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以尾作頭(1 / 3)

在那個亢奮的年代裏,人類以百倍的狂熱探索著生路,前進中難免伴有錯誤和疏失。“金魚”號的“以尾作頭”就是其中最戲劇性的一幕——好在它不是以悲劇收尾。

——摘自《百年拾貝》,魚樂水著

1

亞曆克斯說得對,他的實驗飛船承載了太多的希望,太多的目光。全球新聞界為此專門發射了一艘小型的新聞飛船,定位於“金魚”號的上方。新聞飛船施放了五顆攝像衛星,可以由母船遙控進行位置和姿態調整,這樣,“金魚”號的上下左右前後都將有一雙眼睛——間接有七十億雙眼睛——在緊緊盯著它。此外,在“金魚”號的艙內也配置了足夠多的攝像鏡頭,用以拍攝人物的近景。

“金魚”號此刻位於距地球表麵三萬六千千米的同步軌道,以三點一千米每秒的同步速度旋轉著。相對於同步旋轉的地球表麵來說,它是靜止的,靜止於赤道哈馬黑拉島航天場的上空。地麵上和同步衛星上一共有四台激光測速儀在對著它。當飛船點火之後,如果隨著速度逐漸增加,它的高度也逐漸增加,那就意味著實驗成功。此刻,這兒處於黎明時分,太陽還未在地球後露麵,但已經把柔和的光芒灑到這片空域,弧形的地球鑲著明亮的金邊。從飛船下方的攝像鏡頭看,“金魚”號的背景是暗藍色的宇宙天幕,億萬顆小星星嵌在天幕上,安靜地緩緩旋轉著。“金魚”號即將遨遊於暗藍色的天幕,就如鯨魚遨遊於蔚藍色的大洋。

亞曆克斯和助手姬繼昌此刻已經進入“金魚”號,機上還有四位輪機艙工作人員——輪機艙隻是習慣叫法,指飛船上已經小型化的聚變反應裝置。這次實驗仍有不小的風險,所以亞曆克斯盡量減少了上飛船的人員。對於究竟由誰來上船操作,賀梓舟曾經和他發生過爭執,但亞曆克斯用一句話就回絕了:

“我是項目第一負責人,也得讓我表現一回舍生取義的勇氣吧。”

“金魚”號作為原理實驗飛船,結構盡量從簡,很多設備將在後期才安裝,所以除了輪機艙,巨大的球形艙室內空落落的,隻有一個操縱台孤零零地立在船艙的前部。在同步直播的鏡頭中,兩人進入船艙,關閉艙門,脫下太空服,啟動控製台的保險鎖,做好點火的準備工作。此次全球同步直播是由中國著名男主播葉知秋和美國著名女主播朱迪·特納聯合主持,主持詞都用英語、漢語和西班牙語各說一遍。此時是葉知秋富有磁性的男中音在解說:

“……飛船上的萬億電子伏特加速器已經啟動,大約十分鍾後,就會有第一對質子和反質子在飛船後部的魚尾中心相撞,把空間轉化為千萬分之一秒的光脈衝。而每秒千萬次的對撞將製造出連綿不絕的強光,推動飛船前進。此刻,我受亞曆克斯先生的委托向大家呼籲,請你們以平和的心態看待這次實驗。根據理論計算,飛船所得到的驅動力很微小,因為它隻是光壓驅動而不是工質噴射驅動,也許長達數周的加速才會出現明顯的效果,甚至有可能徹底失敗。當然,任何失敗都不會阻擋人類的步伐,而隻是略微延緩它。在這裏,我們衷心預祝實驗成功——萬一實驗結果達不到期望,也請求大家以平常心來看待。”

朱迪立即接口說:“但我們相信它會成功!”

“飛船馬上就要點火了,現在開始一分鍾倒計時。”

遠在中國三亞的指揮大廳裏,實驗總指揮賀梓舟下達了一分鍾倒計時的命令,隨著電腦均勻的計數聲,上百名工作人員盯著眼前的屏幕,而地球七十億雙眼睛通過各個屏幕、通過飛船周圍的攝像鏡頭,緊緊地盯著懸在太空中的“金魚”號。

“……5,4,3,2,1.點火!”

