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離映之際,萬一發生事故切請諸兄聽從虎臣孝候指揮。
此致
何、王、繆、董各軍各師長
以楊虎臣代理餘之職,又。
張學良
廿五日
其中“孝候”即於學忠。何、王、繆、董指東北軍何柱國、王以哲、繆澄流、董英斌四位軍長。
飛機起飛前,蔣介石對張學良、楊虎城複述了一遍六項條件,說道:“我答應你們的條件,我以領袖的人格保證實現,你們放心,假如以後不能實現,你們可以不承認我是你們的領袖。”
蔣介石在機場上,還對張、楊說了另一段話。這段話見諸周恩來當天發給中共中央書記處的電報:
蔣臨行時對張、楊說:今天以前發生內戰,你們負責;今天以後發生內戰,我負責。今後我絕不剿共。我有錯,我承認;你們有錯,你們亦須承認。
飛機的螺旋槳轉動了。蔣介石的專機起飛了。張學良的專機也隨後起飛了。
當周恩來趕到機場時,飛機已無蹤影!
據孫銘九回憶,他在聽到張學良要陪蔣介石去南京的消息後,急忙去報告周恩來。周恩來一聽,跳上汽車,跟孫銘九一起直奔機場。可是,已經晚了!
事先,宋子文告訴過周恩來,他和蔣介石今日要走。張學良也告訴過周恩來,他將親自送蔣介石回南京。但周恩來表示不同意蔣介石今日走,也勸過張學良不要親自送蔣介石回南京。大概正因為周恩來持這樣的態度,所以他們也就避開周恩來走了。這在周恩來當天致中共中央書記處的電文中,寫得很清楚:
宋堅請我們信任他,他願負全責去進行上述各項,要蔣、宋今日即走。張亦同意並願親身送蔣走。楊及我們對條件同意。
我們隻認為在走前還須有一政治文件表示,並不同意今天走、張去。但通知未到張已親送蔣、宋、宋飛往洛陽。
周恩來曾勸張學良,放蔣是為了和平解決西安事變,親送則不必。周恩來引用了一句格言,告誡張學良:“政治是鋼鐵般的無情!”
周恩來見張學良仍未聽進去,又說:“蔣先生曆來隻許文人反對他,決不允許武人反對他,鄧演達被暗殺就是一個證明。”
但是,張學良仍堅持要親送蔣介石回南京。
事後,周恩來對人說:“張漢卿就是看《連環套》看壞了,他不但要‘擺隊送天霸’,還要‘負荊請罪’啊!”
二十年後,周恩來又曾談及此事,他說:“張漢卿親自送蔣介石走是個遺憾,無論如何,他是個千古不朽的人物了!”
1990年,張學良麵對日本NHK電視台記者的提問,回首往事,說及了自己親自送蔣的心態:
問:張先生,您是在西安事變後同蔣總統一起坐飛機去南京,結果受到審判。為什麼當時您會決定和他在一起呢?是有些什麼原因嗎?
張:我過去說過多次。我是一個軍人,應對自己行為負責。我去南京是為了請罪,請罪包括把我槍決。臨走,我把家都交給了我的一名學生,他是一個軍長。
我一當軍人的那天我父親就教導我說:“你要做軍人嗎?你要把腦袋割下來掛在褲腰帶上。”就是說你要隨時預備死。做軍人後我就真是隨時預備死。不過後來我對內戰非常厭惡。
關於張學良為什麼親自陪蔣介石回南京,除了張學良自己所說的緣由外,1991年第2期《海南師院學報》上刊登的唐若玲、陳封椿的文章,對其原因作了較全麵的分析:
一、為了平息紛亂的局麵以有利於國家民族;
二、避免夜長夢多,節外生枝;
三、共產國際及蘇聯對張、楊的責難;
四、張學良自認為能夠返回西安;
五、宋氏兄妹和蔣介石的擔保;
六、為國家民族將個人生死榮辱置之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