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變引起蔣介石和毛澤東的論戰(2 / 2)

蔣:當此全國抗戰一致團結之際,竟發生此種叛變之事殊可痛心,中央以軍令必須貫徹,綱紀必須維持,而後方能爭取抗戰之最後勝利,故斷然將該軍番號取消,並將叛軍官長分別交軍法處審判嚴緝治罪。

毛:重慶軍委發言人所說的那一篇,隻好拿“自相矛盾”四個字批評它。既在重慶軍委會的通令中說新四軍“叛變”,又在發言人的談話中說新四軍的目的在於開到京、滬、杭三角地區創立根據地。就照他這樣說吧,難道開到京、滬、杭三角地區算是“叛變”嗎?愚蠢的重慶發言人沒有想一想,究竟到那裏去叛變誰呢?那裏不是日本占領的地方嗎?你們為什麼不讓它到那裏去,要在皖南就消滅它呢?嗬,是了,替日本帝國主義盡忠的人原來應該如此。於是七個師的聚殲計劃出現了,於是1月17日的命令發布了,於是葉挺交付審判了。但是我還要說重慶發言人是個蠢豬,他不打自招,向全國人民泄露了日本帝國主義的計劃。

蔣:此次事變,幸賴前方將士戳力用命,當地民眾明辨忠奸,協助戡亂,而新四軍官兵中大多皆深識大義,不甘附逆紛紛投誠,能用於數日之中,平定叛亂,此未始非長官應變若定所致雲。

毛:老實說,我們的讓步是有限度的,我們讓步的階段已經完結了,他們已經殺了第一刀,這個傷痕是很深重的。他們如果還為前途著想,他們就應該自己出來醫治這個傷痕。“亡羊補牢,猶未為晚。”這是他們自己性命交關的大問題,我們不得不盡最後的忠告。如若他們怙惡不悛,繼續胡鬧,那時,全國人民忍無可忍,把他們拋到茅廁裏去,那就悔之無及了。

文如其人,人如其文。蔣介石和毛澤東的“對話”,一個刻板,一個活潑;一個一本正經,一個尖酸幽默。

蔣介石的核心論點是說新四軍“違反軍紀”。那時,就軍隊而言,蔣介石是八路軍、新四軍的上級,所以他擺出了一副上司的架勢。但是,就國共兩黨而言,不存在誰領導誰的問題,所以毛澤東無拘無束、毫無顧忌地批駁蔣介石。

細細品味,可以發覺,雖然國共雙方都稱皖南事變,對於“變”卻有著截然不同的觀點:在蔣介石看來,這“變”是叛變、變亂;在毛澤東看來,這“變”則是突然事變、反共事變。

西安事變是聯共的開始,皖南事變則是反共的高潮。就國共關係而言,從西安事變到皖南事變,從合作走向了分裂。

§§第七章 風雲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