飛船尾部刹那間出現柔和的白光。它是由千萬分之一秒的光脈衝組成,但頻率高達每秒千萬次,所以肉眼看去是連綿不斷的。光芒在船艉的凹拋物麵上反射,形成一條水平向後的強光光柱。在全世界不計其數的電視屏幕前,七十億觀眾爆出第一波喝彩聲,因為他們都已經是內行了,知道飛船後的光芒隻要能連續存在,就相當於勝券已經在握。

“看!飛船動了!”葉知秋和朱迪同時高喊,這聲激情的宣告隨著電波飛向全世界。沒錯,飛船已經明顯動了。“飛船動了,請參照背景!”圖景切換到飛船下方攝像頭所拍攝的天幕上。可以明顯看出,飛船相對於旋轉的天幕增加了一個滑動的速度。七十億觀眾爆出了天崩地裂般的喝彩聲,看來,亞曆克斯委托葉知秋所做的宣告實在是太謹慎了!他說什麼“可能數周的加速才會產生明顯的效果”,實際呢,僅僅十秒鍾後,飛船的加速就已經很明顯了!

在“金魚”號內部,當船體產生第一波柔和的抖動時,亞曆克斯也像普通民眾那樣驚喜。他們感受到向後傾倒的傾向,非常輕微,似有若無,因為光壓造成的加速度太小了。他看了一眼加速度計,上麵顯示著此刻的加速度:0.0002g,符合此時的激發強度。但他很快就發現了異常:以地麵為參照物,飛船明顯是在運動——不是向前,而是向後,恰好與加速度方向相反!這當然隻是錯覺,飛船不可能在船艉驅動的情況下還向後運動,飛船上可沒有汽車和輪船上的倒擋!他再次看看加速度計,仍是正值。他用內部通話器問地麵上負責監測的助手:

“立即報告飛船參數!它是否在後退?!”

“是的!飛船在明顯後退!截至此刻,速度已經下降了百分之零點四。”“注釋1”

姬繼昌急切地插問:“船艏的姿態調整噴口是否有異常?”造成負加速度的唯一可能,是船艏的姿態調整噴口意外點火並向前噴射。

“沒有。它們沒有意外啟動。”地麵助手報告。

亞曆克斯咒罵一聲,真他媽見鬼了!他略作思考,向地麵指揮所報告:“總指揮,我將加大空間激發的強度,請注意觀察運動參數。”

賀梓舟說:“好的,如有異常我會立即通知。”

亞曆克斯逐漸加大了粒子對撞器的功率,直到最大值,飛船尾部的光度顯著加強,光柱的長度在暗藍色的天幕上拖得更長,以更大的力量推動飛船向前加速。加速度計的顯示值增大了十倍,“金魚”號上的兩人已經能明顯感受到向後傾倒的慣性,但結果仍是那樣的匪夷所思。地麵上的觀測者緊張地報告著:

“……飛船減速趨勢加重!船速已經下降百分之一點六。注意,由於船速的下降,飛船的高度已經開始降低。建議船長立即停止實驗!”

飛船降低船速後的狀態是不穩定的,會沿著長螺旋線逐漸墜向地麵,並且下墜趨勢會隨著高度降低而加劇。亞曆克斯停止了激發,在七十億雙目光中,飛船後的白光突然熄滅。此時,飛船的位置已經向後滑過哈馬黑拉島,位於島的西方,高度也略有降低。隨後,飛船的船艏和船艉突然亮起了藍色的光芒,這是姿態調整噴口在工作。在十六個噴口的驅動下,飛船慢慢提高速度,向前爬行並向上爬升,恢複到原始狀態,相對於自轉的地球表麵靜靜地懸在那裏。

