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母親麵對一個兒子(1 / 1)

一位單身母親,為了兒子決定不再婚。但是,這樣的單親之愛,怎樣才有利於孩子心靈的成長呢?

心理症狀:孩子整天心事重重

我是一位中學生的母親,萬般無奈之下選擇了離異。我不打算再婚了,就為孩子生活了,一心惦著孩子,一心養育孩子,娘倆這樣也清靜。我一直沒跟孩子提過這事。誰知過去快一年了,孩子還是整天心事忡忡,心理好像很壓抑,心事挺重的,我心裏真不知如何是好。

最近,無意間發現孩子在日記中寫道:“自從父母離婚,雖然母親在物質生活等方麵對我照顧得無微不至,但我仍常常感到一種孤獨和失落。我感到自己和別的同學不一樣,不能像其他同學那樣,自豪地談論有關爸爸的事情。因此,我總是感到自己是那麼怯懦,是那麼沒有自信……”看得我心裏挺難受的。

這個周末,我們娘倆做了一次長談。我跟孩子解釋為什麼跟他爸爸過不到一起,不是媽媽不體諒他,是實在沒有辦法,希望他理解媽媽。經過談話,孩子心裏的壓力好像減輕了許多,他表示不怪媽媽,要爭氣當個像樣的男子漢。我順口跟孩子講,你爸爸怎樣不好,怎樣沒出息,你不用想他,爭氣長大不做他那樣的人……

心理把脈:單親家庭的負麵影響

婚變的一種結果是導致單親家庭。單親家庭的子女的教育,的確有其特殊。由於父母的離異,單親家庭這種特殊的家庭結構,對孩子的心理及學業鬧不好都會有產生負麵影響。對單親家庭進行的調查發現,子女有情感問題的(包括孤獨、煩躁、冷漠、自卑、逆反心理等)占74%,子女學習處於中、下水平的占77%,子女品行表現屬於中、差的占75%。

一位初中女生這樣訴說:自從父母離婚,雖然母親在物質生活等方麵對我照顧得無微不至,但我仍常常感到一種自卑。我無法和別的同學一樣,得到父親那種強有力的鼓舞和支持,也不能像其他同學那樣,自豪地談論有關爸爸的事情。因此,我總是感到自己是那麼怯懦,是那麼沒有自信……

單親家庭的問題,又基本是單身母親的問題。選擇做單身母親無可非議,問題是應該怎樣麵對沒有了完整的家的孩子。當然,單身父親更需要注意。

心理處方:給孩子多一些心靈關懷

第一,讓孩子了解父母離婚的事實。隱瞞事實,隻能增加孩子的不安。了解父母離異的情況,心中有數,有助於孩子的理解和接受。隻要母親要有耐心,允許孩子在接受的過程中出現情緒反複,孩子就會逐漸認同。

第二,不在孩子麵前表現負疚感。離婚媽媽對孩子有負疚感是可以理解的,但離婚不是罪過。帶著“贖罪”心理對兒女有求必應的母親,要麼培養出一個自私驕橫不會體諒別人的冷血孩子,要麼給心地善良的孩子增加不必要的“還債”負擔。過分的愛憐是一種沉重的心理包袱,也容易加深孩子對自己“與眾不同”之處的關注。因此單身母親應該坦然麵對自己的生活。

第三,防止孩子的“仇親心理”。夫妻之情斷了,也不妨父母雙方跟孩子都存親情。所以,離異的父母,在說明離異緣由的時候,不要把孩子強拉進自己的“感情同盟”,製造孩子對父親或母親的敵意,讓孩子形成“仇親心理”。應該告訴孩子,不管怎樣,父母都是愛他的。

第四,防止孩子人格偏離。在孩子人格形成中,父愛與母愛有無法替代的作用。缺少父愛,孩子就會形成“偏陰人格”,也就是容易表現得懦弱、多愁善感、自卑、缺乏毅力、果斷性不強等;缺少母愛,孩子又會形成所謂“偏陽人格”,也就是容易孤僻、冷淡、缺乏愛心和同情心,沒有安全感等。因此,單身母親要特別留意彌補孩子因缺少父愛所帶來的消極影響。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多接觸一些成熟的負責的成年男子,像孩子的叔叔、舅舅、男老師等。

第五,充實孩子的生活彌補親情不足。鼓勵他們多參加群體活動,和夥伴們在一起遊玩,以轉移注意力,排遣掉內心憂傷的情緒,精神生活充實了,就會從消極的情緒中解脫出來。

第六,保持各自的獨立生活,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單身母親很容易和孩子形成感情依賴,心理距離過於緊密,這容易引發兩人的心理衝突。所以,母親要有自己的生活,要把支點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一時含辛茹苦,把生活的希望全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要學著處理自己的生活,培養獨立的生活能力,對自己的生活負責。孩子的責任心是完全可以培養的,關鍵在於母親有正確的認識,理直氣壯地培養孩子,而不認為是委屈了孩子。如此,才能和孩子一起建立起健康幸福的單親家庭。

“馬老師微語錄”離異的父母,應該告訴孩子,不管怎樣,父母都是愛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