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案例】 從獨孤求敗的劍法看管理
宋爭:國際職業培訓師,管理谘詢專家,著有《七種武器——武俠世界的管理之道》。
獨孤求敗的劍法
獨孤求敗這個人,從來就沒有在金大俠的作品裏正式出現過。不過他的名字倒是出現過兩次,一次在《神雕俠侶》裏,一次在《笑傲江湖》裏。他的名字始終和劍術的最高境界連接在一起。
獨孤求敗初出茅廬,武功高強,不過自信和經驗都略有不足,於是他帶了銷鐵如泥的寶劍來壯膽。隨著經驗和自信的增加,技術的進一步提高,過於依賴削鐵如泥的寶劍,反倒不利於個人水平的提高。獨孤求敗轉用難以控製的,變化更多的軟劍,目的正是舍易取難,提高自身的技能。當他把高難度的技能練習純熟後,卻棄之不用,雖然號稱“誤傷義士”,但是,更多的還是因為技巧過於花哨,內力無法提高的原因吧。為了不再依賴花哨的技巧,他采用了重達七八十斤的鐵棍為劍,通過內力來舞動大鐵棍,讓鐵棍象輕靈的劍一樣揮舞自如。他每每在成功的頂峰挑戰自我,突破一個一個的極限,最後終於達到“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如此神勇,真是讓我等佩服得五體投地。
如果獨孤求敗本身武功很差,仗著一把寶劍出來行走江湖,結果會怎麼樣呢?如果他沒有通過拿著寶劍行走江湖時培養出來的自信和經驗,直接拿著一把軟劍去縱橫天下,結果又會怎麼樣呢?如果他不是通過軟劍掌握了劍招的精義,而是直接拿著玄鐵重劍和人拚命,結果會怎麼樣呢?
這是怎麼回事?
有一家企業的老總,非常喜歡學習現代企業管理思想。除了自己經常參加各類企業管理的學習外,他還鼓勵員工多學習企業管理理論。他經常為員工組織各類學習,隻要一聽到新的管理理論,他就會馬上在企業裏進行推廣。
這個企業很早就開始落實“客戶滿意”這個概念了。他們的產品針對的是一個比較專業的市場,因此,除了銷售技巧外,售後服務也很重要。當時,大部分同行的售後服務都隻是在修修補補,而這家公司首先提出了保障;用戶使用的“包換”策略。這一招果然讓他們市場份額大增,形勢一片大好。
在第三年,嚴重的質量問題出現了。剛開始,售後服務人員很努力的更換。慢慢的,售後服務部發覺,這樣更換的費用太高了,售後服務部隻好要求銷售人員向顧客要更換產品的費用。
其他企業的產品追了上來。他們以穩定的質量,低廉的價格,迅速的奪取市場。這家企業發現,他們產品的價格裏有一半是所謂的管理費用,這個比例太高了。這樣一來,他們的成本和人家的最低成交價差不多。這是怎麼回事?
我們知道,重視“服務客戶”的概念肯定是沒有錯的,為什麼這家企業會碰到無法進行下去的情況呢?
談談管理學的發展
“管理”作為一個名詞首先使用在國家的軍隊裏,而真正的企業管理理論,是從秒表開始的。當泰羅拿著秒表在企業裏轉悠的時候,他創造了第一個真正的企業管理實踐。隨後的十年,亨利·福特把我們帶到了大工業的摩登時代,卓別林幽默滑稽的表演,就充分的展現了這個摩登時代的生活。然後的十年,斯隆發現了組織的重要性。接著福列特提出了人性化管理的理論,馬斯洛進一步分析了人的五個需求層次,並把這種層次觀點放到企業裏;隨後,戴明創造了質量管理的方法,並在日本獲得了非常卓絕的成功。在過去的100年裏,幾乎每個十年都有新的管理理論、管理思想湧現,人類的管理學進入了高度發展的階段。
19世紀末,西方的工業科技迅速發展,新的產品層出不窮,市場的終端用戶目不暇接,憑借著技術優勢和產品優勢,大部分企業麵臨著供不應求的狀態。一些優秀企業開始考慮,如何才能賺得更多一點呢?提高價格是不可能了,雖然產品供不應求,但是還有別的企業也在供應同樣產品,競爭還是存在的。這個時候,誰先開始降低成本,誰就有優勢。
泰羅的效率管理,就是通過提高工作效率來達到降低人工成本的作用;福特的規模生產,通過分解工藝流程,加快生產速度來達到成本管理的目的。這些管理模式到現在還有很多企業在學習和模仿。
成本管理,是企業的基本功,一個企業連自己的成本都無法控製,怎麼會有競爭力去和別的企業對抗、和別的企業爭奪市場呢?隻有成本管理過得了關,企業才有機會到市場的大舞台上來比武。成本管理都沒有的企業,等於不會武功的人行走江湖,一出道就會被人幹掉。除非底子很硬,比如:擁有一些壟斷的產品啊,或者有一些含有專利的技術了。憑著這些戰鬥力,他們可能會在一個階段,在一些市場上撐住,甚至有一些還能有所發展。但是,沒有良好的成本管理,即使發展,也隻能是在一個非常短暫的時期發展。隻有搞好成本管理,才能擁有持久的基本競爭力,否則馬上就會被市場的大潮淘汰掉。那些率先降低成本的企業會迅速控製市場。因為成本低,他們可以用較低的價格將競爭對手趕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