整個地球安靜下來,七十億觀眾緊張地盯著屏幕上靜止不動的飛船,盯著背景上緩緩旋轉的天幕。飛船上的亞曆克斯和地麵的賀梓舟在內部通話器裏緊張地商量著對策。指揮所工作人員認真檢查了所有觀測數據,一切正常。但——就像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飛船上加了一個負號,把本應向前的運動變成了後退。就在這時,地麵指揮所收到一個簡短的電話,電話來自那個荒廢的“人蛋島”:

“賀總指揮,建議幹脆讓飛船試試倒飛。”

賀梓舟立即回答:“好的,謝謝你。”

這個應變措施顯然是應該采取的而且是唯一該做的,但——關鍵是事態太不可思議,向前的驅動力竟然拉著飛船向後退!在思維的慣性下,賀梓舟和亞曆克斯沒能立即做出新的決定,現在楚天樂的話幫助他們走出了猶豫。

亞曆克斯和姬繼昌立即開始姿態調整。“金魚”號的船艏和船艉冒出了藍色的焰流,它們都垂直於船的縱軸,但前後的焰流是反向的。於是,“金魚”號以船的重心為軸心,在太空中開始緩慢地轉身。等它轉過一百八十度,重新在水平位置上穩定下來,亞曆克斯說:“倒飛狀態下飛船無法觀察前方,請地麵觀測站注意觀察。”

“好的。”

“現在我請求點火。”

“同意點火。祝你成功。”

飛船再次點火。於是,在地球不計其數的電視屏幕中展示出這樣怪異的畫麵:“金魚”號頭部向後,尾部朝前。一束強光向前射去,它本來應是驅動飛船前進的力量,畫麵上應表現為飛船的尾焰,現在卻變成了火車行進時的前射燈光。燈光照亮了前行的路,但前行之路對駕駛員來說又是全盲的——飛船上可沒有倒視鏡。飛船抗拒著反向的光壓,一路前行,逐漸離開了哈馬黑拉島的上空,向著太陽的方向飛去。從畫麵上看,飛船的加速相當快,因為它很快就遠離了新聞飛船的全力追趕(後者的驅動力有限),消失在太陽的光幕中,現在隻有“金魚”號艙內的攝像鏡頭還能送出直播圖像。船長和他的助手已經完全走出了迷茫,此刻喜氣洋洋,互擊手掌以示慶賀。

地麵指揮所內也是一片歡騰,人們輕鬆地笑著,離開工作位置互相擁抱,隻有年輕的總指揮賀梓舟此時仍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作為指揮,他曾對實驗中可能出現的種種意外做了周密的預案,但事態的發展竟然完全超出預計,好在它是以喜劇而不是以悲劇結尾。至於“金魚”號為什麼會如此,這會兒他心中已經多少有數了——其實在美國那次會議上,巴羅的發言中就已經暗含了這種可能。普通民眾此刻全都陷在五裏霧中,不知道“金魚”號怎麼突然尾巴衝前地遊起來,而且還遊得相當快!這條金魚真邪門,真古怪,可不應著中國一句俗語:牽著不走,打著倒退。但不管怎樣,隻要能遊就行,最多不過是在飛船上安幾個大大的倒視鏡,且船長得習慣倒退著開船。

一個小時後,飛船內的亞曆克斯告訴指揮所:

“按目前的盈餘速度“注釋2”,‘金魚’號如果想繞地球一周並重新定位於哈馬黑拉島上空,大概需要一周時間,等不及了。我想立即召開一次遠程虛擬會議,就某些理論和技術問題盡快展開探討。據我看來,‘金魚’號進行後續實驗之前,結構必須來一個大的改動,因為——連它的工作原理都完全變了!請樂之友科學院盡快做好會議準備,注意與會人員應包括美國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巴羅先生,還有,兩位人蛋島上的隱居者當然也必須與會,在這個關鍵時刻,我們需要他倆的睿智。很抱歉,打擾楚的閉關清修和泡利的天體享受了。”

