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3 / 3)

這種推斷有無證據可以作證呢?

有。

上麵《史記》中說“妲己之言是從”。但是對於商朝的曆史考古可發現,即使是君王,在做所有的事情之時,比如攻伐、用刑,都必須先進行占卜。若他真是對“妲己”言聽計從。那“妲己”必然是掌管祭祀占卜的女巫之一。

考古資料表明,在遠古的祭祀中,巫者不但需要主持儀式,進行吟誦等儀式,更重要的一點是裝扮成被祭祀之神靈或者先祖的樣子。在九歌中,所歌頌的每一位神靈都要有巫者裝扮。並且這種傳統流傳至今。到了現代,在一些農村舉行的喪葬活動中,也有叫亡者的後代,裝扮成亡者躺在門板上接受別人的祭奠。因此商朝的女巫,需要裝扮她們的女帝。因此她們也應該是擁有女媧和簡狄血統的女性後代。她們中的一部分,還應該是傳說中的女媧神的後裔。

商亡周建的過程,是對上古宗法禮教的一次重建過程。周朝把對女性神的崇拜徹底改變成對男性神的崇拜,並建立了流傳幾千年的完整嫡長製和宗廟製度。周朝在此禮法重建過程中,必須在輿論上對商紂的那些女子進行徹底的批判,於是這就造出了妲己亡國論。

也正是與此,在史記中,有關妲己的生死,說法上也存在著前後矛盾。有些明確的記錄她被殺,而有些就根本不記載。如果根據孔融的說法,妲己更是被周公所掠去了。

當然這種說法也太過浪漫了一點。賢明致斯的周公旦敢把這個禍國的狐狸精給帶回去嗎?這是不能想象的。

以妲己為代表的這些女子,包括那些女媧的後裔,如果不是淪為了女奴,難道真是被殺了?這也不可能。根據先古時代滅其國不斷其後的規矩,周武王不可能殺死這些人。證據就是他在建國後有對商朝的遺族進行了分封。

因此根據以上幾點,我們可以推論,包括“妲己”在內的女媧後人被秘密的被分封到了某地。而最合適的地方非薑商的齊地。

理由如下:

第一,這些女子本來就有部分屬於山東。第二,傳說中女媧與伏羲婚配,伏羲東皇,即東邊的天帝,他的後代理應分封於東方。第三,傳說中的薑子牙在回到封地後,進行了大規模的封神活動。

根據這種近乎迷信的古代信仰與文化,可以確定女媧族的後人帶著那塊寶玉一起隱居在了齊魯大地。

女媧族的後人在齊地隱居,周井田製頒布後,她們就以田為姓。田地是女田氏的隱居地。女田族一直是齊國的隱族,在齊國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此後凡齊國公卿,都有和田姓女子通婚。直到陳完奔齊,以田氏代陳。田族才有隱族變成顯族。

《史記?田世家》記載:陳國公子完奔齊,齊桓公欲使為卿,陳完辭。之後使為工正,妻陳完,招人卜之,卦曰:是謂鳳皇於蜚,和鳴鏘鏘。有媯之後,將育於薑。五世其昌,並於正卿。八世之後,莫之與京。陳完於是娶妻奔齊。陳完卒,諡為敬仲。生囁孟夷。敬仲之如齊,以陳字為田氏。

徐廣還解釋說:應劭雲始食菜地於田,由是改姓田氏。“索隱據如此雲,敬仲奔齊,以陳田二字聲相近,遂以為田氏。應劭雲“始食菜於田”,則田是地名,未詳其處。正義案:敬仲既奔齊,不欲稱本國故號,故改陳字為田氏。

他們講述了田氏的由來,也承認田原本是作為地名的,隻是不知它的詳細出處是什麼。他們不知道“田地”從何而來。

自陳完之後,田姓分兩支。一支仍為女性繼承,就如線粒體的DNA一般,告之她們的身份和責任;另一支則是陳氏的後人。這兩支田姓宗族彼此依靠,逐漸壯大,並最終掌握齊國的政權。公元前三百七十九年,田和遷康公到海上,正式代立為齊候。

公元前二百二十一年,秦嬴政,吞並齊國。齊王田建不戰降秦,獻女媧寶玉。

二千二百二十六年以後,女媧族的後人又一次擔任起尋找保護女媧寶玉——傳國玉璽的重任。這一次,在她麵前出現的敵人,是自稱十五星的國際犯罪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