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收兗州霸業伊始 定義軍望梅止渴(2 / 3)

這時候,曹操正希望自己能有一天像齊桓公、晉文公那樣做個霸主。聽了毛玠這一番話,覺得很有啟發。可見,要著重耕種,發展蠶桑,目前怎麼做得到呢?隻能今後再說吧。但這一策略卻是很有價值的,他已將此思慮在心。至於尊奉天子嘛,乃當務之急,無論如何得從速為之。他便打算立即派使者上長安去朝貢。

他隻得派使者先向河內太守張揚借道。張揚對借道的事,搖頭不應,恰巧定陶人董昭正在他那裏,勸他與曹操結交。張揚便被說動了,就真的替曹操推薦,董昭寫好了一封信給李傕、郭汜請他們接見曹操的使者。

李傕、郭汜接了張揚和董昭的信後,卻又怕曹操向漢獻帝進貢另有陰謀,就把曹操的使者軟禁了起來。潁川人黃門侍郎鍾繇對李傕、郭汜說:“現在英雄並起,各據州郡,不受朝廷節製。難得曹兗州忠於王室,打發使者前來朝貢,好好地接待他,也好鼓勵別人,千萬不可難為曹操的使者,以叫天下人失望。”

李傕、郭汜這才收了禮物,優待了曹操的使者。另外,還送了些禮讓使者帶回去交給曹操。這樣,就等於曹操的刺史地位被朝廷正式認可了。

李傕、郭汜讓曹操的使者回去以後,漸漸覺得這個鍾繇的話很有道理。他們悟到,要想鞏固政權,還得去聯絡這些關東的大官才行。他們早就聽到徐州牧陶謙跟前河南尹朱俊聯合起來反對他們,原先很憤怒,現在就想到應該想個辦法來像安撫曹操那樣去安撫朱俊才行。

原來朱俊和陶謙以前曾經發兵打過董卓,董卓曾派李傕、郭汜將朱俊打得一敗塗地。現在,陶謙聯合了鄰近的一些守相,今推朱俊為太師,發了通告,號召各地牧伯共同起兵討李傕、郭汜,以奉迎天子。李傕、郭汜聽了謀士賈詡的計,打發使者去請朱俊到朝中來做太師。

朱俊接待了李傕、郭汜派來的使者,才明白李傕、郭汜在漢獻帝跟前推薦了他,要給他一個高官。而陶謙他們已經推他為太師,要他領頭征討李傕、郭汜,地位是夠高的了。可見,所謂“太師”究竟不是朝廷任命的,當然不算正牌貨。於是,朱俊便對朝廷封官動了心,決定向陶謙他們辭行了。他說:“君王召見臣下,做臣下的應該召之即去,不應有半點猶豫,才稱得上是大義。”

陶謙很不高興,責問道:“難道太師改變了主意,不願反對李傕、郭汜、樊稠這批亂黨,反倒願意跟他們共事嗎?”

朱俊很不服氣地回答:“你們對我完全是誤解,李傕、郭汜、樊稠這些人,小人罷了,將來必會相互勾心鬥角,到那時,我則乘機擊之,將其消滅。那樣,征伐他們的大事就成功了。”

對於朱俊的托詞,陶謙本想揭穿他,但一想,他既然意已決,隻好作罷,忿然離去了。朱俊即日奔赴長安,拜見了李傕。第二日,漢獻帝封任他為太仆。

陶謙他們今推朱俊為首征討李傕、郭汜的計劃,就這麼落空了。

初平三年,對於曹操個人的事業而言,絕對是大豐收的一年。首先,是曹操終於取得了兗州的支配權;第二,是曹操以打擊和安撫並用的方法,收編了三十萬青州軍,大大擴充了他的隊伍;第三,便是獲得毛玠的大好建議,雖然他暫未完全實施,但往後十年的發展,都是以毛玠的“奉戴天子”和“屯田養兵”為指導原則的;第四,便是日後對建安文風有重要影響的兒子,曹植出生。

初平四年春天,在去年底剛編組完成的曹操軍團,麵對著關東軍團的主力之一——袁術部隊的嚴厲挑戰。

平定兗州後,曹操將他的直屬軍團屯駐在甄城。這個時候,關東軍團南北對抗的情形發生重大變化。荊州刺史劉表對袁術駐在其州郡東北境界的部隊施加壓力,並斷絕財源軍需。袁術在不得已之下,乃轉往兗州發展,因而侵入曹操的地盤。

袁術將主力部隊駐屯在封丘城,並聯係被曹操擊敗的黑山黨殘餘部隊及匈奴的於夫羅眾,打算由西方夾擊曹操。

曹操接獲情報人員送來的資料,經過認真分析之後,判定袁術軍團一定會分三方麵向甄城夾擊。曹操猜測其意,不外乎是想運用一種強大的氣勢,逼迫兗州其餘郡縣部隊不能幫助曹操,以達到孤立曹軍之目的。