“樂之友”們的工作節奏一向快如“鞭下的驚馬”(這是大家調侃姬人銳的話),一個小時後,遠程虛擬會議開始了。與會者有四十多人,楚天樂、泡利、魚樂水、衰弱的馬士奇、姬人銳等全都在場。泡利仍是懶懶散散的樣子,坐在窗邊,目光投向屋外。楚天樂的到場吸引了很多熟人的目光,因為不少人知道他已經有幾個月閉門不出,連妻子也不見。大家私下對此都有些猜測。不過,楚天樂此時的表情似乎很正常,魚樂水也不時側過身同他低語幾句。有不少人是以激光全息圖像與會,包括飛船上的亞曆克斯和姬繼昌、美國的大胡子巴羅和身在三亞的賀梓舟等。雖然隻是全息圖像,與會者也能感受到亞曆克斯、賀梓舟和姬繼昌的洋洋喜氣。

主持人姬人銳宣布會議開始,亞曆克斯說:

“首先我要向巴羅致敬。楚、賀和我倒是早就作出了如下預言:局域空間湮滅所形成的對飛船的驅動作用有兩種,而且兩者是相反的。一是光脈衝向前的驅動力;二是由於周圍空間向空間之穴的流瀉而表現為對飛船的拖曳力。據我們當時的想法,後者可以忽略。美國的巴羅先生發現了第二種力的拖曳作用,並在專家會議上提出,可惜,可能是我們的小賀過於能言善辯,輕易就把巴羅先生說服了,否則,‘金魚’號的實驗就不會有今天的大烏龍。”

虛擬的亞曆克斯笑著指指虛擬圖像中的賀梓舟和巴羅,小賀難為情地笑了,巴羅自嘲道:“莫要戳我的痛處啊,我輕易放棄了一個在科學史上留名的機會。”

亞曆克斯繼續說:“‘金魚’號此刻的退行是宇宙中從未有過的運動模式,我甚至懷疑以人類現有的語言能否把它剖析清楚,但我還是試著來解釋一下吧。飛船的行進其實與力完全無關,而且實際上,它與其‘本域空間’之間根本沒有相對運動。這句話很繞口是不是?我試著用比喻來說清它——甚至打比喻也很難啊,此刻我唯一能想到的、比較接近的比喻,是科學界曾經討論過的一種特殊運輸方式:飽和蒸汽管道。”

他簡略介紹了這種管道的基本知識:“汽車在真空管道中行駛能消除風阻,從而以比較低的能耗實現超聲速行駛,但建造巨大的真空管道,造價過於高昂。解決辦法是用飽和蒸汽來取代真空,這種蒸汽超過凝結臨界點時仍可保持氣態,當車輛在管道中向前行駛時,前方的蒸汽受壓後立即液化,這相當於我們的空間湮滅,於是,車輛就在無風阻的情況下前進。車輛駛過後蒸汽會變得稀薄,液化的蒸汽因而迅速汽化,使管道蒸汽恢複原狀。”

亞曆克斯豎起食指,“請注意,在這樣的運動方式中,車輛相對於身後的蒸汽,或者說相對於其身後的‘空間’,是不動的,這片空間我們稱之為‘本域空間’;但相對於之外的空間,比如管道壁,是運動的,我們稱之為‘非本域空間’。我們的‘金魚’號之所以能夠退行,就是因為在魚尾處的局域空間不斷被消除,於是形成了一條連綿的空洞,向空洞中不斷流瀉的空間就帶著飛船一同行進。所以,我要再次重複一遍:這根本不是物體相對於空間的運動,也與力完全無關;而是‘本域空間’相對於靜止空間的運動,飛船隻不過是被本域空間裹挾而去。”他笑著說,“過去,科幻小說經常描寫‘蟲洞’,說蟲洞可以連接翹曲空間,那始終隻是幻想。但今天我們實現了真正的蟲洞,它是在平直空間裏人工挖出來的!隻不過它是隨挖隨陷,飛船過去後,蟲洞也就消弭無形了。”他問大家,“正如巴羅上次在會上指出的,這個道理太繞,不知我解釋清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