辦呀?求您幫我們治好孩子的病吧!
男孩究竟是怎麼回事?必須和男孩進行直接會話。
這一天,男孩如約坐在了我的麵前。隻見他帶著一副眼鏡,文文靜靜的,老老實實的。這就是那個讓家長愁苦萬狀的多動症的男孩嗎?我們進行了如下對話:
“你想和馬老師說點什麼心裏話嗎?”
“我不爭氣,總讓家長生氣,是我不好。”
“你哪裏不好?”
“我懶得寫作業,上課紀律不好,不注意聽講,總想玩點東西,總想跟別人說話,我對不起家裏。”
男孩還是那樣文文靜靜,老老實實。可是,這不像谘詢會話,男孩好像在向我做檢討。於是,我說:“你知道對不起家裏,說明你是個好孩子,你想讓自己變好。馬老師知道你一定是遇到了困難。也許馬老師能幫助你。如果你願意,可以和馬老師講講你的心裏話,比如,你是從什麼時候不願意寫作業,不好好學習的?”
男孩的眼淚止不住靜靜地流淌,可能是第一次有人這樣靜靜地聽他訴說,男孩緩緩地打開了心靈的閘門:“剛上三年級的時候,我感覺有點不習慣。有一次,我的作業有一個題不會,後來就忘寫了,老師罰我寫好幾遍。從那就不愛寫他的作業了。慢慢地形成了習慣,什麼作業都不愛寫了。老師就找家長。家長就打我。爸爸脾氣非常不好,從小就愛打我。我懂事後,記憶最深的爸爸第一次狠狠地打我就是在三年級。而且,從那起就總打我。有一次爸爸打我把一個墩布把都打折了。那時我心裏想,你越打,我越不好好學習!媽媽和爸爸一樣地可怕,媽媽脾氣也不好,還隻會和爸爸告狀。我心裏的話從來不和他們說。反正越打越不給你好好學習。現在,我知道父母是為我好,我也想改好了,可是,改不了。爸爸媽媽總是讓我考重點高中,可是,我上課還是不能集中精力聽課,我的學習成績……”
“你喜歡做什麼事情,你做哪些事情時注意力最集中?”我插話問。
“我喜歡看電視,爸爸媽媽不在家的時候我偷著看,看電視時注意力非常集中。”男孩已經沒有了顧慮,和我實話實說。
心理把脈:應該叫做“自信缺失症”
男孩哪有什麼多動症!
在我的心理谘詢個案中,經常有些家長把孩子的“多動”和多動症混為一談,把多動症的外延給人為地弄寬了。雖然研究的結果不盡相同,但一致認為在總人口中多動症的比例很小。盡管有些孩子由於年齡特征、氣質特征、行為習慣等很多原因的確很好動,很像多動症的症狀,但是並非都是多動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