曹操想,必須挫其銳氣,方可在聲勢中占據先導。他很快看出袁術布局上的弱點。他的名將劉詳的先頭部隊雖擺出誘戰姿態,但選擇匡亭卻是一項嚴重錯誤。

匡亭距離袁術主力軍部隊的陳留,的確比從甄城到匡亭約少一天的步兵行程。但是,曹軍行進路線隻需渡過濮水,便可直接攻擊匡亭。而陳留的袁軍卻需連續渡過睢水、汴水、南濟河、北濟河才能到得了匡亭。以當時的行軍方式,渡河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如果曹軍全力加速行軍,絕對比袁術的後頭主力部隊更早到達匡亭。而黑山黨及於夫羅眾的部隊就更遠了,若等他們趕到,戰爭怕早已結束了。

曹操分析了袁術軍事布局上的弱點後,就將勝券初步把握在手中了。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曹操又想起了兵法上的一句話。現在,他就是已經達到了這個程度,焉有不將這一仗打勝之理。

曹操根據這一情況,決定對袁軍發動奇襲。

在此之前和在此之後,曹操多次采用這種作戰方式,因為這很符合他的口味,而口味又是他個性特征和軍事作風的表現。

這一次,曹操又斷然決定對袁術發動奇襲。

曹操派荀彧在甄城集結兗州各郡軍團,公開進行調動,旗幟鮮明,軍鼓陣陣,好像在進行全麵布防及訓練,很遠的地方也能看到和聽到。袁術派出的探子將這情況報與袁術,斷定曹軍正在進行大規模編組以準備會戰,袁術聽了,深信不疑。

與此同時,曹操率領直屬部隊,偃旗息鼓,秘密行進,迅速來到濮水岸邊。凡此種關鍵性的行動,曹操都是親自出馬,他要把握這一重要棋子的任何一步進退。任何人也不能夠代替他,並不是別人辦不到,而是太關鍵的步驟,曹操讓別人去總是有些不放心似的。因為那關鍵的一步,關係全軍的勝敗,往往有許多緊急情況,是需要超常的機智與果斷方能應付。

濮水邊上早已備好十隻木船,曹操早將直屬部隊編成二十個渡船組,很有秩序地分兩批將部隊渡過濮水。即使渡水時,也是清風雅靜,無人喧嚷。有一個士兵在水中心掉下去了,同船將士也不驚惶,隻遣兩個水性好的兵士躍入水中救援外,照樣行船不止。而這樣的小意外,也早是曹操在這次奇襲之前就已經想到並提前作了如此部署的,足見曹操對這一關鍵行動考慮得何等仔細了。

部隊渡水之後,按原計劃分四路整隊集結。曹操騎在一匹高頭大馬上,將部隊巡視一遍,見將士們個個精神飽滿,一副準備隨時應戰的模樣,心中十分滿意,便將馬鞭一揮,部隊迅速前進。

匡亭就在前麵,已經看得見劉詳的營旗。在這個時候,再要隱蔽前進已經是不可能的了,曹操高呼道:“將士們,匡亭就在眼前。一鼓作氣,方可攻克,按原部署,分四路,向其突襲,衝呀!”

待到劉詳的防兵發現“曹”字旗號的大軍時,曹操的部隊已經如烏雲壓城一般蓋過來了。隨之而來的是如暴風驟雨一般的喊殺聲。這聲音猶如海潮喧嘯,震撼了整個軍營。

正在營帳中等待袁術進一步指示的劉詳,聽到這湧潮般的軍聲,還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正要遣人去問,防兵已經飛奔進來,大叫:“不好,曹軍殺過來了!”

劉詳大驚,卻又不敢相信這是事實。他之所以駐紮匡亭,就是為了暫時遠離曹軍,對於勇敢善戰的曹操,他不敢輕易接近。他正在等待袁術的指示,讓袁術的主力部隊發起進攻時,他才配合作戰。

隻聽防兵再報:“曹軍真的殺過來了!”

劉詳隻帶了幾個隨從,衝了出去。他拚命逃跑,直到很遠的地方才鬆了口氣。但是,他的部隊已經被全部殲滅了,他不知道自己是回袁術本部還是奔別的地方去?現在,他是親眼見到了曹操的作戰能力,直到此刻,他都鬧不明白曹操是怎樣忽然出現的,他不能不想到“天兵天將”幾個字。從此看來,袁術會是曹操的對手嗎?曹操對劉詳也不追趕,因為劉詳的部隊已經徹底瓦解,而劉詳本人對他並不重要,他眼下需要集中精力對付的還是袁術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