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隻能實行第三方案(2 / 2)

1950年3月28日,西昌這顆蔣介石在中國大陸的最後的釘子,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拔除。蔣介石不得不承認:“在大陸有組織的戰鬥乃為之告終。”

蔣介石在危敗之際,原本製定了三種方案:

一是以四川為中心,將西南作為根據地,走當年抗戰的老路,與毛澤東長久對抗;

二是以海南島為最後退路;

三是以台灣為最後退路。

如果這三種方案都失敗,則退到菲律賓,組織流亡政府。

重慶、成都、西昌的接連失守,使蔣介石的第一方案宣告破產。

就在打下西昌半個多月之後——4月16日傍晚6時半,幾百艘木帆船從雷州半島出發,朝南駛去。

駐守海南島的是蔣介石的嫡係、當年在長征時“追剿”毛澤東的薛嶽,他擔任瓊崖保安司令兼防衛總司令。薛嶽知道海南島難保,曾麵見蔣介石,請求從海南島主動撤退,遭到蔣介石的拒絕。蔣介石說:“海南島是反攻大陸的跳板,不可放棄。”如今,得知中共部隊渡海峽而來,薛嶽急命出動飛機、軍艦攔擊,卻無法阻擋那數百條木帆船。

毛澤東在1950年1月10日給林彪的電報中,便指出:“爭取春夏兩季內解決海南島問題。”

按照毛澤東的部署,在3月5日、26日,兩小批中共部隊曾經用木帆船渡過瓊州海峽,登上海南島和那裏的中共遊擊隊——瓊崖縱隊會師。這樣,中共對於橫渡瓊州海峽已是熟門熟路了。

這樣,隻用了四個多小時,幾百條木帆船在夜色的庇護之下,居然一舉渡過瓊州海峽。

在瓊崖縱隊和先期登陸的兩批部隊的配合下,中共主力搶占灘頭,站穩了腳跟。中共後續部隊也就不斷地渡海而來。

經過十多天的戰鬥,海口於4月30日落入中共部隊手中。5月1日,海南島最南端的榆林港紅旗飄揚。從此,海南全境已是中共的天下,薛嶽部隊三萬多人被殲。

於是,蔣介石第二方案又遭破產。

自1950年10月7日起,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進軍西藏。藏軍第九代本主官桑格旺堆於11日起義。19日,昌都解放。

緊接著,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代表團前往北京,進行談判。1951年5月23日,達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條協議”。9月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先遣部隊到達拉薩。10月26日,由張國華、譚冠三兩位將軍率領的主力部隊進入拉薩,舉行了入城式。從此,西藏插上五星紅旗。

這樣,中國全境除台灣以及少數島嶼之外,都已是紅旗的天下。

這樣,蔣介石別無選擇,隻能實行他的第三方案——以台灣為最後退路。

這樣,毛澤東和蔣介石以台灣海峽為“楚河漢界”,繼續對立著。