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2 / 3)

縱觀整部《天問》,凡是傳說或者曆史中的人物,屈原都有直接說起她的姓名。不管是妺喜、褒姒還是女歧、宓妃,偏偏唯獨就是這個妲己例外。從此可以推斷得出,不是屈原不知道或者故意不說,而是在戰國時代。亡商的惑女還不是一個具體的人物。她不是一個,而是幾個。所以說商亡的一部分原因不在商紂寵幸妲己這一個美人,而是他本身好女色,整日荒淫作樂而不理國政。再加上國家的戰略重點定位於東南地區,忽視了西方周的崛起。才使得西歧的軍隊最終攻伐了朝歌。

曆史研究證明,商末帝辛(商紂王)喜征人方、伐東夷。人方、東夷為現今的渤海半島,山東淮北等地。青州蘇埠屯墓商代遺跡的發現,證明在商末晚期,商的勢力範圍已經已達山東之地。

也許曆史上真有那麼一個被商紂王特別寵幸的女子,她是從有蘇部落掠奪來的奴隸。這女子在有蘇部落裏麵身份也並不低下。即使不是封神榜裏所說的部落首領的女兒,也可能是部落裏的女巫,或者是兩者皆是,並且姿色卓越。故此紂王開始寵幸於她。

那麼這個女人是原本就叫妲己呢,還是商紂叫她妲己,又或者是後世的司馬遷給她取名為妲己?

按照妲己姓己的說法,這就有兩種可能。第一,假設己姓是本姓,那麼妲己本身就是擁有商王族血統的女兒。商人有十姓,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是商族的十個部落。他們自稱是少昊的子孫,拜鳥神。據考證鳥神崇拜最多見於山東沿海等地,如此看來妲己所在的蘇埠屯,也許本來就是商部落早期分離的一支。第二,假設妲己的姓為紂王所賜,所賜之姓為早期十部落之一。商部落早期稱王的都是這十個部落的首領,如天乙、盤庚、帝辛……其中,包括己在內的五支部落隨後衰落,與另外幾支分開。記載中,商朝隻有一位己部落的首領做過商王——雍己。故此商紂王寵幸妲己的原因之一,是為了重新鞏固商內部之間的關係。

當然妲己的姓己一說可能根本就是杜撰。己不是姓,而是姬字的通假。妲己即妲姬。

調查得知,在發現的商朝金文上,有很多包含×姬、×婢、×妾、×臣這類的卜辭。

若“己”字是“姬”字的通假。從姬字可以看出“妲己”的另外一些秘密。“姬”字女旁從“臣”意,“臣”字的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本意為戰俘,奴隸中的小頭目。這說明妲己是商紂王的女奴,這與她是被從有蘇氏俘虜的說法是吻合的。

另一方麵,“妲”字在新華字典上隻有一個意思,就是組成“妲己”這個名字。“妲”字是為“妲己”這個名字特別量身定做的文字。從字體分析,“妲”字女旁從“旦”意,“旦”字在甲骨文中的本意是太陽升起的地方。故“妲”字能夠表達出的意思是“從太陽升起地方的女子”。這再一次印證了妲己來自山東一地的說法。

結合“妲”“姬”兩字來看,這個名字所表示的意思就是說明她的身份,一個從東方太陽升起地方部落俘虜來的女奴中的小頭目。

“妲己”這個名字是包含寓意的。她比起曆史中真實存在的人名,更像是神話中的洛神、湘妃一樣,表明她的身份。

綜合對名字的分析可以知道:妲己這個人物應該是後世對紂王所寵幸女子集合起來的一個人物。她並非曆史上的真實人物,而是依照“女禍論”將亡國的責任被歸咎於一身,捏造出來的形象。這個把妲己變成女妖的不是女媧,是後世的史官;襲取了妲己靈魂的也不是狐狸精,而是後世的女禍論。

那麼這些以“妲己”為代表的被紂王的寵幸女人是些什麼人?或者我們問:妲己的原型是誰?從有蘇氏俘虜來的女奴,可能。商紂王原本身邊的女官,也可能。事實上妲己不但可能是那些女奴、女官,還可能是一些在殷商時期,進行祭祀占卜的女巫。

我們知道作為巫者,古今中外都是很神聖的。女巫更是一般以純潔的處女擔任。假設商紂連對舉行祭祀活動的女巫都要進行□□,那麼也就難怪女媧要斷送他的五百年的基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