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元月,武昭儀的第一胎降生,也就是武氏的大兒子李弘。為照顧自己,武昭儀請求李治批準,將自己的母親楊氏夫人和守寡在家的姐姐珍花都接到了官中。李治得知武昭儀給自己生了個大胖小子,非常高興,有事沒事都要跑到翠微殿去照看一下,對武昭儀更是噓寒問暖,關懷地無微不至。生了兒子的武氏開始考慮自己的名分問題。她想到昭儀以上是四夫人,也就是貴妃、淑妃、德妃、賢妃,夫人的品階之上是皇後。當皇後還不到時候,四夫人的編製隻有四個,而且名額已滿,總不能找理由廢掉。如此一來,提高自己位分就成了問題。為解決此事,武昭儀動開了腦子,她想何不在四夫人以上再增加編設,另設“宸妃”呢?“宸”表示帝王居位的地方,有時引申為帝王,“帝王之妃”比貴、淑、德、賢名分要高多了,直逼皇後的寶座。在床上,耳鬢廝磨之際,武昭儀把這個建議給高宗李治說了,李治一聽,大為讚賞:“朕早有給愛妾晉級的打算,無奈編製已滿,如今另設新封號,真是太好了。朕以前怎麼就沒想出來。”沒過一小會兒,李治又犯愁了,對武昭儀說:“後宮新增封號,還得跟皇後和幾個老大臣商量一下。”
“那兒子李弘封王一事,還要不要和朝臣、皇後商量一下?”武昭儀冷冷地問。
“這倒不必,朕的兒子按照禮製,都要封王。不過,叫什麼王,朕還要向他們谘詢一下。”
“不用了。”武昭儀從枕頭下摸出一張小紙片,放到李治的懷裏,“就封他為代王吧。”
“好、好,代王就代王。”李治見武昭儀不大高興,又說,“嶽母和珍花來到宮裏,開銷大了,讓內府局撥兩份例銀過來吧。”
李治開始忙碌冊封媚娘為宸妃的事情的,就在這時,長孫無忌進宮報告巴陵公主等人密謀造反。李治將房遺愛等人謀反一案交由太尉長孫無忌全權審理。李治回到媚娘那裏,將這件事和盤托出,武媚娘安慰了一會,李治便沉沉地睡去了。
永徽四年(公元653年)二月,誅殺房遺愛、薛萬徹、柴令武、高陽公主、巴陵公主。但緊接著,長孫無忌又把荊王李元景、吳王李恪也搬進了此案。雖然吳王並未參與此事,但為了除去後患,長孫無忌痛下狠手。媚娘就著這件事的因由,讓李治去問朝中大臣設立宸妃的事情。雖然有幾個大臣斷然反對,但長孫無盡總算沒有說話。
即便如此,冊立宸妃一事還是被壓了下去。不僅如此,媚娘的恩寵讓仇怨不斷的蕭、王兩人也摒棄前嫌,聯起手來準備在元宵節殺一殺武媚娘的氣焰。
永徽五年(公元654年)新年剛過,元宵慶祝活動的籌備工作就緊鑼密鼓地進行著。禮部和皇宮的各個局、院,人員穿梭般地來往。采購、預製,都忙得不亦樂乎。翠微殿裏,武氏的臨產期也日益迫近,宮婢、太醫、接生婆日夜待命。但武氏不關心分內的事,竟忙裏偷閑,差人調來禮部擬定的慶典方案,細細翻閱。
“正月十四,晚,大明宮大宴群臣、諸王、外國使節;正月十五,上午,北校場閱兵,王皇後、蕭淑妃隨侍。晚,承天門觀燈,王皇後、四夫人、九嬪等隨侍。”
翻閱到這裏,武氏心裏泛起一股不舒服的感覺,這是嫉妒心在作怪。要不是臨產在即,她怎麼也不會放過這等出頭露麵的機會,怎麼也不會讓那王皇後、蕭淑妃得意揚揚地去陪皇上,去接受百官使節和萬眾的頂禮膜拜。武氏氣哼哼地把方案拋到桌子上,差人叫來了皇帝李治。
“皇上,大宴群臣、校場點兵,不應該讓女人作陪。”
“怎麼,你去不成,也不想讓別人去?”李治笑著說。
“皇上,不是臣妾想去,是不願意她們破壞莊嚴的氣氛。”這話一說出來,武氏也覺得站不住腳。但情急之下,又隻得這樣說了。
“昭儀,禮部這樣安排,自有他們的道理。且方案諸大臣已經審議通過,發到了各部門。改也不好改了。”
“校場點兵時,四個夫人,為何單叫蕭淑妃去。”
“蕭淑妃非比其他三妃,已誕二公主和一王子。所以禮部安排了她。”
武氏見勢已成定局,無可改變,默默尋思了一會,又開始擔心王皇後和蕭淑妃趁機說自己的壞話,倒自己的台,於是對李治說:“臣妾不能隨皇上去閱兵觀燈,覺得是一大遺憾。等那天臣妾想叫侍女明麗跟皇上去,回來時好講給臣妾聽,以解臣妾之寂寞。”
“嗬,你剛才還說女人不該去,那裏哪還有她一個婢女站的地方。”李治笑著說。
“讓明麗做金扇執事吧,她站在皇上的背後執扇,就等於臣妾在皇上身邊一樣。”
“行,”李治答應得倒挺爽快,“到觀燈那一天,肯定很熱鬧,就叫明麗回來講給你聽吧。”
“皇上,臣妾知道您這幾天挺忙,隻要有空,您一定來看看臣妾。臣妾覺得肚子裏的動靜越來越明顯了,八成快要生了。”武氏說著,滿臉嬌羞,拿起李治的手,放在凸起的肚皮上,“皇上,您摸摸,他(她)在裏麵亂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