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新的弟子(1 / 3)

第一百五十章新的弟子

徐階很想說是,但是朱厚熜的借口雖說乍一聽有點強詞奪理的感覺,其實也是很有道理的。別忘記了收藏本小說章節,方便下次訪問www。jlgcyy。com他想了想,沒有說什麼。

朱厚熜拍了拍徐階的肩膀,道:“看問題要深入辯證的分析啊,青少年。”

跟朝臣們解釋為什麼不賞賜屬國的任務就被交給徐階了,朱厚熜口中的“青少年”為此咬牙切齒很久,但是又不能抗旨,隻好去跟那群中老年人辯論。

而朱厚熜自己,則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當中去。

從嘉靖二年的新稅法開始,越來越多的基本法被製定出來,諸如《刑法》、《民法》、《婚姻法》等等。它們都在大明律的基本框架之內,又是大明律的補充和輔助。朱厚熜一直覺得,大明律有時候過於繁複,有時候卻過於簡略。原本應該是擔任憲法責任的一部根本大法,還是繼續作為憲法存在好了。刑部辛苦許久,到了嘉靖二十二年,換了幾任的刑部侍郎,修訂來修訂去,終於基本建立了大明的法律體係。

終於算是有法可依了,朱厚熜捧著國立印書局出版的一本最新版的《大明婚姻法》,很是感慨。這麼一來,建立法製社會終於能有個開頭了。

有法可依,也要有執行機構才行。現在的公檢法機構,監察機構算是被朱厚熜獨立出來了,但是法律執行機構還跟立法機構分不開呢。

於是從京師開始,各部都尉這個從宋代開始就漸漸名存實亡的職位重新活躍起來。一個叫做公共安全局的單位,獨立於各衙門之外,開始負責當地治安情況。

而當公安局被民眾接受,並且站得住腳跟之後,衙門的權力進一步被分散,一個名叫法院的機構也從縣衙裏獨立出來。

等到這三個機構真正能夠穩定下來,各司其職,並且百姓們也習慣了這樣的改變時,已經是嘉靖二十五年末了。

朱厚熜忙活這幾年,覺得也還真是有效果的。順天府的衙門他也去看過,分流了一些人員之後,順天府看起來冷清不少,但是就觀察結果來看,效率還是提上去了——畢竟隻管政務,不用操心判案子拿人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了,順天府文官出身並不通習律法的府尹,還真覺得輕鬆不少。專業的事情就應該由專業的人去做,這些年科舉設立律法科,不是單純為了培養師爺用的,總得讓他們有獨當一麵的時候。

當然,機構多了,想鑽空子,吃閑飯的人也就有了機會。於是這時候檢察院重新讓人見識了它存在的必要——不僅僅是站在一邊占個位置的作用,監察機構是不能被忽視的。

上一次的廉政風暴已經過去很久了,許多人都已經不記得那時的厲害,現在算是重溫了嘉靖帝對貪腐的痛恨,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

精簡了各地的機構,刷出來一群蟲子,頓時全國上下都因為皇帝的殺雞儆猴而肅立了。朱厚熜也很高興他又有一群可以使用的免費勞動力——西北的樹還在種,黃河兩岸近年來綠化情況好了很多,但是還是年年都要鬧出來點什麼,種樹要持續,河道的清理也該開始了。

從他上台以來,倒不用昭示仁政而特意留下幾頁名冊,少殺幾個人犯,事實上朱厚熜在位這麼多年,也真沒有殺多少人——幾乎都被送去植樹造林,造福子孫後代去了。就算是日後黃河治理好了,朱厚熜覺得這些苦力們也有去處。

看看東北,北大荒不是還沒開發呢嗎?鬆嫩平原上需要眾多的勞動力呢。

去做義務勞動的隊伍出發的時間不巧,正是臘月該過年了,朱厚熜搖頭歎氣,裝模作樣地說了幾聲“可憐可憐”,然後回過頭繼續吃他的火烤甘蔗。這東西在南方原本都是用來喂豬,近些年來才有人拿給人吃。朱厚熜不怎麼忌諱這東西是不是原先是喂豬的,這是冬天難得的水果(呃,應該算是水果吧?),吃得很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